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7 制度之美

海·无痕 云兮云兮 (《北京教育》2012第三期教师博客推荐) 无痕,本名陈兴杰。 为什么给自己取名无痕?她答:“淡极始知花更艳。虽然大喜大怒极富感染色彩,我却更欣赏前尘往事缈然无痕的人生境界。”所以,她的无痕,“不是心如死灰,默然的漠然;不是造作虚伪,貌似平静的安然。它是一种温柔的极至,是一种宁和的唯美。它代表了一种深厚博大,代表了一种自信与优雅。” 生长在海边,无痕对海情有独钟。她“喜欢携散淡的心绪到海边漫步,兴之所至,索性脱下鞋袜,踩在细软的沙滩上,随着一层赶着一层的浪花,任由其痒痒的,放肆地亲吻。偶尔投石问海,惊飞的鸥鸟,扑棱棱跃起条条美丽的弧线。于是,广阔和宁静中又多了一缕生机,心,也会不自禁地随着飞舞起来。” 离开网络,无痕是怎样的一个人? 她的同门师妹“春风化雨”这样介绍:“她酷爱读书,在文学与教学两种领域里畅游是她一大嗜好,身陷其中,无法自拔。常把大堆的书抱回家,经济透支时有发生。以至她老公惊呼:‘女人难养,像你这样的女人更难养。’”“她文静、温和,像阳光,不善调侃。可一触及‘专业’,她就会侃侃而谈,一发不可收。每每在她的讲座、经验交流、主持演讲乃至平时的会议发言中,都能感受她的妙语连珠,她的引经据典。”“她不爱打扮,常劝她别坚守‘素面朝天’。她却常因吝啬读书的时间,依旧‘清汤挂面’。” 无痕自己说:“我想我是海。”这不是自我夸耀。循着文字的痕迹,你会发现,无痕的内心真的是一片海。它像海一样丰富——她喜欢课堂上和学生激情飞扬,在无暇的童心中释放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喜欢埋头灯下静静读书,“心灵缺氧,文字呼吸,感受生命的灵动,体味已知的未知的苦难,如尼采一样感受情感的浸润,体味化悲痛为哲学的释然”;她是幸福的母亲也是温柔的妻子,是优秀的校长也是邻家的姐妹;是明智的家长也是温情的老师……她像她身后的大海,是宁静的、祥和的,任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亦是深邃的、宽容的,能包容万物,净化污浊。 无痕喜欢一句话:“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在无痕的日志里徜徉一番,你会不会像我一样认为,无痕,就是一个有着初恋般热情和宗教般意志的人?

 博文一: 制度之美,美在何处?

翔宇教育集团卢志文总校长在《文化,在制度管不着的地方起作用》一文中说:“好的制度往往是简约的,好的管理常常是简单的。最高境界的管理,却不见管理。制度是团队坚韧的构架,离开文化的润泽,却极易成为一口越补越漏的锅。” 一谈学校管理,总是绕不开制度的屏障。但是,在我们平时所谓的制度管理中,常常重“管”少“理”。一旦“管不住”的时候就急忙采取“堵”和“补”。结果就一个字——“漏”。曾听说一所学校在请假制度方面一直延续这样的规定:教师事假每天扣8元,病假每天扣6元。上班是纸笔签到。换了领导后,新任领导由于受“管”思想的影响,改为事假每天扣30元,病假每天扣20元,并实行了早晚按指纹的签到方法。结果教师们非常反感,甚至行为上有些抵触。最终不仅没有遏制请假现象,相反却导致有些教师和领导的对立,一些教师最后便以消极怠工来抗衡。 可见,制度不在“管”、“堵”和“补”,而在“疏”和“容”。艺术地说,要让制度管理借助文化的润泽焕发迷人的光彩。 制度之美,美在人性和谐。任何制度的制定都要在充分信任和尊重教师的前提下进行,要多从人性的正常需求出发,给管理者留有弹性的空间。不求“无缝”,但求在自律和他律之间寻求平衡点——刚性界定,弹性执行。 比如,每年教师的子女都有参加中考和高考的,那么在请销假制度制定的时候,我们不妨“人性化”一些,设立不惩罚的假期,让教师安心陪孩子度过“困难时期”。相信这样一来,教师一定会受到学校潜在文化的熏陶,在以后的行为上更多一些“自律”。 同时,在制度规定的细节上也不妨动些脑筋——少否定,多正面鼓励。比如,把“不说不该说的话,不做不该做的事”改为“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并且尽量做得更好”。前者的说法多是刚性的命令,后者无形中增添了信任和尊重,并寄予了美好的期待。有时,制度叙述方式上的改变会让管理多一份柔软的魅力,让规则多一些心灵的启发和润泽。 制度之美,美在高效执行。制度,只有得到教师的认可,执行起来才有效。正所谓“水止而不流,渐成死水;制度立而不用,遂为废纸”。在制度制定的时候,要让教师参与其中,并让他们逐步认识到制度不是约束人的工具,而是保障大家能够生活在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彼此相处得更融洽。 制度之剑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要尽量做到“悬而不舞”。如果发现个别教师有不执行的苗头,要实施果断干预,不可姑息迁就。不让事态有滋生的苗头,不给一些人可乘之机。但干预时,轻易不让“宝剑出鞘。” 管理的科学性在于让人高效地做事,管理的艺术性在于让人愉快地做事。制度作为文化的载体,它应该在其发挥应有的功效的同时,能提升学校的发展力,能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制度之美,美在文化浸润。任何看似完善的制度,也总有管不到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往往需要文化的“软着陆”。

