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家孩子怎么这样啊!做点事情就讨价还价,洗个碗我都加价到一块了!她还不情愿干!”小秋妈气氛的抱怨。
小秋已经是五年级学生了,平时小秋父母工作忙,就想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希望孩子饭后可以洗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了鼓励小秋做家务他们还制定了明确的奖励制度:
洗碗:1元
扫地:2元
做饭:5元
洗衣服:3元
------
“张老师,你看我定的价格够高的了,怎么这孩子就那么懒呢?金钱都刺激不了,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他积极的参与到家务中来呢?”小秋妈无奈的问道。
当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很多人会适当的给一些经济的奖励,但是往往我们的奖励其实并不能起到长久的效果。我记得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老人每天中午都要午睡,可是楼下的小孩太过吵闹,为此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跟那帮小孩子说他特别喜欢孩子欢闹的声音,因为他们在楼下玩,给他带来很多欢乐,他决定每天给这些来玩的孩子25美分。
那些孩子们拿到钱很高兴,闹的更欢了,过了几天老人说自己经济紧张,只能把25美分降低到10美分了,孩子们很不高兴但还继续在这里玩耍。后来老人说自己经济更加紧张,所以10美分也没有了,但是很欢迎他们继续在这里玩耍。
孩子们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干脆不来了。
心理学中把这种情况称为“过度理由效应”,也叫“德西效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金钱奖励无效除了“过度理由效应”,心理学家还做过很多的实验。最有名的是以色列经济学家尤里.格尼兹在以色列组织过的“捐款报酬”实验。
他把负责募捐的高中生分成了三组,第一组实验人员向学生们宣讲了他们所从事的捐助的重要性,此外,还会被告知捐助结果将会公布,因此每对学生目击到的数据将会是公开的。第二组实验人员向学生做了相同的演讲,但他们也提到了一个小小的奖励——将对学生将得到它们所募捐到的总金额的1%,第三组相同的演讲,但奖励更大,总金额的10%。
大家知道结果是什么吗?
结果募捐金额最大的是第一组,既那些没有金钱奖励的人,紧随其后的是拥有10%金钱奖励的第三组。最后是第二组,而且第二组的募捐金额要比前两组少得多。
因此得到结论:在引入小额的货币奖励时,就相当于用这个外在奖励取代了人们内在的正义感,而这种奖赏又远不如为了一项事业而所奉献的动力那么大时,金钱是无法激发出人们的积极性,反而让人们内心分心反感,甚至会被它取代了人们的内在动力。
这个实验也表明,如果我们想给钱的话,可能就需要投入的足够大,才能触动人的痛点。但这又容易引发舞弊作假。
对于孩子做家务是否要给钱,基本上众说纷纭,对于这件事情在我在《孩子的零花钱怎么给?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发表过一些看法,我认为不是不能给钱,但是给的那部分是我们应该做而没有做,让孩子代劳了,所以我们给钱。对于本应孩子做,增进家庭关系和孩子归属感的劳动,我是不建议给钱的。
为了更好的参与到家务中来,我们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奖励办法呢?在《小逻辑》一书,作者给了我们三个非常有效的建议:
1、将奖励和总体目标挂钩
我们的目标是孩子做家务成为一个习惯,此时我们就需要奖励和目标挂钩,比如采用积分的制度,每天做了多少家务,多少积分,而这些积分最终对应一个什么大的奖励,但是只有积分攒够了才能兑换,差一点或者几乎达到都不能有任何的奖励。
用我家大宝练习舞蹈来做例子吧。我家大宝自从报了舞蹈班之后,经常疏于练习,很多时候让她开练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她特别喜欢《冰雪奇缘》中艾莎公主的服装,老是吵吵着让我给她买。
为此我们协议,她每天练习舞蹈30分钟,我给她一张积分卡,21天之后,她就可以用自己的积分卡来换取艾莎公主的套装。如果一月做不到21天都练习了,这些积分卡不累计,需要下个月从新开始。
第一个月的时候,她差了3张,又哭又闹耍赖让我给她买。我拒绝了,我再次给她读了一遍我们的约定,然后告诉她,第二个月如果她能重新获得21张积分卡,她就可以得到艾莎公主的套装了。
第二个月的时候,她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我又趁机提出了第三个月的奖励,告诉她再坚持一月,她可以获得《冰雪奇缘》中艾莎公主的冰城堡乐高。就这样一步步把闺女套牢了!
