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年前去成都出差期间找机会拍的一些,有美食、有一些地标景点、也有成都人民的日常生活。现在出去是不可能出去的,打死我也不敢出去,所以趁着现在分享出来,疫情结束想去的就可以直接过去了。
去之前对成都有过很多猜想,一是美食遍地,尤其是火锅,二是生活安逸,采耳碗盖茶走起,三是正宗成都话,引起极度舒适。但到成都之前的过程实在是刻骨铭心(我发誓......),这辈子第一次因为8kg的行李托运了,完了完成因为没有带现金只能吃了一根自个带的香蕉,连水都没得喝,反正从春秋上下来感觉真是半条命都没了。
DAY1—初识
下了飞机之后也就恢复正常,但紧接着发现要去的地儿在城市的另一头,要跟着地铁跑一遍。但想着等下就要吃成都美食也就忍了,还好地铁也不要怎么转来转去,实际上在地铁上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也就拿着手机记录下来了。
出了地铁就看着了非常有意思的建筑,说实话这建筑我在上海也没见着,说是第四代建筑。这样的建筑瞬间让我对成都有了一个认识:一个有些格调的城市。
到了地儿第一顿吃的是烤鱼,不知道是饿了的缘故还是,这烤鱼烤的真的是外酥里嫩,麻辣鲜香,真的非常新鲜。可惜没拍下来,因为只顾着吃了,大概就是下面这样,酥到连骨头都能吃。
成都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无处不在的大兴土木,从地铁一路就能看到很多正在施工的项目,后面几天所见包括市中心也基本如此。但是房价却一直不高,至少跟其他省会城市相比真不算高,有那么一瞬间想定居下来算了。
晚上算是正式的接风宴,一边汇报一边吃东西的那种,这次吃的是以牛肉为主的火锅,手撕清油毛肚真的是忘不了。手撕成小片的毛肚在锅中涮个十来秒,然后蘸点干碟一口吞下去第一时间满口生香,慢慢咀嚼麻辣味道在口腔中爆炸,一波一波的快感从舌尖口腔传递到全身,感觉全身毛孔舒张开来,极度舒适。要说跟在上海吃的有啥不同,那就是香了,不知道是菜品还是锅底,反正整体感觉香辣突出,而不是越吃越辣到最后不怎么想吃。
而且我是第一次看冬天还在外吃火锅,也算是长了见识,换做是我我基本也很愿意,火锅这种东西本来就不需要高雅的环境,关键在一群人的你来我往,在哪里吃又有什么重要。
DAY2—感受
第二天起来之后吃了酒店的早餐,果然是连锁的经济酒店,一点没有成都特色的早餐美食,感觉是相当的不开心啊。
白天连续走了几个地儿之后也是饿的不行,已经是晚上九点了,那必须要去吃火锅,随便一找便是可以开吃的地儿。虽说东道主事先想去的那家在装修,但整体吃下来也是很过瘾,反正牛蛙和黄腊丁是一口一个,汁水与口水飞溅,鲜香与麻辣并存,这次是真麻到我了。还有舀一勺锅底里的油用作蘸料是真心不错,虽然看起来很油。
这一天因为这一顿而感觉很满足,民以食为天可真是大实话,古人诚不欺我。
DAY3
美美睡了一觉,第二天早起就发现这个城市的另外一面:安静、古朴而又焕发活力。有时候想在一个城市生活最重要的是什么,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想明白,因为还没有特别喜欢的城市。成都接触下来感觉是个不错的城市啊,重重的感慨声。
成都的城市味道蕴藏在街头市民的一举一动之中,会让人忍不住驻足查看,然后发自内心的赞叹。比如下面这一群老少爷们摆着各种姿势在钓鱼,十分惬意。
十分感慨成都市民对各种小玩意小事物的好奇,可能在其他城市也有,但是像这么多人围着一起的而且还是在大白天还真不多见。
然后去了人民公园算是见识到了成都人民的“下午茶”文化,瓜子花生盖碗茶,好不惬意。
喝了盖碗茶,吃了东西,再去采耳或者划船去,反正活动就是多。
最惹人注意的还是公园门口的活动,说不上来但是围观的人很多,挤不上去撒。
也有比较孤独的身影,他们大多在思考,与这个欢快的公园有点格格不入。
说实话看见这位老者的第一眼我就很想拍下来,那时候是个背影,但是感觉很有岁月感也很有沧桑感。但是纠结了一下就没拍,觉得不怎么礼貌。后来还是觉得会损失一张很有意义的照片,在老者换了一个地方之后隔着很远的地方用长焦镜头拍了一张。
出了公园去吃了点东西,以小吃为主,味道都很棒。
依次是钵钵鸡、担担面、凉粉还有酒酿(我是喜欢这么叫),吃的顺序也是这样。
再接下来就该去锦里古街了,没去武侯祠,人真的不少。吃的真不少,价格上好像也比宽窄巷子要便宜一些,其实最棒的还是露天喝茶听歌,也可以室内听。
锦里的夜色还是不错的,不着急的话静下来喝点酒最好了。
到这儿基本上算是拍照的部分结束了,对成都的印象基本都在里边了,可还是太少。
成都的特色很明显,也真的很有特色,是一个值得生活的城市。如果还没去过的,可以去感受一下,至少吃的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