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又有“营养”的学习之旅

      上个星期,我有幸参加了“小学数学名师课堂”以及“运城国际小学优秀教师课例”的研讨会。连续为期五天的培训,虽然很累,但是收获颇丰。这次学习是我专业成长路上非常值得纪念的几天,因为此会是自己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名师上课的风采”以及“好课的模样”是怎样的;其朴实不拘一格,又及其具有深度内涵的课堂让我震撼不已。

      前几日,学校特为我们数学组购买了五张“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组委会”举办的“第十届核心能力视角下的深度学习与名师课堂引领培训会”的门票。2019年10月18日至20日为期三天的学习,我们数学组分批赴会——近距离的观摩名师课堂。特别幸运的是,在此次学习中,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小学数学界各个明星大咖”;比如“黄爱华、华应龙、刘松、徐长青”等等.......他们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领异标新的课程理念,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身影也成为我日后学习的楷模。

      培训第一天时,由于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我早早起床来到了学习地点——河南最高学府“郑州大学”南校区。当时六点五十的早晨,不大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来自各个地级市听课的老师们,我想这就是“学习热情”的最佳体现吧。由于时间还早等到7点10分工作人员来了之后,我迅速完成了报名、买票、领资料等程序,并顺利进入了会场,找到了相对视线较好的位置入座下来。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

      大会八点正式开始,先是参会贵宾致辞而后进入了优课展示阶段,第一位授课老师是我特别崇拜的“黄爱华”特级教师。他带来了一节五年级上册《方程》一课,给了我强烈的新课程理念冲击。其中给我最大的思考是——“开课三件事”的必要性。

1、交代学生学什么

2、交代为什么要学“方程”

3、你觉得今天我们这节课能学会什么?(目标)

生:我们能学会什么是方程

生:我们能学会怎么列方程

.....................

学生的回答正是本节课的“目标”。这些开放式的问题,彻底让学生脑洞大开,每个孩子各说己见。在孩子们的交流互动中,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也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之后屏幕上出现的一组连环画深藏奥秘,老师先让学生自学读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遭受了很大的困难——不知道X表达什么意思,进而没有读懂图意。随后教师借助学生的困难,带领大家一起解读图意;黄老师别具匠心的将教材静态的一组连环画了串讲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此连环画表达四层含义:

1、第一幅图天平右边放一个100g砝码,左边放一空杯,此时天平正好平衡。

2、第二幅图天平右边仍是100g砝码,不同的是此时往左边空杯注入一些水后,天平出现了向左边倾斜的状态。

3、第三幅图往右边再添加100g砝码,此时,一共200g砝码,发现天平仍向左边倾斜。随后又加100g砝码,变成300g砝码后,天平又往右边倾斜,仍不平衡。

4、第四幅图,从中去掉50g砝码后,天平平衡了。

五年级上册方程

      老师讲完图意后,并没有急于解决问题。而是一遍遍带领学生一起重温图意,直到学生可以独立表达为止。随后,老师又将学生的兴趣推入新的高度——“用动作来表达平衡”;学生左手一抓,右手一抓,就把平衡的含义牢牢地抓在了心里。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平衡,很显然在辅助学生理解上有了很大帮助。

      在黄老师的课上,我看到了一个专家型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能力,这也是后来黄老师强调“好课从哪里来的”的必要一点。其次,老师放手让学生探索的环节,完全体现了“学生在前、老师在后”的新课程理念。并且“放手”并不是完全的放,而是根据学生的问题收放自如。这是我今后要努力践行的方向。

      第三节刘松特级教师带来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这节课中我严重意识到“了解学情的重要性”,学生在课前处于怎样的知识基础?有哪些学习经验?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清楚,所以才会出现课堂上“还未开始讲,学生就已经会了”现象。刘松老师这节课,让我深深感受到:对于学生已经会的内容,我们应该往哪用“力”的导向,让学生有一种“蹦一蹦够得着的感觉”。

      课伊始,老师用一个问题试探学习对分数的认识情况。同学们,你们见过分数吗?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果真如此,学生连着一个个说了好几个分数,很显然,他们对于分数的认识不是陌生的。接着老师又用一个问题引起学生“写分数”的欲望,“我相信你们在座的同学肯定有人会写几分之一那样的分数,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下面的学生就像找到知音一样,都愿意在黑板上展示自己会写的分数。老师仅用了几分钟时间,就将孩子头脑中的分数逼了出来。接下来,老师又顺水推舟的让同学们分享写分数的方法(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以及分数(以二分之一为例)表示的含义。在大家相互交流中,教师引导孩子们找到关键词“平均分”,当明白如何分才能公平公正后,分数的含义自然在学生心中留下优美的痕迹。

如此轻松的课堂,学生怎么不爱........

      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思考就是“关注学情、关注差异”。孩子们来到课堂,哪怕面对的是一节新知,他也绝不是一张白纸。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孩子们对碎片化信息的捕捉能力是极强的,这些知识不是有序的走来,而是复杂的、纷繁的、随机的走来。这些透明的知识会以碎片化的形式多种渠道呈现给孩子。因此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霸主,这就要求我们将“测学情”的重要性铭记在心并付诸实践。

      在第二天的课程中,刘伟男老师带来了一节“毫米的认识”,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以及在课堂上她与孩子们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让与会老师折服不已。

      刘老师又用独辟蹊径的教学素材——伦敦动物园体检的新闻引发了学生对新知的好奇,用动物体检中的一个项目“测量身高”帮助学生复习厘米和米,并从中引发对新知“毫米”的探讨。刘老师特别的教学设计,紧紧地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并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串”紧紧地扣住二年级孩子的心弦。鼓励学生用严谨的数学眼光探索问题,孩子们在比较1元硬币和2分硬币谁更接近1毫米时,充分感知了数学是一个极其讲道理的学科。

      这节课给我最大的触动是,老师对低年级孩子的“亲和力”有多么重要。整堂课,老师用亲切、有温度的语言牵引着孩子们的心,仿佛师生已融为一体。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如果为期两天的“名家学习”还不过瘾的话,那么赴往运城的研讨会就是一种额外赠送。

      我们数学组结束名家课程学习后,次日下午,我们偕同来到了“运城国际小学”参加他们的教研会。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运城数学组浓烈的教研气氛,每位老师在自己课堂上精彩纷呈的设计让我赞叹不已。特别遗憾的是,由于当时要备考“优质课比赛”,我没能有时间感受到所有老师的课堂。但是,高倍老师教授的一节“数学立体王国”,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是一位将近临产的数学老师,挺着大肚子的她还能在课堂上如此有激情,让我们台下所有听课老师感动不已。

      高老师创设了一个孩子们喜爱的“立体王国”情景,在这个国家,老师每逛一站,都带领孩子们认识一个新的立体图形。每个立体图形的学习,老师都让学生亲自手动摸一摸,并说一说,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在表达中对每种立体图形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接着,老师又组织了各种高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在玩“我说你猜”“一个人摸、一个人说”和“送立体图形回家”的游戏中,既升华了孩子们对“各种立体图形”的认识,又符号他们的认知规律。

      高老师的课让我特别欣赏的地方在于,她清晰的问题指令,使孩子的活动有条不紊的进展,这种语言的简练是值得我今后学习的地方。

      为期五天的听课学习,不管是名家“朴素又光彩夺目”的课堂,还是运城老师们“深度建模”的课程,都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触发了不少思考。一次听课,虽然还不能百分百的吸收,但是我相信只要肯积累“碎片化的思考”,必定会成为未来成长的准备。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吃”又有“营养”的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