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唯一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军、八路军的人,蒋维平传奇一生

他是唯一一个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军、八路军的人。甲午战争他16岁,袁世凯复辟帝制他34岁,抗日战争他60岁,新中国成立他71岁。他就是蒋维平,一个用一生去保卫中国的老头。

他一生的经历,可以说就是中国近代史的演绎。他被称为解放军中的活化石。在1955年大授衔时,被授予开国中校。

蒋维平,原名蒋顺发。1878年出生于河北省房山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家境贫寒的蒋顺发只上了三年私塾就辍学到地主家当长工。可以说年幼的蒋顺发饱受人间疾苦。

但贫苦出生的蒋顺发却有着一颗爱国之心。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马关条约》的签订导致了世界各国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

清政府的腐败不堪深深的刺痛了蒋顺发的内心,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各国列强将中国的宝物、资源甚至土地掠夺而去。

满腔怒火的他抱着一颗爱国心毅然参加了李鸿章的洋务军,此时的蒋顺发才19岁。他想牺牲自己还中华大地一个朗朗乾坤。

但参军不久后,蒋顺发发现洋务军打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却是干着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勾当。失望至极的蒋顺发在两年后卸甲归去。

之后的十余年间,中华大地生灵涂炭,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

1912年,大清灭亡,中华民国成立。蒋顺发那颗被浇灭的爱国心开始复燃。他吻别了新婚一年的妻子以及刚刚出生的孩子,加入了袁世凯的北洋军。

可现实再一次打击了他。袁世凯丧权辱国签订二十一条,甚至复辟帝制叛变了革命。

1916年,蒋顺发已经38岁。他发现他的上司竟然qj了一个14岁的小女孩。脾气暴躁的蒋顺发直接将他的上司打进了医院,之后受到军队处分,被北洋军开除。蒋顺发第二次解甲归田。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请他出山。他看段祺瑞主张共和,随即便加入了段祺瑞新式现代化的军队中。

他跟随段祺瑞南征北战,从军8年。在北洋军阀中也是颇具威信,曾当过副团长。与北洋军各军阀头领也颇有交情。

虽南征北战多年,但蒋顺发看到的更多是军阀之间的你争我夺、勾心斗角,根本没有人去管普通老百姓的死活,他征战多年的意义又何在呢?一声叹息之后蒋顺发再次扬长而去。

回到家乡石楼村,他开始精研医术。五四爱国运动后,蒋顺发看到了希望,随即倾其所有创办了红十字医院,免费为贫苦的老百姓治病。在此期间,他收养了一名义子,名蒋志刚。

蒋顺发本想悬壶济世,了此残生。但没想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此时的蒋顺发已年近花甲,但保家卫国责任却是将他的热血再次点燃。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宋哲元二十九军的大刀队重创日军闻名天下。已经59岁的蒋顺发再次前往二十九军参加抗日。宋哲元得知他的履历后,知道他有一定的威望,就让他担任管马处主任委员。

但仅仅只一年,宋哲元与冯玉祥内斗,二十九军惨败于日军,华北沦陷。此时的蒋顺发陷入了深深的无力感之中。他不愿意跟随国军南逃,又一声叹息中,他第四次解甲归田。

此时距蒋顺发参加清军已过去整整40年,这40年里,他曾参加过洋务军,相信过北洋军,也曾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但都不能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一次次的失望而归让他老泪纵横。

1938年2月,八路军第120师359旅挺近平西,路经房山县。蒋顺发终于看到希望,他为实现抗日宏愿,改名蒋维平,决心为打败日寇贡献自己余生。

1938年5月,蒋维平携义子蒋志刚,关闭药店,毅然决然的参加了革命。在加入八路军的一个月内,蒋维平便是凭借自己高明的医术获得了军队中的一致好评,随即便被批准入党,成为一名军医。

从1939年开始,蒋维平跟随部队转战各地。参加了围歼日军水源旅团,讨伐石友三以及百团大战等战斗。蒋维平随部队深入敌后,环境异常艰苦,到61岁的蒋维平并没有成为部队的负担,还一直坚持在前线治病救人。

1940年10月,部队调回陕北,担任了保卫党中央的任务。在旅长王震的推荐下,他不仅是军医,还担任了制药厂厂长。

期间,有病人时就治病,没病人时不是四处收集民间偏方,就是翻山越岭在深山老林中寻找药材。

蒋维平在陕北工作的一年里,为八路军指战员以及人民群众治病无数,曾为民主人士李鼎铭先生治病,并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他还带领医护人员和战士在民间收集了三百多种止血和消炎的药方,解放日报曾多次发文称其为“军中华佗”。

1942年,为响应中央号召,蒋维平又前往南泥湾开荒种地。

当年359旅开垦南泥湾的故事广为流传,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年蒋维平就是359旅719团农场的场长。他以身作则,起早贪黑,跟年轻人一起干最脏、最累的活,他领导开垦的农场被评为359旅第一模范农场。

1946年7月,蒋维平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分院副院长。此时的他已经是年近古稀。解放战争中,他带领医护人员先后参加大小战斗数十次,行程更是长达数千里,共救治了1200多名解放军战士。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之。

1948年,组织上实在不忍心他再奔波于战场上,将他调离工作岗位。但蒋维平却是充分发挥了“老骥伏枥”的精神,他又组织部队到附近山区栽种了二十万棵树木。

1950年,蒋维平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大会代表,被邀请登上天安门观看阅兵。

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派出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此时的蒋维平已经是73岁的老头了。但他仍不服老,多次要求上朝鲜战场。之后,蒋维平被任命为解放军251团医院副院长,担任救治志愿军的工作。

1953年之后,朝鲜战争结束,新中国百废待兴,开始各项建设全面展开。蒋维平又主动承担了建立正规医疗制度、消灭医疗事故的工作。

蒋维平借鉴了苏联医院的先进经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保护性医疗制等制度,增强了医院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大大提高了医生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

1955年,77岁的蒋维平在大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中校军衔。他是当时被授予军衔年龄最大的人,比朱总司令还要大9岁。

授衔仪式上,他的行头引来了众多惊讶的目光。当时参与授衔的革命将领对仪表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在得知蒋维平不愿剪掉胡子后,主席特批:功劳大,给个特例。所以在授衔仪式上,只有蒋维平一个人是长须飘飘。

1964年7月12日,86岁高龄的蒋维平逝世。当天,1700多名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等组织冒雨参加了追悼会,沿街百姓更是近万人。

19岁参军卫国,历经清军、北洋军、国军,一次又一次奋起杀敌,却一次又一次卸甲叹息。60岁参加革命,为我国革命事业奉献26载。他岁并未立下赫赫战功,但却是让所有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是唯一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军、八路军的人,蒋维平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