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育儿「46/49」
「见」
今天上午上班的路上我又听了一遍樊登解读的《父母的语言》。其中关于语言的数据让我印象审核。
贝蒂·哈特与托德·里斯利两位学者的一项长达三年的研究证明:当孩子长到3岁时,来自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儿童听到的词汇量,比接受福利救济的儿童听到的词汇累计多出3200万。
此外,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相对少地训斥孩子,多使用积极的、肯定的词汇,如“你真棒”;而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偏好对孩子使用禁忌词和负面词,如“你错了”“你真差劲”等。
现在的家长很在乎孩子的“起跑线”,于是各种拼,幼儿园,各种特长班。其实我们不知道很多时候在我们起跑时,人家已经跑得不见踪影了。
3年相差3200万词汇,这样子算下来一天合计相差3万词汇。
雅思听力的平均语速是每分钟220-300字左右。基本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正常语速差不多。那么就按照220个字,也就是这个相差的时间就是2.27小时的交流时间。
一天交流相差2个多小时,看似很平常,但是3年下来竟然就会相差三千多万的词汇量。
一句话:那看不见的育儿差距都在平时的语言里。
「感」
猛一听3200万词汇,真的很吓人。但分解到每天的时间真的没那么可怕。
可见,不管做什么时,平时的小习惯很重要,持续更重要,长期的持续太重要。
一天三万多的词汇看起来稀松平常,但是一旦累积到3年,竟然能相差3200万。你能想象到这样子的冲击有多大吗?
让你拿出来3万,你觉得没什么问题,再穷,挤挤总会有的,我说,那你一下子拿出来3200万,你还能一下子拿出来吗?
水滴石穿的冲击感,太震撼。
「思」
看得见的差距就是3岁之后的区别,有的孩子真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看不见的区别竟然是前期的平时。
毕竟小的时候我们看不出任何的区别,都是咿咿呀呀的小屁孩,都是一饿只会哭的小家伙,不太会说话,还没有长大。
作为父母,我们更多的在意了有形的东西,比如房子,比如学校,比如特长,却没有在意我们公平的资源,改变我们人类的最大因素:语言。
毕竟,如果没了语言,会有什么后果呢?不敢想!
这个看似最稀松平常的东西,后期对于儿童竟然会产生这么大的差距。而且我们在小孩子的3岁之前根本无从知晓。
为什么知不道3岁之前都有差距呢?因为我们很多人的感觉:小孩子3岁之前,知道个屁。
如果你没有听过,且已经有或者准备要孩子,建议你提前做做功课。
其实,我们也知道,小时候的东西自己依然印象很深刻,即使我们记不起,估计已经刻在了骨子里。
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我们容易看到异军突起的大牛起,却忽视平时横盘时的努力准备。
「行」
育儿用心也要趁早,老大的时候没有学习到,现在老二还好看见了。
1、不管能不能听得懂,一定要多和小孩子做积极的互动。
2、自己平时写的不少,但是具体的实践没有检验过,还要在平时抓起来,否则一切真的就成了空谈。
我加入了一个写作系统特训营,有兴趣且准备好的可扫码一起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