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表白,不爱就拉黑,
你可以diss我,绝不可以diss我爱豆,
种草一时爽,吃土火葬场,
弹幕攻击,
落地成盒
......
95后在很多领域都逐渐行成主流,同时,社会给95后贴了许多标签,自黑接地气、逗比八卦、敢说敢做、喜欢二次元、独立独行......他们很多价值观和消费观都被放大解读。
95后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你对他们有什么误解?
网上调侃95后的游戏追求是把把吃鸡, “吃鸡”梗来源于一款火爆的射击类生存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游戏说的是讲100个穿着裤衩的猛男被投放到一个荒岛,为了游戏胜利,干掉所有对手,成功活到最后的故事。
你以为吃鸡游戏玩的是生存竞技?玩家热血沸腾,正面突击?更多地95后玩家在乎的是如何套路对手。所谓枪打出头鸟,谁都不去资源丰富、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在人少的地方保持猥琐姿势,能躲就躲,充分发挥我怂我躲的精神。缩在角落,做一名伏地魔,偷偷地在远程“阴人”。
甚至有的玩家在吃鸡游戏中,带着平底锅四处乞讨,玩游戏的目的不是为了胜利,而是变成了一种享受自黑的乐趣。
近几年,随着文娱活动在生活中占到了的比重越来越大,由最初谁家出个追星族,一定会被父母老师嗤之以鼻,列入教育的反面教材,慢慢地变成了被理解的兴趣爱好。
追星,从之前少数人的狂欢,扩大成了大规模的正规组织活动。粉丝之间少了撕逼口水骂街,95后的粉丝变成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代言人,不断向身边人安利自己的爱豆,高喊着要给爱豆生猴子。相比于前几代人的崇拜型追星模式,95后的追星则更有真实感,更具个性,对待偶像如宠物、儿子般宠爱,时不时吐槽自己爱豆恨铁不成钢。
追星的同时,身怀异能,文能写同人文,武能扛大炮,Ps、Ai、Pr、Ae…Adobe家族用起来统统不在话下。
码不完的种草清单,拔不完的心头挚爱,今天你又被种草了么?种草和拔草成了95后的日常,他们喜欢用移动设备进行支付交易,习惯购物完,立马在社交媒体上晒单,分享体验感引人围观,种草”已经成为95后新时代消费主义。
伴随网购成长的 95 后,热衷“买买买”,恨不得把全世界的“宝贝”都装进自己的兜里。但是,比起单纯的消费欲望,95 后更想拥有“我不是一个人在剁手”的这种情感归属。
95后还擅长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获取最新最热的时尚资讯,在时尚领域,95后保持自己独特的态度和见解,他们是自己的时尚意见领袖,更是朋友们的专属时尚种草机。
有人说95后是外星人,爱好千奇百怪,从金属摇滚少年,到软萌元气少女;从宅腐二次元达人,到文艺复古手作控;有人说95后会玩,爱尝鲜,在二次元世界里活的十分自我,关注生活品质、追求标新立异;也有人说95后是孤独的一代,也是幸福的一代,他们独特而有个性。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5后,初中开始使用手机上网,高中接触视频、微博,大学使用微信、手游、移动支付,互联网的变化渗透在95后的生活成长中,互联网对95后青春期的全面介入导致了这一代人成长过程中多方面的重大变化。
如果说70后、80后成长期的主要信息来源是传统媒体,信息获取方式是被动接收的过程。那么,95后从单向被动变成了双向主动。互联网打开了新世界大门,随之而来的是涌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从最初的,我们看到报纸、电视在说什么,演变成自己在微博、贴吧、论坛聊什么,开始形成自己的文化属性和特有的思维模式。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95后更愿意把兴趣放在第一位,有数据统计,在职业选择中,62%的95后把“符合个人兴趣”列在第一位,73%的95后对“音乐”和“游戏”特别感兴趣,85%的95后都为兴趣花过钱,游戏是最大的花钱渠道,其次是音乐、阅读、运动、动漫、影视。
95后有属于自己的兴趣阵地,愿意为自己的兴趣消费,不管是手办、周报、还是IP产品,95后是一只不可小觑的消费主力军。可以说,95后是兴趣至上的一代,他们在意的是即时的享乐感与彰显自我的独特性。
之前文章中提到的95后热于种草,实际上,由于95后喜欢在社交网络中分享生活,产品体验,愿意在社交网络中表达自我,进一步获取认同感。无论是游戏中展现另类,入坑爱豆,进饭圈,还是在网络平台种草,所有的行为都是自带社交属性,更确切的说,社交是95后的刚需。
文章最后,分享一个神奇的社会三定律:
任何比我早出生10年及以上的人都是裹步不前的老顽固。
任何出生时间和我相差10年以内的人都是这个社会的精英,中流砥柱。
任何比我晚出生10年及以上的人都是无可救药垮掉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