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用真情写了感人的事。

普通的三口之家,也是不寻常的三口之家。钱钟书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天资聪慧,青少年时遍读古籍,学贯中西,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杨绛,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1935年与钱钟书先生结婚。杨绛通晓英、法、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钱瑗,别名圆圆,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

图片发自App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三口之家,互相依靠,相依为命,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了那些平凡但无法忘记的日子。

钱瑗女士于59岁因脊髓癌于北京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作者这么评价,“钱瑗和爸爸最‘哥们’,钟书说女儿像她。”女儿的病逝让爸爸痛彻心扉,让妈妈整日里在梦境和现实中徘徊。虽然没有大谈特谈痛苦和想念,但字里行间都是女儿的影子与气息。

图片发自App

又过了一年,钱钟书先生也因病离世,三人去了两个,家本来是温暖和谐的,但是,现在成了客栈。“现在我们仨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剩下的人只有回忆,内含心酸、痛苦,更有想念之情溢于言表,令人读来不免唏嘘和感慨!

钱钟书先生名头很响,但我们看看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之人。

锺书常自叹“拙手笨脚”。我只知道他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儿那样一把抓。我并不知道其他方面他是怎样的笨,怎样的拙。

一个非常可爱的大男孩出现在了我们面前,憨厚的背后,却对学问及知识的追求是那么狂热,是一个虔诚的问道者。偶像不是在天上,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在我们身边,使我们不由得对这样的偶像多了一分敬重。

生活中,仅仅靠有思想上的信仰偶像不能过活,还要有现实的苟且,要有柴米油盐。我们看看抗日战争胜利之前老百姓的苦日子。

日本人分配给市民吃的面粉是黑的,筛去杂质,还是麸皮居半;分配的米,只是粞,中间还杂有白的、黄的、黑的沙子。黑沙子还容易挑出来,黄白沙子,杂在粞里,只好用镊子挑拣。

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老百姓丰衣足食,物质生活较以前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有很多人不值得珍惜,浪费现象比比皆是。

再看很多的青少年,低头族也很普遍,不去做一名有读书习惯的人,对生活缺乏深度思考,对文化传统也缺乏了应有的重视与修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教育,一些青年们与时俱进,传播古典文化,传播正能量,像百度、、知乎、西窗烛等等很多平台聚集着很多大咖,他们是青年们的引路人,有着梦想的学子们正在他们的感召下去努力奋斗,为祖国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仨》,用真情写了感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