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有人心甘情愿待在疯人院里?看完这部影片你就明白了

疫情逐渐被控制,武汉也终于解封了。在解封之际,很多人“抢跑”出城,我们很容易从中看出人们想要出城的迫切心理。同样,《飞越疯人院》这部影片,仅仅在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出人们对逃离疯人院,重获自由的渴望。显然,自由是影片的主题。

这部电影改编于坎·凯西的同名小说,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凸显,人们对体制充满失望以及不满。

电影中精神病人遭遇电击和额叶切除手术的事情,也基本属实。病人完全没有人权和自由可言,导演借精神病人这一社会人物,从小处着手,实则将整个美国体制涵括其中。

从墨菲进入疯人院开始,我们看不出他有任何患有精神病的迹象,顶多就是一个破坏社会秩序和治安的罪犯。作为一个正常人,他会问吃的是什么药,而护士长回答是对他好的药。很显然,护士长替他做出了选择,仅让墨菲知道他可以知道的事情。

对于墨菲的诸多请求,比如调小音乐音量,更改作息时间来观看球赛等,都被护士长以各种正当的理由拒绝了。这些理由背后都有一个合理的借口做支撑,那就是一切都为了病人好。

如果说一切都是为了病人好,护士长的做法却又自相矛盾。每天定时定点召开会议,美其名曰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其结果却是让病人沉默不语,显得麻木和冷漠,病情迟迟得不到缓解。

墨菲是自由的开拓者

墨菲就像是一条跳进沙丁鱼群里的一条鲶鱼,对生活充满活力与热情的墨菲,使得周围的病人们开始变得有活力,思想不再单一,甚至开始向往外面的生活。墨菲发现护士长对他们的束缚之后,开始筹划逃跑的事情。

周围人心甘情愿的待在这里又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在如此充满活力的年纪,竟然自愿进入疯人院被束缚。他和病人们打赌,自己能搬起沉重的洗手台将玻璃砸碎逃出去,然后自由自在地去看球赛。纵使周围的人对墨菲描绘的蓝图十分向往,但他们没有一人选择尝试,只是冷漠旁观。

于是,墨菲采用了更直接的办法,截获了疯人院的客车,将病人们拉到了海边,乘船去钓鱼。海边的管理员询问情况,墨菲正规的介绍,说成是精神病医生也完全让人看不出端倪。对于他们,似乎仅仅换了个名字就脱胎换骨了一般。

游船回来的他们,手里捧着大鱼,兴高采烈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简直比护士长的治疗效果好太多了。

墨菲想要唤醒周围人对自由的渴望比他自身逃出去的愿望强烈多了,这也是他明明有多次逃出去的机会却没有把握住的原因。墨菲似乎没有归属地,被警察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但他内心里对自由的渴望从来没有停止过。

导演也因为某些原因在到过多个国家,最后到达美国并且拍摄了这部影片。影片中的墨菲以一己之力唤醒周围人,想要共同逃脱疯人院这个牢笼,现实中的导演或许也有唤醒人民不要被体制束缚的想法。

令人心痛的是,墨菲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他被强行做了额叶切除手术。就连他唯一拥有的——思想,也被永远的束缚住了。

护士长是规则的执行者

护士长表面看起来和蔼可亲,实则是最强硬的人,她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规则,她也从来不去思考规则的本质目的是什么。所以,她无视墨菲的各种“无理”请求。每天照常进行的例会,不像是治疗,反倒是像逼问,早已经毫无意义。可悲的是,护士长所关注的重点,不是病人们的情况是否好转,而是他们遵循了规定,没有制造出任何乱子。

这样的后果是,病人们和她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隔阂,他们之间的矛盾也越加凸显。最终,护士长逼死了比利,她把对病人的熟知化成了一把杀人的刀。护士长是麻木的,冷冰冰的执行规则,却泯灭了规则本来的意义。

酋长是自由的传承者

酋长是印第安人,他因为不满外面人对印第安人的侵犯,所以躲在疯人院里,以为这里就是最好的隐蔽场所。墨菲的出现唤醒了他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所以他搬起了墨菲没有搬动的那个洗手台,砸碎玻璃逃了出去。酋长似乎在每个病人的心上都砸开了一个洞,一个让他们得以窥探外面世界的窗口。

有人说,酋长虽然逃出去了,但他真的能自由吗?自由都是相对的,在体制之下,他们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酋长在疯人院的时候就善于伪装,以至于除了墨菲没人知道他会说话。离开疯人院,他总归会过得好一些。

整部影片搞笑情节居多,但看完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想必每个正在路上的人都能感受到这部片子的沉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竟然有人心甘情愿待在疯人院里?看完这部影片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