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十八岁出门远行》念十八岁的我们

前言

高中语文练习册上的一段《活着》节选,给我扣开了余华的作品世界。和鲁迅先生一样尖锐的反讽思想,似路遥笔下质朴的语言风气……从余华身上,我看见了许多许多自己想触及的风景。在这里,有衬托平凡的小人物的伟大与卑微的《许三观卖血记》;有描绘凄惨压抑的回忆的《在细雨中呼喊》;还有哀痛那深情与失望的《兄弟》……质朴的乡间语言,通俗的笔趣,直面文革,改革各个阶段,正因为如此的真实,余华才更接近文学的本质,直达人心里最原始的东西。还记得那句“老天爷,你下屌吧!操死我吧。”的确,第一次看真的差点,闪瞎我的眼。粗俗,对吗?但你如果想象一位传统老人垂暮时对下着细雨的天奄奄一息的说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应景,你才会理解最真实的那种绝望感。文学是永远不会老的,即使是放在当代,还是能唤起许多人的共鸣。包括余华自己,他也在不断的探究自己的思想和文学含义。有人说,余华后来的《第七天》已经脱离了他原先的风格,满是负面的情绪。但大多数人还是用以前的路子去理解余华作品,可是细细品味该作品的读者还是会发现,你看到了胜过《活着》的绝望,感受到了多过《兄弟》的荒诞,见识到最真实的社会讽刺。作家在改变,读者也不能固壁自封。

在去年朗读者的一期节目中,余华的幽默诙谐展现无疑,特别是在朋友家读到小说的那股激动的样子,正如享受着惊叹书籍的我们。

最近看到选修课上这篇余华的推荐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搜索书店发现原版因为年代太久已经绝版,只能买来复印版拜读。这一短篇小说回味了好几遍,趁着晚上空闲下来,把心中的感受都一一梳理,写成此篇读后感。

读后感

文章开始,还是那些熟悉的场景。

一条公路上,一位十八岁少年,背着红色的背包,充满兴奋和期待的走向外面世界,但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前方究竟充满着什么样的风景。陌生的环境却给了他最现实的打击:迷途旅店无处可寻,正义劝阻反被殴打,助人为乐却被恩将仇报,最后心灰意冷后坐到残落的座椅上,怀念那原本的丝丝温暖。十八岁少年想象中的远行,是美好的,是被新鲜事物冲击着的惊叹和喜悦,一路向前,是渴望与追求的舒适和满足,但现实永远是这样的残酷,真实下的远行差强人意。

提到远行,我脑海里总会产生一个这样的画面:在一个清爽的天气,骑着单车,背上挎包,漫无目的的向前行驶,路上有充满生命力的花草树木,周围有和蔼可亲的农民悠闲自在,驶向田野,爬上低山,寻找一处只属于自己的净土,感受着这为数不多的惬意。而这位少年的远行,和我背道而驰,乘着青春的步伐,寻求外面世界的刺激感的时候,却被现实当头一棒打醒,理想里熟悉的那些记忆,却在真实面前一下烟消云散了。

回想文章前部分写到的少年怕笑的太厉害会影响呼吸,我想,这是一个心情多么愉悦,多么渴望新鲜事物的少年。就像黄昏前问路得到的那句“走过去看”,的确,对一个懵懂好奇的少年来说,“走过去”是必须要经历而且最能得到结果的方式。但波浪起伏一般的公路好像没有尽头,路上遇到的人和车也没有尽头。无奈下,黄昏已至,他只是想寻找一个简单的归宿。带着最单纯的心,少年一再被路上的汽车忽略,虽然想着拿石头砸汽车或者躺在路中央去拦车,但善良的他只是想想。心随着时间推移而着急着,于是,他学着大人的样子去给汽车司机递烟,固执的登上了汽车;看着疯狂抢司机苹果的农民们,他奋不顾身的冲上去却惨遭毒打,当他遍体鳞伤的躺在路上的时候,却发现司机已经拿上他的红色背包跳上了抢劫者的车。他愤怒着,无助着,最后爬进了那个被掠夺一空的汽车,外面寒风刺骨,在里面却是汽车的温暖,此刻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心中远行的旅店。

我们何尝不是像这位十八岁少年一样,行走在我们远行的道路上。在此之前,我们可能会想象着路途的美好和迷人,渴望着驶向远方,它的确存在着,只是珍贵的存在着。但事实上,我们又何尝不是一位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迷失者,不知道前方意味着什么,不清楚我们到底应该往哪里去,到哪里停歇。最后,我们追求的东西已面目全非,只是寻找一处能温暖我们的归宿罢了。

对这部作品而言,剧情虽比较虚诞,但真实的反映了人性的卑劣,印证了现实之骨感。十八岁的少年,十八岁的我们,总是满怀一颗善良的本心,去尝试接触这个世界,去感受它的美好,就像那辆好不容易登上的汽车,最后只能变成残余一处。

远行的少年,冲击着现在青涩的我。的确,我无时无刻都在想象外面世界的五彩缤纷,期待突破寻常的乏味,摆脱被指认不成熟的学生环境,但这篇故事的残酷现实,却不禁让我对外面世界瑟瑟发抖,担忧与彷徨着。但我知道,未来的路,的确会和脑中的美好不一样,也许充满着荆棘和挫折,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十八岁的我们应该去经历的,只有走过去才看的清那边的风景。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十八岁出门远行》念十八岁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