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阶梯:利用好早晨的黄金一小时

“一日之计在于晨。”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早起越来越困难。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情,就是摸出手机,刷刷短视频,看看新闻,再一看表,已经过去了好长时间,可就是怎么也不想起床。早起困难症,其实非常普遍,它既耽误我们的时间,也会让我们非常痛苦。


为了解决早起这个“老大难”的问题,一位女性发起了风靡日本的“早起计划”,她就是《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的作者池田千惠。

池田千惠坚持早起26年,还整理出一套保持早起的方法论,成功帮助许多人改掉了赖床的毛病,从而帮助他们取得学业进步,职场晋升。

坚持早起,需要4个步骤

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早起,是因为熬夜,为了让自己有充足的睡眠,于是安慰自己晚点起。

其实,每个人的睡眠时间因人而异。有研究发现,人类基因中有一种被称为ADRE1型的基因突变,拥有这种基因突变的人,即使睡眠时间短,也不会犯困。但这种令人羡慕的基因,每10万人中大约只有4个人能拥有。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每天保持在6到8个小时就可以,并不是说睡眠时间越长越健康,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就可以。


第一步,保证睡眠时间,让自己不熬夜,实现良性循环。


但是说来容易做来难,丰富的夜生活总是引诱我们晚点睡,我们该怎么办呢?

其实,不能早睡早起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人们不懂得做事的优先顺序,或者是优先顺序有误,容易中途迷失方向。

简单说,一天的生活没有清晰的安排,早起与否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


第二步,按照事情的优先顺序,制定一天的计划。

明确了这一天要做的事情后,我们就有了早起的动机,如果没有照章执行,也会因为耽误了一天的计划而懊悔不已。


制定目标也有技巧。如果目标定得太小,会导致缺乏成就感,产生疲倦。而目标定得太大,又会因为做起来吃力,而容易放弃。所以我们要学会分别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拿早起运动打比方,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定下来每天跑步三公里,那么第二天就会累得起不来床。反过来,如果我们每天只是快步走一公里,那么运动的效果又不会很明显。正确的计划应该分成两条线。一条是短期计划,我们先保证在一周内保持快走步走一公里。在长期计划中,我们让自己在本月内能够做到跑步一公里。当我们顺利完成本月任务后,再逐步提高到下个月的计划运动量,这样既能激励自己坚持下去,又能督促自己不断提高。


第三步,削减与计划无关的多余时间。

比方说,有些人喜欢吃夜宵,既耽误时间,又有害健康,像吃夜宵这种坏习惯,就可以削减掉。再比方说,有些人睡前喜欢追剧,剧情演到高潮时,就忍不住一直看下去,一不留神,就过了原本计划睡觉的时间。如果像禁止吃夜宵一样禁止看剧,确实不太现实,但我们可以调整看剧的时间,比如在晚饭时看,吃完饭立刻停下来做些别的事情,不让看剧的时间和睡眠的时间重合起来。这样一来,自己就会逐渐自律,而不会去找那些“今天差不多”或“还有一些做不了”之类的借口。


最后一个步骤,坚持。

任何事情,往往都可能与计划背道而驰,仅仅制定了一个理想中的计划,当不能顺利实现的时候,你就会深感失落,想要放弃坚持。因此,我们还应该确定一个预备方案。


一旦确定好了预备方案,即使我们立项的计划没法实施,依然还有第二种甚至第三种方案等待支援。具备这种有备无患的意识,早起的计划才能一直坚持。


3个早起小技巧


要想早上起得来,就得充分保证睡眠时间。只是想方设法早起,而晚上还是忍不住熬夜的人,即使早上起来,也会感到痛苦和难受。为了早起而减少睡眠时间,就无法保证白天的工作精神,如此就是本末倒置。为了保证睡眠充足,晚上就要做各种相关准备。换言之,为了让“早上1小时”更充实,其秘诀在晚上如何过。这里有3个早起小技巧,


1、划好里程碑。


所谓“里程碑”,就是指标。从睡眠时间倒着算,就会挑拣出睡前应该做的事。比如你定好23点必须睡觉,那么最晚也得22点洗澡,21点半就得到家。以此类推,晚上的计划就定好了。


2、入眠“催化剂”


为了更好入睡,就要有个放松的环境,也就是所谓的睡前“催化剂”。比如,睡前听一首节奏舒缓的音乐,点一烛安神的熏香,或者小酌一杯葡萄酒,让自己心情变好,也会有助于睡眠。


3、休息日预约


很多人都希望在休息日好好放松,第二天便会睡到大中午。但是,如果睡得时间太长,反而对身体不好。如果睡到下午,休息日就算浪费晚了,还让自己产生一种负罪感。为了仿制这一问题,有效的做法就是周末预约。


健身课、外语课这类不允许迟到的地方,不妨将相关的预约放在一大早。早上的事情结束后,剩下的就是自由时间。休息日过得充实,也会让自己新的一周充满活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的阶梯:利用好早晨的黄金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