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用了教育机构管理系统,运营依旧没有好转?2022-05-13

跟一位网友聊到教育机构精细化数据管理,也谈到了用saas来进行某一领域的标准化管理。

所以,分享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不可否认,市面上所有标准化经营(包括新东方、好未来等)机构的运营逻辑都是大同小异,且几乎可以照搬。

其次,任何一套saas系统,本质上都只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就意味着系统到底能够在经营中发挥多大的价值,不是由系统决定的。而是由用系统的人决定的。

如果从运营的角度来看待系统,主要解决的是数据的存储和部分板块工作效率的提升和用户服务的问题。

当然,每一套系统本身也都具备一些分析模型,但如果企业主自身不具备运营分析模型搭建能力的话,也就无法运用模型来指导运营。

还得提醒一下,SaaS系统能否发挥经营指导的价值,由2个方面决定:一是所有入口数据的真实性,基于运营逻辑的数据采集;二是从运营角度出发的数据模型的正确性。

最后,进入正题。可以毫不避讳的说,只要你还想经营机构,且想盈利;或者想用最低的成本投资开设机构,并快速上轨道。就或早或晚都必须回到精细化数据管理的轨道上来。

精细化数据管理不是纯粹的基于教育行业的工作内容做分析,而是将“商业运作逻辑与教育机构运营”结合起来的体系化经营方式。

先教会企业主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思考进入、退出和盈利模式。再将机构运营的逻辑和各个板块的工作管理,匹配到盈利模型里去。

比如:精细化数据管理思维,始终追求的是实际利润的最大化,长期关注的是各项成本的最低值,这实际上也是机构经营的上限和下限。

你要赚多少钱?就必须将成本控制在什么地步?人力成本和场地成本等各项开支不能超过多少?……

再基于经营框架去推演市场、销售、教学、服务等几个板块的人员配备数量和全年、每月工作量化指标,以及用于过程管理的关键节点指标。

因为机构的运营逻辑大抵相同,也可以简单的认为,标准化经营的机构,运营逻辑和模型都是一样的。

唯一不同的,也是最重要,且难度最大的,是各个推演环节过程中需要配置的数据标准。比如:签约转化率、承诺到访率等。

所在城市不同,经营年限不同,利润要求不同,业务方向不同,都会导致标准差异。标准差异就会使得计算结论不同,最终会将企业主引向错误的方向,做出错误的决策。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断的在强调,一定不要去参考其他机构的数据,比如提成点数,课时费之类的。它会把机构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后,也不要指望自己能够通过道听途说的,碎片化的内容,就能摸清楚整套脉络。尤其不能自认为自己能推出模型和全套数据标准。

再者,为什么我不会轻易的远程告知公式,或给机构测算数据?因为精细化数据管理的数据必须全套出才有价值,下一步的标准,往往是上一步测算的结论。

最后再提醒一句:如果你有模型,能测出部分数据的话,请一定要测到“最低开班人数”和“最低收费标准”。毕竟,真正决定企业是否能够盈利的核心数据是这两个!

从商业术语来讲,叫做“盈亏平衡点”。在学生这里收多少钱才不亏本;每个班必须要有几个学生才能赚钱。

正如知乎上有个读者提问:为什么有的机构招了很多学生,开了很多班,但依旧亏的一塌糊涂?答案就是:盈亏平衡点没有测算准。

近期在给客户做电话回访,大部分客户反馈,受双减政策的影响并不大,但受疫情的影响大。

所以可以预见,疫情好转过后,还想继续经营机构的人依旧不会少。而这一批人如果想解放自己、缓解焦虑、持续盈利的话,我们必然会在某一天见面。

这一点,我坚信!

盲人摸象之所以会得出千万种结论,本质在于没有窥探清楚大象的全貌,然后也就无所谓有模型和标准。

而机构经营,不应该如此。因为,每一个有教育理想的人,有应该有一个好结局。

【内容来自深学邦刘一一,转发请署名。】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用了教育机构管理系统,运营依旧没有好转?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