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书中一句话: 要记住,能够让“总有一天”、“迟早”付诸实现的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书籍简介:
作者是断舍离的创始人,整本书开头讲了“断舍离”的机制,逐步从意识上学会“断”,以自我为核心筛选物品;从行动上“舍”,扔掉不合适、不喜欢、不需要的东西从而慢慢使留下的都是精品的物品,找回对自己的信任和对自我的探索。断行,舍行之后进入的是一种自然维护不需要整理的离行。
对看的见的世界的整理,让我们看不见的世界发生改变,整理物品与自身的关系,从而探索自我,改变自我认知,改变他人对我们的认知,重新建立对自己生活的掌握权和信心。
1、这本书对我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信心。
⭕️通过以自我为核心,着眼于当下的取舍物品的工作,也就是通过看得见的世界里的行动,竟然令看不见的世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改变的机制是这样的:要得到“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称,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判断,人就必须要清楚了解自己。
通过筛选倒逼更了解自己,如果不相称则会因为想要的物品,促进提升自己的动力。
⭕️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 物品时一面映照你自己的镜子,它所找出来的是那个你想当作不存在、不愿意承认的自己。正式因为要直面这样的自己,所以面对物品,从繁杂冗余的物品中解脱出来才需要足够大的勇气。
从物品的选择取舍中也映射了自己的选择力,要直面当下的自己。
2、我从这本书中我收获到的知识?
1、定义:断舍离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加舒适的行为技术。——p12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你要做到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使,所以要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
⭕️在行为上,先学会“舍”,也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全都扔掉就行了。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在心。
⭕️在决定把某样东西带回家的时候,请务必认真感受这种心情。因为,如果这种心情是发自内心的,那就不会把东西搬回家之后就对他置之不理了。—— p127
从购买的源头就多加思考,多感受自己渴望拥有的心情。
⭕️好不容易能拥有一件东西,与其觉得“算了,就它吧”,不如觉得“必须要这个不可”,因为后者更能让人在维护管理这件东西的时候保持愉悦的心情。——p188
从心底确定是自己想要的,必要的,后期的保管和维护方面会更珍惜和开心。
⭕️让身边的物品保持优胜劣汰的自然循环,既留下适度的量,又确保留下的都是精挑细选过的,那么就会将物品的丢弃程度降到最低。——p47
以自己为主,掌握物品,精选每一件留在身边的物品,从源头就减少了断的工作,让美好喜欢的物品包围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具体实践方法:
⭕️聚焦某一个场所。一定要选择在能挤出来的这段时间之内可以收拾完的场所。—— p138
因为不控制时间和范围,弄到一半拖拖拉拉,则让当下视线范围内的物品得不到满足,自己也无法得到成就感。
⭕️在处理一些他人送的礼物,自己用不上,但又很难扔掉的东西时。试想:如果对方知道因为送礼造成了困扰,他也会不开心。所以干脆点,早一点扔掉。
Tips: 在扔东西的时候,要把“对不起,谢谢”这样的情绪表达出来。跟那些被你扔掉的东西说说话,做个告别,可以让人更快的整理心情。
3、书中好句摘抄分享:
⭕️希望你不要认为“可惜”是不用扔东西的赦免令,而是对物品的爱惜之情。—— p129
⭕️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认识到了自我形象,反过来就会开始想要把现在用的东西替换掉了。“这样啊,其实我也可以用它的。”像这样认可自己。
允许自己使用高级的东西,这种机制一旦运转起来,看待自己的方式就从过去的减分法变成了加分法。——p37
⭕️我们很容易就这样让自己随着别人心情的起伏有所波动,让自己陷进别人的引力圈。其实不该这样,而是要先让自己快活起来,再把不快活的人拉到自己的心情快活引力圈里来,能有这样的想法才是最棒的。
真的是这样,要让自己快乐,这是一种能力呢~
⭕️断舍离认为,住所的大前提是确保健康与安全。如果不能确保健康与安全的话,那么住所就成了一个“虽然叫住所,但却不能住”的空间了。——p94
晚安~持续分享读书笔记分享生活点滴感悟❤️
读书笔记 | 阅读打卡 | 自我成长 | 整理术
如果对你有用,喜欢+收藏码了看哦~ 持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