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影《千与千寻》中的隐喻

      最近读了《雪国》,没看懂,只觉得意境很美、给人一种忧伤和安宁的交织,但很难理解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Z老师回了我四个字:日本物哀,然后甩过来两本书的购买链接,一本是本居宣长的《日本物哀》,另一本是大西克扎的《幽玄·物哀·寂》,等我把这两本书看完再跟你们谈《雪国》的读后感。

图片发自App


        相比之下,日本电影就好懂多了,尽管里面有不少沉浸于日本文化的隐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宫崎骏的《千与千寻》。


之一:故事的引入

        “不工作就会变成猪”——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定位。

之二:事物

      名字:自我。从“千寻”到“千”,不同的名字代表不同的成长阶段;被抹去了名字就再也回不去,是一种自我契约。

      火车:连接两个世界,是时间的载体。

      桥:连接两个世界,是空间的载体。

      汤:净化。

之三:角色

1、千寻

从娇弱的小姑娘到为救父母埋头苦干,也暗喻了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的成长。

2、无脸男

无脸男空虚、寂寞,遇到给了他一点温暖的千寻后,就想法设法对她好甚至讨好她,以至于在发现金子可以带来好处后开始贪婪地自我膨胀,直到药浴和药丸让他得到净化。无脸男预示着自我的迷失与回归。

3、河神、小白龙

环保。河神被当作“腐败神”嫌弃,直到它嘴里吐出一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和一大堆河底垃圾;小白龙因琥珀河被填埋而无家可归。

4、汤婆婆

规则。没有绝对的坏人,汤婆婆遵守她自己的规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电影《千与千寻》中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