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山区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分析

        笔者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30余年,亲眼见证了当地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卫生院)由兴转衰的过程。就当今农村卫生院的运营状况,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查研究,汇报如下:

        近些年来,尤其是新医改以来,乡镇卫生院社会功能逐渐弱化,经济效益负产出,缺乏成本效益和相应的社会效益,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从了解的情况来看,经济发达和欠发达的乡镇,卫生院大都运转困难,有的甚至难以为继。无论是卫生院工作人员还是当地民众对卫生院的现状都表示非常不满意。

        业内人都知道,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一直充当着农村地区的医疗健康主力军作用。然而,近些年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功能日益弱化,与此相反,各大医院却是人满为患。

一、卫生院,已经不再是农民就诊的首选

        在卫生院设立之初,卫生院主要面对的是极度缺医少药的广大农民群体。那时候,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农民的经济条件差,交通极其不便,而且那个年代的病种构成主要以急性传染病为主,卫生院是当时农民就诊的首选。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农民的经济条件好起来,交通便利了,疾病谱也以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国家新农合保障面的广覆盖,农民们敢看病了,相应的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但卫生院的实际医疗业务水平与当今的医疗技术水平的差距却是越来越大。这时候卫生院已经不是农民们看病的首选!农民生病需要检查、住院最不济也要选择到县市级医院就医,一般到卫生院也就是取点药、看看感冒和肠炎等小伤小病以及打打预防针。无形中卫生院已经被当地农民给抛弃了!

二、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功能进一步弱化

        由于目前国家医疗机构的设置依然还是维持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等级医院的区分。卫生院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准入、人员编制、医疗设备配置、医院规模等方面受制于相关制度的制约,不可能在新医疗技术开展、高端设备的配备等方面与二三级医院相提并论,于是,在二三级医院高速发展的同时,卫生院的医疗业务能力还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老百姓肯定不会选择医疗技术落后的卫生院来就诊。

        然而,近年来一些新政策的实施又加速了卫生院医疗服务功能弱化,比如1、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人员却没有同步增加,使得医务人员大量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导致医疗业务能力下降;2、基本药物制度使得卫生院药物品种缺乏,远远不能跟上主流医院药物的使用,又被病人抛弃了;3、卫生院绩效工资制度的开展,等同于大锅饭的再次盛行,使得不少医务人员流失,让卫生院的业务能力进一步衰退!

三、“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更加降低了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功能。

        针对卫生院医疗业务能力不强,有关部门开展了一些列的所谓“强基层”的举措:什么大手牵小手、什么医联体、什么帮扶工程等等,现大都沦为大医院虹吸病人的平台,卫生院的服务保障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医改的“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口号,让老百姓觉得政府都认为卫生院只能看小病,有病自然就会奔大医院而去。至于所倡导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农村也只是一个美丽的泡泡;“分级诊疗”到现在也没有成熟可行的模式。卫生院医疗服务功能就在这样一轮又一轮的改革中被彻底弱化。

四、对南部山区要加大对卫生院建设的投入

        对于像南部山区这些些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离大医院比较远的地区,政府不仅不应该放手不管,反而要强化卫生院建设。投入足够多的政府资金帮助提高南部山区卫生院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让南部山区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改革开放使得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带来了交通、信息、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这使许多行业都在发生着大的变革。乡镇卫生院不但没有跟上步伐,而且欠账太多、太多。如果还抱着老的思路不放,卫生院只能越来越走向没落,老百姓的怨声、骂声只会越来越多!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整体调整计划,对于乡镇卫生院应根据不同情况,该关停的关停、该强化的强化,使其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部山区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