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手记】巴纳姆效应: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心理学家福勒(Bertram Forer)于1948年对学生进行一项人格测验,并要求学生对测验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事实上,所有学生得到的“个人分析”都是相同的。

结果平均评分为4.26。事实上,福勒是从星座与人格关系的描述中搜集出得这些内容。从分析报告的描述可见,很多语句是适用于任何人,这些语句后来以巴纳姆命名为巴纳姆语句。

在巴纳姆效应测试的另一个研究当中,学生们用的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随后研究者对报告进行了评价。研究者们先写下了学生们个性的正确评估,但却给了学生们两份评估,一份是正确的评估,另一份是假造的,也就是使用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谈的评估。当学生们被问他们相信哪一份评估报告最能够切合自身,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9%)选择了那份假的评估报告。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是说如果我们愿意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车牌号码、手机铃声、电脑桌面、卧室的墙纸自己都会精心设计,为的就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还有所谓的“谄媚效应”。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

此外巴纳姆效应也反映了一种对一般性、非精确描述的高度自我认同趋势。

传统星相学、占星术中的算命先生往往利用巴纳姆效应来自圆其说,引诱更多的人去找他算命。一般说,求助算命的人命运多舛、情绪低落,屡遭生活挫折使他们丢失安全感,听天由命的依赖心理容易接受算命先生的暗示。算命先生则善于利用巴纳姆效应中的“笼统性、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去揣摩对方的内心感受,说出一些模棱两可的既往判断和未来预言,用词笼统而抽象,多是人生常见的一般共性。由于求助算命者常把算命先生视为先知先觉、神的使者,当算命先生“道破既往、点中自己心愿”就会感到“准”。故此,巴纳姆效应也叫星相效应。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手记】巴纳姆效应: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