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一定要心胸宽广吗?——一位二十岁青年的苦恼

大约半年前,我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捧起《菜根谭》读一段,并将其中所述奉为圭臬。可是,短时间的热情是由好奇心维持,时间越长便越发现——这样的智慧结晶形式的内容,光凭诵读与理解无法真正领悟其中道理。再者,个体都具有差异性,我们不能不加思辨地接受任何观点与“智慧”。这样的书——我们想要凭借其精髓实现修身养性而完善自身的书,需要思辨性地理解并认同,再予以实践,才能达到修身养性与自我改善的效果。

书中所言至理,是为大众传统美德,一再强调做人一定要宽容——尤其是男人。无论往昔还是当代,人们都认为心胸宽广是男人必须拥有的品质,甚至于以此评判一个男人——好男人就应该心胸宽广。

可是,心胸宽广不是凭臆想便能实现的——这是一个人的个体认知经验、潜意识作用以及当前思维层次(或状态)综合表现。举一个较极端的例子:当代“社会主义者”普遍认为唯心主义者不可理喻,可他们在认同自身这样的反对观点时,通常并没有意识到人本身同样具有同一性与斗争性——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主义者”显得“不心胸宽广”。


我逐渐意识到,“心胸宽广”难以实现在我身上。我总是以自身作为看待事物与现象的出发点,而厌恶自己做出违背自身意愿的行为——我认为这首先便是对自身的不尊重(如果我在做出这样的行为之前并未想明白这样做是否相对正确——然而所有事情都是难以想明白的)。或许是因为天性,或许是因为童年的一些爱的缺失,我性格敏感。从我记事起,我便会有很多囿于内心的臆想——直到现在我仍然如此。以前,我会因为身边的所有人的行为感到苦恼,或许他们本身无意,而我作为一切事物的承受者却感到无法理解而难以承受。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而现在,我的眼中全是人的同一性——这当然不意味着心胸宽广。

简单来说,“做男人就要心胸宽广”与我的观点相悖。我的观点是,做人首先需要做好自己,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思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犹豫又怎么样呢?犹豫代表我尚未掌握我所思考的问题,那我不应该多费些时间细细琢磨以明晰事理吗?

现在的人所谓的心胸宽广,确是囫囵吞枣——习惯性地忽视了应有的思辨。这在当今的利益竞争环境下可能十分有利,但是此类思想上的惰性与局限性或许是人类文明进步断层的开端。

那么,是不是应该在“心胸宽广”与“自我”之间找到平衡?或者说,在“自我”之中找到“心胸宽广”应予存在之处。不能说在“心胸宽广”之中寻找“自我”,我认为“自我”才是追求品质的开始。如若忽视“自我”一昧追求“心胸宽广”,那我这个人的存在便意义全无。

而“自我”始终是无限变化的,谁都不知道一个人的思想会向哪个方向延伸、变化。那么,“心胸宽广”也只能是暂时的、相对的、态度性质的。

我认为,心胸宽广实质上是强调我们应该看到人类的同一性。

因此,对于实践来说,我认为我们应该将心胸宽广与放任自流两个概念做出区分,再将事物本身的意义与价值予以评估。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我们大可放任自流;但是重点是,我们在试图做到心胸宽广之前,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思考事物本身的意义、于自身的价值以及基于“自我”相对正确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男人一定要心胸宽广吗?——一位二十岁青年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