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堰古镇初拾(上)

时堰古镇卫星图

时堰大悲庵东厢挂一幅对联,“一宫二庙四座庵,半里长街六顶桥”。对联为原镇文化站站长高大中所书,上联概括了旧集镇寺观状况,下联“半里长街六顶桥”侧重于前街市井描述。

“一宫二庙四座庵”,分别指景化宫、大庙与土地祠、大悲庵、南北茶庵以及大庙背后的胡氏家庵。这当中以大庙最为规模,大庙即静业庵,在镇中计屋三十余楹。七檩正殿,歇山戗脊。南北庙院四进,内有分县楼与塔院,分县楼位于寺庙西北角,乾隆三十三年(1768)始建。佛殿寮房皆卷棚轩廊,气宇恢弘,为镇之古刹,分县扩建时曾立庙碑勒石。此庵除侍奉释迦摩尼诸佛外,还供奉关帝、文昌、金龙四大王、火神、八蜡、酺神、刘猛将军等神像牌位。后讹称都天庙,都天菩萨唐张巡,保障江淮,为苏北民间所崇信,其像原先供奉在镇西北堰口南茶庵。

道光《时村记》记载,南茶庵为乾隆三十六年(1771)僧巨川建,始为施茶所,因其供养唐代僧伽大圣神像得名大圣茶庵。有屋十余间,后为湖水冲激,剩余佛殿四楹,道光二十四年(1844)经乡董事冯道立(1782-1860)倡议,孙茂亭、冯养贤等里人与各行店在捐修大殿的同时,并在其西厢建安旅堂。遇时疫发生时,可将徽商、外来行旅人员、乡民感染者集中于堂,及时隔离管控,安排专人照察。同时根据病症轻重异同,中医对症治疗。痊则听去,死则深埋。从而做到“此不独居停不受波累,而有疾者调治得所,亦可病起膏肓。”这些客观上以“防治结合”的抗疫经验与心得,冯道立著有《瘟疫浅说》(《瘟疫会解》2卷》)以承录。安旅堂后来移至镇太平巷,共瓦住房七间。

清室式微,南茶庵堂祀奉都天菩萨,以保本地平安。1941年4月24日张星柄率领三旅克复时堰,在南茶庵布置兵力与日伪军隔河对峙,乡民将庙内都天菩萨像转移供奉到镇中静业庵东侧殿,当时伪军盘踞在大河北边的北茶庵,庵为施茶所,系杨家垛王姓者修。光绪时称永胜庵,主持朗月。解放后为罗磨庄小学。日寇炮楼造在大河北岸孔家圩,开源粮行二栈处,俗称“鬼子垛”。开源粮行为镇上粮商胡志源所开,有两处粮栈,一栈位于镇北泊南坡,即时堰粮管所旧址。克复前为镇伪军驻守,守兵一百六十多名,被三旅阻援打点歼灭,俘虏一百四十八人。抗战之后开源粮行又另设一栈,位于小河西对岸的北街砖路。

1951年时堰小学扩办校舍,静业庵庙房被全部征用改造,大雄宝殿、关帝庙、分县楼等诸殿里的大小菩萨神位统统搬到镇东礼文堂(后时东大队部),住持春涛与松涛、崇武、纯源等一班看家僧人随之解散。松涛法师,为寺庙护院武僧,本领高强。原大庙正门两侧石鼓高半丈,有块一尺余厚青石槛,上面凹痕,据说是其风霜雨雪练功所致,做小学时这石门槛还在。崇武法师棋艺精湛,善与众人对弈坐隐。关于都天菩萨像来历,最初为光绪年间镇上岑伯根与张姓两木匠师傅所塑。一天清早,岑在戏桥口东巷露天厕所里出恭,旁边有一老树根,正将旱烟嘴敲在上面出灰时,树根上突然现出一个金光闪闪的菩萨像。岑惊恐之余,寻思怕的是神仙显灵了,有什么应求。于是赶紧把平时搭伙的张木匠喊来挖这树根,清理出来的树根形状酷似都天元帅,两人二话不说,连夜将这树根刨凿成像,迎奉在南茶庵。由于工艺粗糙,庵里住持以后又特地从江南请来工匠师,重新雕塑了一尊高约一点五米金心银胆的都天菩萨座像。几经颠簸,破四旧中被拉至大队养猪场烧毁。

