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母校,赵孟頫眼中的书院之首,唯一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如果不是题目字数所限,我还可写出诸如,宋真宗赐额,“州郡置学始此”,“天下庠序,视此而兴”等一长串,这些都共同属于同一个地方——应天府书院。

关于为什么书院会在宋代如此发达的原因,我在《国学大师季羡林带我们了解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国学大师季羡林眼中的白鹿洞书院》《宋真宗御笔书名的“岳麓书院”,历经千年魅力永续》《“嵩阳书院”,建在天地最中心的书院》等,几篇关于书院发展史的文章中,都简单地介绍过。这里再说一句,那就是北宋文人治国的理念,政权初建时边患众多的环境,使得科举取士规模不断扩大,而官学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现实,加上朝廷的政策补贴,唐末五代长期战乱让大量的儒学大家散落民间等,都为书院发展创造了条件。

应天府书院,就是五代时后晋的归德将军赵直和名儒杨悫共同兴办起来的。当时这个地方还叫睢阳,就给这个办学的场所命名为“睢阳学舍”。杨悫去世后,就把这项事业交给了他的学生戚同文。戚同文没让老师失望,逐步把睢阳学舍办成了一个学术文化交流与教育中心。随着时局的进一步恶化,戚同文死后,学舍一度关闭了。

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为纪念宋太祖,将他起兵之地宋州升格为府,称为应天府,

大中祥符二年(1009),在当地富商曹诚的资助下,睢阳学舍才得以重开,曹诚聘请戚同文的孙子戚舜宾出来主持工作。并给朝廷上书,说“博延众生,讲习甚盛,愿以学舍入官。”宋真宗一听非常高兴,不仅大加表彰,还亲自赐名“应天书院”,改为府学,并拨学田十顷,充作学校经费。从此,应天书院取得了官学地位,得到了官方承认,成为宋代较早的一所官学化书院。关于这一点,《九朝编年备要》中这样记载:“宋兴,天下州郡有学始此”。

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真宗在寇准等人的支持和配合下,在应天府亲自导演了一出“降天书”的神话,诏告天下自己是真命天子。并将应天府升格为南京,举国同庆,君民同乐,好不热闹。宋真宗也非常亲民地出来巡视,与南京的百姓在街头相见;在重熙颁庆楼观酺三天。

应天书院,也被改称为“南京书院”。学子们纷纷放下书本,上街睹龙颜,到重熙楼吃喜宴。当大家吃饱喝足玩爽后,回到书院,却发现有一个人仍在教室里读书,饿了就喝粥吃咸菜。他就是范仲淹,大家都问他,“范兄,这种面见皇帝的好机会,你为什么要放弃?”

范仲淹回答:“他日见之未晚。”那意思是远远看一眼有啥意思,将来我要当大臣,天天见。

同学又问他,“放着好饭菜不吃,为什么要喝粥吃咸菜?”

范仲淹说,“吃了这么好的饭菜,只怕就更不想吃粗茶淡饭了。”

大中祥符八年(1015),27岁的范仲淹从应天书院毕业,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开始了自己忧君、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仕途生涯。

天圣四年(1026),范仲淹再回到应天书院时,已38岁。这一年,他母亲去世,他辞官在家守孝三年。当时,执掌应天府的是刚被罢免的枢密副使晏殊。他非常重视应天书院的发展,就邀请范仲淹来主持书院的工作。范仲淹继承了戚同文“天下同文”的志向,“以天下为己任”,以“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浮云我决,良玉我切”的博大胸怀,严格教育管理,实行“明体达用”的教学理念,在培养“经济之才”的总要求下,为北宋培养了王尧臣、赵鰖、张方平、富弼等大批经世济用的人才。

庆历三年(1043),朝廷下诏升应天书院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国子监并列为三所国家最主学府。此时,已出任参政知事的范仲淹提出了“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教育改革主张,应天书院作为全国示范校率先实施改革,改革当时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应天书院以得天独厚的条件,被称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在当时全国书院中居于龙头地位。

即使到了元代,赵孟頫在《义学记》中还这样记载:“宋初时天下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为首”。

你可能感兴趣的:(范仲淹的母校,赵孟頫眼中的书院之首,唯一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