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聪聪妈这几天焦虑得天天想哭,问她,才知道事情是这样的。
最近聪聪幼儿园有孩子得了儿童传染病,不得已暂时放假几天。聪聪刚开始很开心,几天后就开始情绪低落,不时问老师有没有说啥时候开学呢。
妈妈问她怎么了,在家不好玩吗?聪聪说:“太无聊了,你每天不是在玩电脑就是在看电视,根本不陪我。”
聪聪妈心里难过:“妈呀,气死,她怎么能这样冤枉我。”
上周有一堆稿子要写,才在孩子也在家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左手自由职业,右手带娃做家务的聪妈委屈极了,但碰到学校放假也没办法。
聪妈不得不陪聪聪,于是只好等孩子入睡后再工作,熬了几个通宵,白天眼睛通红思维散乱,压根没精力带孩子出去玩,只想躺在沙发上装死。
偶尔两次说带孩子去公园走一走,聪聪立刻冲过来抱住聪妈说:“你真是我的好妈妈。”聪妈瞬间陷入了深深自责。
聪妈没有认真陪伴是事实,可是孩子居然说她根本不陪她,这并不是真的。
聪妈就是为了更好地陪孩子照顾孩子才辞职做家庭妇女的,想不到,“随时陪伴”的初心,到最后变成了“隐性失陪”。聪妈悔不当初,早知如此,不如继续做个职场妈妈,上班时认真工作,下班后认真陪她。
很多不得已回家带娃的主妇,要么已经在做自由职业了,要么就在想方设法做自由职业者的路上。毕竟,伸手要钱花的感受很不好,再说整天不做点体现自我价值的事儿,有时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要活在这世上。
而自由职业,可能比朝九晚五上班更苦。
只要是出门就要带着娃;上班时尽量避免出差,实在要去也是争取尽早回来;我的同事中,也有把娃送回老家养的;也有把父母接到身边,晚上怕睡不好让娃跟老人睡,自己负责周末带。
这种方式带孩子,也不能说不够爱,或者陪伴就少了。
谁说专门在家带孩子的妈妈就一定比上班的妈妈能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呢?高质量的陪伴,与陪伴时间和次数并无关系。问题在于,陪着孩子的时候,你的心在哪儿?
我另外一个朋友是个工作狂,她的儿子工作日都是公婆带,但她在下班回家后精心安排了好几项亲子活动。晚饭后要一家三口坐一起,聊聊一天里的见闻和琐事;然后一起散步;接下来是爸爸和儿子的亲子时间,睡觉前是母子讲绘本时间,讲完后儿子会乐呵呵的去找爷爷奶奶睡。几个环节基本雷打不动,儿子很独立,安全感满满,一家人的亲子关系非常欢乐融洽。
但职场爸妈的最大焦虑,大概是没有足够的时间陪孩子吧。《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这些热门的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的火爆,也反映了在当下社会,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明星,对孩子高效陪伴的缺失都很严重。
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而不是单纯的在一起,才是我们家长朋友们最应该引起重视的。
美国《婚姻与家庭》期刊曾有一项研究报告称:“父母的压力,特别是当妈妈在工作与试图多陪孩子的心情之间纠结而产生的压力,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所以,因内疚而心怀压力去补偿陪伴时间,对孩子反而有害无益。与其内疚,不如多给孩子一些高质量的陪伴,拒绝“隐性失陪”。
用心陪伴,与时间长短和频率都没关系,只要排除工作和外界干扰,专心地与孩子亲近互动,陪伴过程好玩有趣,就不会浪费这宝贵的亲子时光。
而全职妈妈由于潜意识里觉得反正跟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在一起,似乎更容易陷入隐性失陪的怪圈。
“隐性失陪”,也许你没听过这个词,但我敢肯定你见过它。
它可能随时出现在家中。下班吃完晚饭后好不容易能放松一下,妈妈忙着追剧爸爸忙着工作,孩子找谁都没用,无奈只能自己玩。
它还可能出现在小区里。妈妈带孩子下去玩,然后跟孩子说:自己玩去。接着坐在一旁刷手机,孩子摘了一朵漂亮的花,兴冲冲跑过来找妈妈,妈妈抬头说一声好漂亮啊自己玩去,又低下了头。
这些陪伴看似朝夕相伴,其实通通是敷衍,毫无质量可言。
躯壳式陪伴、教导式陪伴、以及试图用金钱来弥补陪伴缺失,这些“隐性失陪”带给孩子的陪伴质量都会大打折扣。父母虽然一刻不离陪在孩子身边,却没心情体验陪伴孩子的快乐。
高质量的陪伴不是给双方带来压力,而应该是愉悦而和谐的双向沟通,家长享受其中,孩子也变得独立自信有责任感,能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陪伴的体验好不好,跟爸爸是不是经常出差、跟妈妈是在外工作还是在家主内并没有直接联系。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不管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唯有用心陪伴孩子,孩子才能感受的到这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