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付出是在让自己成长


比起新生活带来的恐惧感,更可怕的是人心。

恐惧感让你想早点找到安慰,哪怕生活中只有一个能陪你说话的人。当你习惯了周遭,开始试着脱掉那层恐惧,但能够在你身边的那个人却不像恐惧感越来越远,反而是疏远来的越来越近。你又开始犹豫不决,思索不解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又变得恐惧,恐惧却变本加厉加上了一层失望。

有些时候很好奇发小儿的存在,那些从小吃着蛋饼打着游戏;那些听他讲着自己和父母种种的小故事,一路到多年后的莫名重逢,一切都仿佛能追溯到青春画面般的某一个瞬间。我们都已有了各自的生活,却没有失去当年的味道,我们的发型都换了很多,但都是从小平头开始认识。多年后,我们都还在。

但相反地,也总有一些人成了过客,来到了自己的世界走过了一段路,不多不少,恰巧刚好不能从记忆中抹掉,但这人又早已与你断了联系。看到了这么多暧昧的字眼,估计多半会觉得我这个多情的人又要开始书写自己的恋爱故事了。也恰巧不然,只是我觉得友情不比爱情差多少,只是想写写友情的这些事儿。

真的很失望,失望到让你会怕了所有人,怕到给所有人都想加一个标签,好像被上了标签的人做的任何事情我都可以理解,好像标签成了安慰自己的一副盾牌。蹲在盾牌后的自己不用说话就可以安然了事。

其实啊,会失望只是自己加值的太多。你不觉得怎样,你们可以什么的都不是。但凡在这种两人关系的纸上加一点点颜色,你就会觉得确实有点什么。在别人看来,无论你如何加值,这什么都不是。你出于朋友之意做了甜点和饮料送至门上,别人却可以吃着鸡翅饺子晒朋友圈,却被告知一席给你坐的地方都没有。也许我为人不地道,也许我应该用上标签。

但某些失望会有一种因为违背原则加之而来的愤怒,一切事情都可以过眼云烟,但违背原则是人心的问题。

日本生活的两年,看到太多点点滴滴让我觉得生活的细节之处可以到达这般极致,知识学不完,而做人一辈子也都学不够。一味的学了很多,你想着考试满分,涉足各个领域的略懂略懂。但是还不会学着怎样处人做事总觉得所谓的活着一路向上只是本末倒置,比谁都陷的深。

入乡随俗本是原则,但拿人家的品性当成伪装自己的傀儡就有点忘了自己的本性。成长而学着;学而成长着,周而复始是让自己做的更好而不是忘了自己当初是谁。活不出自己的样子,就失去了享受自己生活的权利。而所谓本性,并不是让你用“本性难移”对号入座。

我因为身边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做了些让我困扰的事情才有感而发写了这篇文章。

他最初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有着日本人的端庄礼节,本分做事。但是一起共事之后却发现这只能算的上是效仿。日本人向来不给人添麻烦,临时变卦、擅自决定、说谎,更甚至到共事没有一点责任感,淋漓尽致到真的给我添了足足成吨的麻烦。

我身边有爱贪小便宜的人,谁身边还没有呢。记得有过几次借钱,我向来都是我们熟,借就借了,不大的钱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好借好还本是原则,推到很久到最后还被抹掉了零头。说实话,钱掉了可能都不会觉得自己倒霉,反而有一种认识这个朋友才觉得是自己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的感觉。后来才知道,到了社会,谁还会口直心快的傻傻借钱啊,所谓朋友成了算计,这种风气谁应该被这个锅呢?

我一直认同“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观点,因为再残忍的人也总有会让他掉眼泪的事情,就算再自私的人也会有同情别人一瞬间的时候,哪怕一个瞬间存在都是善的所在。但之所以风气变了,只是社会变了,变的让你失望了,被人心弄出了恐惧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付出是在让自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