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俞军产品方法论》-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与进阶之路

该图片由Free-PhotosPixabay上发布

《俞军产品方法论》最近可谓是产品经理圈的网红书籍。选择这本书来做为我关于产品经理进阶的第一本书实属偶然。但读过之后,确实深感佩服。其中有许多我或许还不够理解的内容,我也会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解析。以下是我除读过之后的浅见:

一.俞军与产品经理市场

俞军:互联网传奇的产品经理,百度最早的产品经理,独自一个人撑起了百度的腾飞,用了3年又10个月的时间,将百度从上线到发展到成为网站流量中国第一、全球第五。这样的传奇无可复制,只能作为典范竖立在产品经理的辉煌之路上。

在俞军那个年代,中国的互联网的刚刚兴起,不会也不可能有人能作为导师,带领一种新入行的人员起跑。而在如今,我们可以仰望的大神比比皆是,俞军、张小龙、马化腾、乔布斯等不断闪现,看着他们,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些成长轨迹,从而使产品之路走得更为顺畅呢?

现在的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从而出现的产品成千上万。在这成千上万的产品背后,支撑的产品经理更是数不胜数,市场已悄然出现分化局面。

毫无疑问,一线城市的产品经理培养体系、产品氛围、乃至培训等都已逐步趋向完善,而二三线城市的产品经理,大部分仍在野蛮生长中挣扎。那么,作为产品,需要的能力模型和进阶之路(能力)到底是什么呢?

二.产品经理能力模型

一款好的产品要满足3个属性:(对用户)有效用,(企业)有收益,可持续。

如何分析对用户有效用,需要参考用户模型。如果做到对企业有收益,则需要设计交易模型。以下简述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

1.用户模型:

产品经理的合格线:即是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所呈现的行为是:能预判产品迭代后的用户行为变化,且准确率较高。

做产品,说白了就是给用户提供一种用户愿意接受且愿意为之付出的服务(付出:包含金钱,精力,时间等)。用户模型,就是对用户个性偏好和行为的认知。这里其实更需要的,是产品经理的总结能力。是基于每个用户在不同场景、不同因素下的行为,去分析需求进行总结的结果。对于某一领域用户模型掌握和积累的越多,对于产品新需求的预判就会越准确。

2.交易模型:

交易模型是指:产品经理发现和设计的合理机制,它能促成用户做出某种行为(即交易),且可持续。

做一款新的产品,其实就是发现一种新的商机。不论怎样,都会使现有局面被打破,进而使得现有场景下的利益方所得利益发生变化。这一局,难度不在于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企业获得利益,更大的难度,是需要思考在我方企业进入利益链后,如何创造新的利益价值,以便于利益链的每一方都获得利益,从而说服旧有利益链更新成为新的利益链,让我方企业能够顺利入局。

类似的例子非常多,下面以滴滴举例:

在滴滴出现之前,人们乘坐出租车,必须去路边等待招手拦车或是电话预约才能叫到出租车。在某些偏僻路段或是紧急用车的情况下,供需是无法精准匹配的,乘客无法知道哪里有空的出租车,出租车司机也不知道应该去哪里寻找乘客,这就增加了双方的成本。而滴滴的出现,做的其实是司乘匹配。简而言之,将供需关系优化成了下图:


滴滴司乘匹配

在新的供需关系中,乘客因为乘坐了出租车而愿意付钱给司机和平台(正常甚至更少的价格),出租车司机因为减少了空车率而愿意让平台进行部分抽成,滴滴公司因为有利润可以正常运营。

在就有利益链的基础上,找寻到中间损失的成本,从而让三方达成了新的利益链。(这只是个简单的利益链分析,模拟场景是供需都非常充足的情况,实际场景会复杂得多。例如在供需关系中任意一方不足,以上的利益链就不能成立。)

以下用这两年开始兴起的旅游规划师职业试述分析(仅个人观点):

旅游规划师:为想要旅游的用户进行旅游规划,包括但不限于旅游地点、路线、美食、探店等。

在前些年,国内旅游市场兴起。人们旅游主要是采用跟团游的方式,故而市场上如雨后春笋版出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在这个阶段,基本是旅行社的天下。随着社会发展,出行工具的普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不再满足于旅行社提供的忙碌且需要消费的旅行计划,因而产生了自由行。随着自由行的普及,我们再一次感觉到,虽然可以自由去往某个景点,同时自行决定旅游时间,但因为自己从未去过这个地方,很多时候自己的规划非常的不适用,往往花了很多钱,却达不到想要的旅行效果。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旅游规划师这个职业。见下图:


旅游规划师的利益链

在这里,旅行规划师是在此出现的新角色,而原本自由行的角色只包含游客和景点等。在此基础上,旅游规划师所挖掘的多余成本:a.游客在寻找匹配的景点、美食、小店等过程中,花费的多余金钱及时间(节省时间=节省住宿费用);b.景点、美食、小店等没有匹配客户而产生的成本(例如美食吃的人不多,小店没有人上门等【上门=有机会成交+打口碑】)。而旅游规划师所获取的利润,也从二者之中而来。(仅模型,不代表旅游规划师真实场景中确实是从此两者获利)。

三.产品经理的进阶之路

产品经理的进阶之路可以以5年作为一个分水岭,即分为新手产品经理(5年内)和高手产品经理(5年之后)。

1.  5年内的产品经理:

前5年,基本是产品经理打基础的时间,在这个阶段,俞军提出了比较多的建议:

(1)从0到1:新手产品应该选择一款从0到1的产品去锻炼自己的用户模型(还是需要观察前景,有很多产品其实尚未上市便已夭折也不在少数)。对于从0到1的产品,能够在快速迭代中去锻炼自己对用户模型的掌握,并及时予以修正。

(2)选择团队:加入一个好的,有产品心的团队非常重要,深入其中,可以更多地激发自己的能力,也能带领自己往正确的产品路线上走。如果在这个团队中,有一个可以带自己的人,则更为优秀。其实对于新手产品来讲,带自己的人>业务>平台。

(3)练习多种产品能力:从0到1,做深做透,做宽做杂,大用户量,商业闭环,团队建设。这6项针对的产品不算非常一致,如有机会,应该要尝试锻炼这6中能力,但千万不要为了追求6种都体验过,而每一种都浅尝辄止。

2.  5年之后的进阶之路:

(1)专业路线:精攻权衡决策,深挖交易模型。

(2)管理路线:计划,组织,领导,协调;识人用人,分优先级。

(3)业务路线: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累计,深耕细分领域。一般to B的产品偏向该类。

四.总结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其实就是用户模型+交易模型,在不断地分析、实践、总结中去深化这两者,便是对自己能力最好的锻炼。

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以5年为分水岭,5年内的产品经理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基础能力,而5年以上的产品经理则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以上是我读完《俞军产品方法论》的一些浅见,内容还不够精细,看到的小伙伴如有不同见解,欢迎跟我互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1-《俞军产品方法论》-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与进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