大悲庵在静业庵东,为尼姑庵,俗称女庙,东与礼文堂相接。

胡氏家庵,位于静业庵后巷,瓦住房三间,南与大庙寮舍、塔院襟连。道光年间,里人胡筠菴因无嗣舍宅为庵。胡氏生性笃行尚义,好施乐捐,嘉庆七年(1803)将时堰镇东港河南四亩河田施舍为镇义冢地。其女胡致和,壸范静娴,道光十二年(1832),夫故许以身殉投水死,年三十。夫弟廪生孔广仁曾为之征诗,远近绅士题咏不下数百首,江苏学政廖鸿荃给以“贞心烈操”匾额。光绪三十三年(1907)安定学塾在此庵设立,负责人冯济德。民国元年改称时堰市立安定初等小学校,校长汪丙炎,学生十四人。二年改称时堰市立第一初等小学校,校长邰炳棨,学生二十一人,教室一分三,以单级编制形式授课。本市学务委员孔宪暄因教育经费被挪用与市总董汪丙炎滋生宿怨,在下半年县第二届教育状况调查之际辞职,导致该校师生缺席辍学严重。若干年后于北洋政府禁烟推行,迭连对汪提出各类诉讼,如民国十年七月:呈控区董汪丙炎贩卖烟土案;因对县知事处置不满,于十一年四月提请省长公署:呈为知事对於汪丙炎侵蚀妨账案情徇私朦复请委查;八月:呈控蠹董汪丙炎侵蚀款产仓谷案。由于缠讼经年指控罪名互异,迹近挟嫌,案件最终不了了之。但其中牵涉到的学产庙碑举证,客观上妨碍了此镇利用庙产办学的社会效果,施教环境倍受掣制。四年改称时堰市第一国民学校。民国十年校长孔宪廷,学生六十六人,合级编制教学。该年省视学费玄韫视察该校并给予好评,同时指出该市人烟稠密,民国校仅此一所的沉疴积弊。民国十七年增设高级班,为六年制完全小学,静业庵部分寮房被征用。静业庵为镇中旧馆地,早在嘉道年间便设立私塾,有何垛人王容章祖伯三代先后司铎于此数十载,冯道立曾作其传,道光庚寅(1830)入选东台县续修县志笃行篇。民国三十六年十月改称时堰镇中心民国学校,为县辖二十五座中心校之一,校长陈竹珊,学生三百人。其时高年级恢复单式教育,增设民教部,每学期举办民众识字班两班。1949年校舍为人民政府接管,改称时堰小学,校长杜恩泽。分县楼在随后的校舍扩办中拆除,大殿也改成教师办公宿舍之用,但修葺财务细项,皆张榜公布,一时传为美谈。锣鼓喧天中,校舍面貌焕然一新。

景化宫为道光年间里人冯胜昌倡首捐建,在旧镇东南景化宫巷内。庙门朝东,檐砖层层出挑,门楣嵌三块一尺近方磨砖,沉雕景化宫三个大字,字体丰筋多力,有铁画银钩之势,叹为观止。内建多楹殿堂,初奉吕祖大师,受辖于台城道会司。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改造为时小低年级教室,教室四间,门庭大殿皆毁。时堰“民众教育馆”成立于1929年,与台城、安丰民众教育馆,为东台县城乡早期民众社教机构,日伪期间停办。1947年恢复后曾设立于此巷,以民众识字扫盲、指导农作物育种栽培为主,并设有书报、象棋、乒乓球等活动供大众娱乐。历任馆长为姜寅、陈竹珊、刘培坤等人。馆址前身是孙姓宅院,位于景化宫对面。上世纪三十年代,时堰民众教育馆曾组织青年学员左盛宝、孔庆寿等人,根据清末本地农民窦广安请赈抗争历史,编演古装剧《春花记》,深受民众好评。

