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记忆(十)回忆的原理·下·记忆失真和虚假记忆

每次回忆时,记忆系统都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有趣的是,我们的原始记忆也有可能被记忆行为篡改。人类的记忆系统并不像电脑硬盘一样是一个静态的存储库,我们的记忆是十分灵活多变的,我们可能记得整体情况和关键信息,但是细节常常会被弄错。

在细节不够清晰的情况下,当我们试图回想某段记忆时,我们的回忆过程会涉及情感偏见和推理过程。情感偏见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当我们回忆起一场宴会中我们不喜欢的某个客人时,可能会在潜意识中丑化他的真实表现。而在记忆中模糊缺失的片段,我们会通过添加一些细节,来让记忆场景看起来更加真实合理。

有一类戏剧性的记忆失真,我们会相信一些从未发生过的,完全虚构的记忆。

加州大学的伊丽莎白·洛夫斯特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她告诉参与实验的大学生,想要探知他们对童年的记忆。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她的团队通过访问学生亲属来确认其童年发生过的事情,随后再让学生本人对这些事情的细节进行回忆。每个学生需要回忆四件童年发生的事,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四件事中,有一件事完全捏造的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这件事被捏造的具体而详细,比如五岁的某学生在商场迷路了,被一位路过的好心老太太帮助才回到家人身边。实验对象需要对这四件事进行尽可能详尽地回忆,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想起发生过的真实事件,但是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也“回忆起”了完全捏造的事件,有时还附带详尽的细节。事实上,实验结束后被告知真相时,一部分参与对象很难接受捏造的事件从未真实发生过。

记忆失真和虚假记忆反映了回忆过程的活跃性,我们在回忆过去时,是利用碎片化的信息,经由我们的常识和推断来塑造合理的记忆场景。除了外界验证以外,我们并没有什么可靠的办法法去辨别自己的记忆是否真实准确。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记忆(十)回忆的原理·下·记忆失真和虚假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