孩子年龄越大,她的要求可能更多,比如有些孩子就会想要电话手表,或者是智能手机,这些都是我们制定奖励的总体目标的素材。
记住:只有达到要求,才能最终获得奖励。差一点也是无法获得奖励的。
2、持续的小奖励,养成好习惯
在《小逻辑》中记录了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为了鼓励犹他州40所小学的数千名儿童吃的更健康,他们采取了小奖励的方法。他们要做的不是让孩子们多吃一两次,而是通过小奖励把健康饮食转变为长期的习惯,让他们来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多吃水果和蔬菜的自主选择。
办法非常简单,每当一个学生吃了至少一份水果或蔬菜,就会得到一个长代币卡。这张代币卡真正的价值是25美分。但只能在学商店,学校接嘉年华或者学校书展上兑换使用,以避免孩子们把这些健康饮食小奖励花在了蛋糕和巧克力上。
研究人员决定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运行,该项目在一些学校每天奖励一次,持续三周,然后停止奖励,在其他学校,每天的奖励办法相同,但持续五周。
研究者发现短期和长期小奖励计划都有显着的持续的影响,而且五周计划的实效果更加令人印象深刻,那些在较长时期内获得小奖励的孩子,相比于较短时期的孩子,水果和蔬菜的消耗量增加了两倍,为期五周的奖励计划时间更长,重复性更强,似乎更有助让习惯变得根深蒂固。
这个研究还有一个递进版本,人们尝试把犹他州学校研究中的一些核心原则推广到许多英语学校去实行的时候,更加注重竞争和游戏化。在新的研究过程中,孩子们在午餐时间如果选择了水果和蔬菜,就会收到贴纸,而不是代币,到了周末,那些至少得了四个贴纸的学生,可以从一个特殊的盒子里选择一个小小奖励。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小奖励有助于鼓励孩子们多吃水果和蔬菜,就像在犹他州的研究中所做的那样,但当他们用竞争因素把孩子分成四组,并且只允许得到贴纸数量最高的小组选择小奖励,孩们的水果和蔬菜消耗量增加了三倍。
当孩子们遇到竞争的时候,他们更容易去维持这个习惯。这个进阶研究特别适合二胎家庭使用!
在我们家大宝负责洗碗,二宝负责擦桌子,最开始他们是都不干的,自从引入奖励和比较机制,他们就开始积极主动的完成自己的任务了。而且很多时候二宝看到大宝收碗筷,就赶忙拿抹布去了,她很怕自己的积分卡比姐姐少。
3、比金钱更有效的奖励方法是体验,金钱买不到的特殊品或“反激励(惩罚)”
科学家们发现,对本来就有内在的动机去实现的目标更合适的方法是替代法,就是避免使用直接的金钱奖励把人们的关注点由金钱转移到用这些钱可以购买的东西上。
比如,当孩子做完家伟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他看一会儿动画片。或者是当他做完家务之后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下东西虽然用不到钱,但是可能是孩子更喜欢的。
除了体验和金钱买不到的特殊品,还有一种“反激励”,其实也就是惩罚的方法,比如如果孩子不能按时做家务,他就要做平时不喜欢做的事情,或者是不能做平时喜欢做的事情了,这样以来,孩子就可以按时做家务了。
反激励能够以一种普通的奖励做不到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动力,也是值得尝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