土地祠在旧镇东牛桥砖路西,最初为社日祭祀土神坛场,后为焚楮铺堂,道光十五年(1835)里人重修,解放后拆毁。据街坊回忆,此祠坐北朝南,门前也有一对石鼓,约半人高,院子当中耸立两根石夹木幡杆,正殿五檩硬山。与其它庙祠不同的是,所供神灵除了龛匣当中的土地正神塑像外,其余神像都是以壁画形式,用五彩颜料勾勒渲染成幅,并排描绘在三面粉墙上。土地娘娘仙冠霞帔居正壁中央,厉神狰狞分列左右,神态各异,维俏维妙,或冥或喜或嗔或恚,画面色彩鲜艳,瑰丽夺目。

对联中“半里长街”则指前街,即老人民路段,约从女庙巷到西街南首,路长约半里。六座桥是指与前街平排向南相距不远的塥沟(中夹河)上桥梁,塥沟解放初基本湮灭。依街坊言,从东到西依次为小木桥、石桥、东板桥、砖桥、西板桥、昌翰桥六座桥,与前街南侧诸巷并序,并不包括镇东牛桥,镇西夹河上的西虹桥、新桥。对于集镇印象,老人们更在意古往幽微。但按楹联立意剖析,六桥似指牛桥、砖桥、昌翰桥、闸桥、西虹桥、新桥,时空交错下,存在的与毁灭的同时垂馨在历史的长河里。

