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悲欢的成长,读《布鲁克林有颗树》

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偶然,如果不是在某时某地遭遇什么样的人或事,今天的你不知道会坐在哪张椅子上,面对另一种你想像不到的人生。对穷人家的孩子而言,苦难往往并不像高尔基说的,是一所大学,它更可能是一个堕落学堂,让人在不经意间放弃梦想,进而放弃尊严——小时候批判无耻的人和事,长大后成了无耻的一部分——这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所以,在困境中坚持梦想的人是幸运的,命运也许制造了很多麻烦,好在没有剥夺他(她)向上的希望和能力。《布鲁克林有棵树》讲述的,就是一个在困境中成长的故事,小女孩弗兰西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贫穷的移民家庭,但她从不放弃对家人、对生活的爱,不放弃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作者贝蒂·史密斯说,“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

说老实话,我并不喜欢这类励志语言,这种“付出就有回报”的逻辑,透着工具理性的僵硬和阿Q式的自我安慰。出生于物质匮乏时代的中国人,小时候多半听过类似的说教。我很怀疑,在这种教育下奋斗的寒门子弟,当初有多少是出于对生活的爱和感恩,他们的努力更多是对贫穷的恐惧。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我宁愿活着,轻松的,醉生梦死不劳而获,偶尔有一点放纵和不负责任。

然而,《布鲁克林有棵树》仍然是值得一读再读的成长小说,事实上,它1943年在美国初版便大受欢迎,长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奖。小说的文字充满温情,弗兰西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小事,因为这种温情具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没有东西吃时,父母编故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为了买到好一点的肉,跑几家肉铺,编谎话,忍受店老板的抱怨;圣诞节苦中作乐的居民们;善良而无能的父亲给孩子一个美好的记忆,却最终把事情搞砸了......怀念故乡又对新大陆充满希望的外婆,坚强的母亲,神经质的姨妈,和坐在图书馆台阶上看书的小女孩,通过弗兰西的眼睛,艰难时代移民家庭几代人的生活与奋斗,呈现在读者眼前——我们也许不会经历同样的事情,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很多人会经历相似的心境。

当然,一部好小说仅仅有温情是不够的,我个人觉得,《布鲁克林有棵树》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表现困境中的成长,超越了悲欢,作者叙述的态度始终是平和而宽容的。同样是表现困境中的成长,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茹志娟的《她从那条路上来》,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等等,都有强烈地对生活的控诉,我们从中读到更多的是社会和人性的恶,而不是人性的光辉。从某种程度上说,作者贝蒂·史密斯更接近写《城南旧事》的林海音,她们的内心拥有更多的爱,她们描写苦难的时候才会很少有焦虑和抱怨,而更多包容和坦然面对的平和。

苦难是不值得赞美的。然而,在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布鲁克林有棵树》的意义,正在于这种面对苦难时明亮的心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越悲欢的成长,读《布鲁克林有颗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