《阿德尔曼夫妇》观后感。

最近看了一部比较敢拍的电影《曼德尔夫妇》。


主要情节:

妻子在丈夫去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的方式, 向记者讲述了,她和丈夫的经历。

因为文学而遇见的两个年轻轻人,女生勇于追求爱情,为了心爱的男人,主动采取个各种方式接近,最后追求到爱情,白头到老。

这样歌颂爱情的电影,人们会羡慕他们的爱情故事,并祝福他们。

一个男作家,在妻子的帮助下,写了几部畅销的小说。在丈夫年老得了老年痴呆正后,妻子让丈夫自己走下悬崖。这个故事就让人大跌眼镜吧。

这部电影的尺度其实是很大的,通过丈夫、妻子、孩子三人的关系,展现了人性中爱情,亲情,以及怀疑,憎恨。

这部电影,叙事很多,很多情节在现实的道德环境下都是有不小的争议的(比如,作为父亲的维克托不仅不怎么照顾自己的傻儿子,还骂他是傻子),但是电影不是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些矛盾的存在,从而根据自己具体的生活环境采取改善措施。

正在往悬崖边走的丈夫

看到男主人公老年的时候,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自己好恐惧。时光飞逝,眨眼之间一个好好的作家就变成了连自己妻子都不认识的痴呆症患者,自己感到很唏嘘。

不想像他那个样子,那就超越吧,像谷歌的拉里佩奇一样,采取措施,提早打算(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为了预防老年痴呆症,年纪轻轻就做各种预防措施,运动健身,合理膳食等)。

整部电影的类型或者说主题是自己之前看不上的那种类型。

尤其是最近在007写作期间,因为在007 写作期间感觉,作品的一个标准是对别人有用。(这部电影,不像平时的鸡汤电影一样,比较写实,展现了生活中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因此对每个观影者的用处,就要靠自己解读了。) 感觉有用这个标准限制了自己一些写作的动力。小说就是一个故事,怎么说它对人的具体的功效呢?

可以说小说是有用的,但是很难拿出具体的衡量措施。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评价做什么事的时候,使用有用这个标准,就经常有偏差,这件事明明是有用,可能因为考察的标准不太合理,结果做这件事就无用的了。比如:现在小朋友玩手机游戏的问题,在部分家长看来玩游戏没有用,可是当小朋友身边的伙伴都玩游戏的是时候,他玩游戏,可能只是为了和朋友有聊天话题,而不是单纯为了玩而玩。

所以自己想了个更加有效的标准就是让人更舒服

舒服有很多种,电商让人们的购物过程更加舒服,外卖让人们的饮食体验更加舒服,知识服务商让人困惑的心灵更加舒服。

最近听了得到一本书,了解到,人的大脑有两套系统一套是渴望系统,一套是鸦片系统。渴望系统是做成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比如升学,写出了一本书等,比较有成就感的事,做成之后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让人感觉到长久的满足。而鸦片系统,是做一些短期带来快感的事,比如美食的诱惑,考试前去打游戏等,鸦片系统告诉大脑你做了这些事会带来快感,可是鸦片系统永远也不会满足,这也是越娱乐越空虚的原因。

当然表面功夫能让人舒服一下,真正让人长久舒服的还是真功夫。表面舒服(短期满足感)是大脑的鸦片系统,不值得追求(也有些应用场景,所以所也有部分价值,抖音),而长久的舒服是多巴胺系统,更加值得追求。(教育系统,或者电商系统)。

这部电影,既展示了爱情,对孩子的爱,又展示了婚外恋,嫉妒,怀疑,对孩子的恨,可以说这部电影展现了人性中不同的面,展示了生活中不同的矛盾吧。

这也是这部电影,受人关注的原因吧。。。因为它展现了真实的人性,它不是刻意的去否定什么,,,也没有提供什么指导或这建议,也许不同的人能从中解读出不同的意义吧。。(自己就解读出,对与老年痴呆症,要提要预防。。。)

这份展示有没有意义呢?

也许人性不完美,但是他/她渴望被看见。被看见就有被疏导的可能性,有文明化的可能性,也许这是电影的意义吧。

面对欲望,嫉妒,怀疑等各种情绪我们没有选择吗?

我认为,我们是有选择的,而且,除了各种不善境(怀疑,猜忌等)的存在还有善境(爱,正念等)的存在,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逐步增加善境在自己生活中的比重。

最近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智慧是存在的而且是可追求的。这就意味着,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我们是可以选择,以一种比较智慧的方式处理的。

上面是自己看了这部电影之后的主要感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德尔曼夫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