砖桥为拱形桥,时村记云:“太平桥一名砖桥,在镇中夹河,旧通舟楫,今河淤桥犹存。”嘉庆东台县志有录,其巷因桥得名太平巷,后称水龙局巷、银行巷。道光十六年(1836)十一月时堰蒲场火焚蒲岭百余,本镇冯道立、汪本林、冯鼎源、潘丙等明经痒生,与淮南包商丁乃仁、汪祉基、夏棨、陆松等人倡议,按包数起厘金,在太平桥南蒲包场附近建务本堂,计屋八间,当中安水龙三架,救火器具毕备,门额嵌“包商会所”石匾,字出自徽州歙县人汪祉基之手。汪祉基字受绥,有干济才。因鹾务来时堰,为两淮包商辐辏于堰的行业领袖,其早年曾与乡绅冯其瑚、潘鹤龄等人捐修时堰石板街。作客数十载,与本地衿耆同志、京江等地商人,互订缟纻之交,共同经营,形成以蒲包编织业为主体的集镇经济格局。蒲包产量每年达三百万只,阜宁至吕四计二十余场皆取给于此,以至环镇四周待运蒲包常年堆积成山如城,连绵不绝,似“蒲岭连云”之景。商户以冯大来、孔又兴两家蒲行最为兴旺,代客卖买蒲草和蒲包,抽取百分之八佣金,富甲一方。西夹河虹桥两岸皆米市,货船可直接停靠于河房木阁之下,舳舻相继。商贾聚会,行会组织健全,同时催生了除务本堂以外其它公益慈善事务成立,比如道光六年(1826)的平粜局起于本镇富户;道光十年积善会起于米市公捐,卖买客货每石各取一文;十四年镇北文贞义学起于陆陈商行;十六年义栖所起于手艺店行,同年奉宪设立丰备仓于静业庵,饬行一文愿,起捐于镇中店铺与有产之家;二十四年安旅堂起于杂货通匣等,从另一侧面见证了当时贸市之繁华。而务本堂至民国元年有大水龙四架、小水龙三架,随龙用物一应俱全。民国二年,时堰市立第二初等小学校暂设于此,占屋两间,校长孔宪廷,教员周汉,学生二十二人。务本堂作为民间公益消防机构,从其救火器材数量的成倍增加、完备以及产款申报,亦能反映出清中期以来时堰镇公所自治化的有序管理与调整。比照1912年务本堂田房产公款收支一览表,收入款项:“本镇窑垛河北田产四十六亩年收租稻四十二石;镇中瓦店房十一间收款五十一千六百文;另每年各行各店捐钱三十五千文。”支出款项:“董事俸给,每年夫马费二十千文;司事薪水,每年十千文;银漕(漕银)每年十二千文;修缮房屋,每年九千文;水龙夫工食,每年三十千文;锡匠,每年二十四千文;春秋供会(都天会),每年三十四千文;修理水龙添置用物,每年六十五千文”等。又附记,“自前清宣统三年终止,共透支一百三十千有奇尚未筹措。”从附记上看,务本堂在财务运转上似乎处于透支亏空状态,即资金来源部分包括田租房租各行捐款三项,不足以支付每年水龙添置维修和司事脚夫工钱等若干耗出。事实上该田租如按当年正月公布的“东台西南北乡四区自治联合分会咨请追旧东台县何元泰忙漕平余文”中漕米每担六串一百十二文(每石合6112文)的时价计算,务本堂每年四十二石租稻可折算成二百五十六千七百另四文,则总收入共计三百四十三千三百另四文。扣除当年支出预算一百八十八千文,应赢余一百五十五千三百另四文,即便抵去往年透支,民元年仍应盈余二十五千余文。其中支出,按绅董冯道立《劝董事捐文》劝诫:“所办施济之物贵精于董治,或有疏忽必多耗消,董事宜尽检点之心”、“厂中货物皆赈济之赀,若旁人侵渔一分,灾民即少得一分,则捐之者当尽其廉节之心”,即董事不领俸给,冯道立在《丰备仓条例》中亦有强调。时至清末民初,像夫马费、春秋供会这类公款占用,有违本镇公益组织设立初衷,但移用于民俗风情建构上理应另当别论。相关盈余同见该年度时堰丰备仓田房产款收支表,如其附款所记:“仓稻除历年举办平粜亏折公议拨借外,净存稻一百六十七担百另五斤(合20145斤),现存钱七十千九百三十七文在司事,以备流水开支”等条载,无不展现出该镇公共事务与行业蕃昌。究其发达兴旺,犹见乡后生翟锡彤在记跋中所言:“慨夫先生里隐时村,于道咸烽燧稽天之时,幸以下河一隅,桑麻不变,人文不绝,淅沥空蒙,而漠然不见兵革又何幸也。”咸同时期来自维扬与徽州的商人鳞集麇至,避乱洪杨于时堰,促进本地工商业改型,从传统蒲包编织业向油米粮食贸易加工行业转变。彼时士商亦咸与结拜,如《徽州文书》中保存的“同治九年冯锡寿兰谱”,为冯道立长子冯锡寿与徽商汪心莲订立金兰帖。稍后光绪年间镇中前街有汪万丰酒坊,所产大麦酒、芦穄酒远销苏南上海等地。其前身汪九漕坊,坊主汪美湖,祖籍徽州歙县。按古人字名相辅互训,疑与汪心莲同人。胡开源粮行其先也发迹于此,因粮库码头位于北泊南岸,北泊俗称开源。1975年时堰粮管所修建的两幢规格化红砖仓廒,今已近荒废坍塌,但大院东民国青砖花墙仍在。日薄崦嵫,在西风黄叶季节,行走于曾经波光潋滟的北泊旧岸,沿途那些暗敝无人的仓库厂房,也不失为小镇一吊古寻幽去处。

                                    刘晓东 2022.孟冬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家乡,耆耋好礼的乡亲,与似水年华。

原创声明:本文为作者个人所著,任何转载需要获取作者授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堰古镇初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