卢校长在文章中讲述了一个事例:学校保安按照学校规定把一辆三轮车拦在校门外。但车上坐着的却是一位由母亲陪同的腿部打着石膏的孩子。在卢总的提醒下,保安抓住了为学校增加美誉度的机会,整整三个月都把孩子从校门口背到教室。事后,家长把感谢信一直贴到大街上。“制度,把三轮车拦在校门外;文化,把孩子送到温暖的教室。” 制度,作为管理的一种策略,不可过细过死。只有“回到原点”进行理性的思考,具备了制定与执行的相容性,制度才能更趋于完美。

博文二:不要让角落里的孩子边缘化 ——给一位教师的信

当看到你今天的博文时,我被孩子写给你的纸条震惊了: “我祝王老师早点死。 祝王老师天天生气。 祝王老师的儿子早点死。” 不置可否,孩子的话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作为教师,看到自己“坦诚”的后果如此不堪,从感性的角度理解,我想除了伤心,就是悲哀!但是伤心、悲哀之余,我们能够做、需要做,也必须做的,只有理智的思考和科学的研究。 我承认你是用一颗真诚的爱心来对待孩子的,但是引人深思的是: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愤恨?面对你的真诚交流,孩子为什么依然会谎话连篇?你连续的两封情真意切的信为什么没有换来孩子的悔意,相反却演绎成了怨恨呢?为什么…… 一连串的反问,让我们思维的触角得以舒展。 首先,我认为你面对小纸条时的初步反思过于简单化。孩子之所以写下那样的纸条,仅仅是因为当日的批评吗?从旁观者来看,我觉得这个孩子的心对你是封闭的,而且是非一日之寒的“冰心”。矛盾冲突的升级,当日的事件也许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这背后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绝不能做简单的单项归责。 你说这个女孩子在班级里很沉默,很少看到她发表见解,很少有深刻的印象留存在你的脑海里。很显然,你平时是忽略她的,或者说,你根本不了解她,不了解她心里所想。那么在这样一个被忽略了很久的孩子心里,教师的语言和说教是多么苍白无力!哪怕是我们声情并茂的坦诚以待,在她看来都有可能是虚假的做戏。所以,对于你的看似智慧的心灵沟通,我认为都是无效的——“我向她叙说了我的伤心,说出了我对她管教是因为希望她好,是爱她,我还分析了她恨我的原因,希望她能理解我,向我袒露心声”。 其次,你对于贺卡一事的处理,让本已僵化的师生关系“雪上加霜”。你看到孩子在写小纸条,孩子回答说是在给你做贺卡,可你呢,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对孩子的不信任,尤其是那五个掷地有声的理由让孩子的心灵无处躲藏——“在你的谈话中,有一刻我那么感动——你说上课时给我写的纸条是写给我的贺卡,但静下心来,我又有诸多疑惑:1.贺卡会用那么不规则薄薄的纸来写吗?2.既然是写给我的,为什么不让我看呢?3.这个时间段不是做贺卡的时节。4.你从来未给我做过贺卡,此时为什么会做给我?5.你当时为什么要换成其他的卡片糊弄我?” 试想,一个对你已经有很深成见的孩子,如果你直接戳穿她,她会轻易妥协吗?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让你们的心离得越来越远。你为何不把“感动进行到底”,把她的辩解当成是真的,然后感激她对你的情谊?即便暂时不能温暖她的心,最起码不会再结一层冰啊。作为教师,有时不必“明察秋毫”,适当的“糊涂”也是一种智慧啊。再说,孩子看看课外书,写一些所谓意识流的只言片语,这并不是坏事,只要写了就是在思考,就是用心灵在对话,你为何不把它当成优点,成为你欣赏她的一个充足的理由呢? 与你交谈后,又知晓你竟然在无人的时候翻了孩子的书包和她写的东西。要知道这样的行为背后是多么严重的伤害。如果让孩子知道你的行为,你们的心结就很难打开了。 尽管你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但从孩子第二天的表现中,你没有捕捉到任何信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收获一缕阳光还需要驱逐更多的阴霾…… 我理解你的苦衷,每天面对七八十人的群体。要想细心关注到每个人,跟踪每个人的成长并非易事。我愿意与你继续关注这个孩子的成长,也许我们并不专业,但我们可以用现有的智慧进行研究——淡化这件事,默默关注她,了解她平日的言行,甚至对待同学、好友的态度;从她身边的朋友入手,试着了解她,理解她,信任她;和她的父母多交流,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多发现她的优点,及时地鼓励她,记住一定要真诚,恰到好处,不要让她感觉你是在故意“讨好她”;针对班级孩子看课外书的共性问题,召开主题班会,讨论看课外书的利与弊,适时引导孩子选择好看课外书的时机。 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它是一门艺术,需要智慧。有时要知道坦诚的心未必能获得理解和信任。只有智慧的碰撞才能让人敞开心扉,收获意外的精彩。

博文三:真正的科研从真实问题入手 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鲍传友教授的讲座讲了三个问题:研究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教育要关注什么,如何提高学校科研质量。如果单看这三个标题根本引不起人的任何兴趣,但鲜活的案例撕下了科研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得见“庐山真面目”。 一组香港与国内某小学的图片比照,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了不同理念下的办学行为。香港小学教室内展示全班的集体照——《我们这一家》和每月交功课之星,不难看出在他们的头脑中更多关注的是“全体”,而非“个体”和“精英”。教室前面墙上不是我们的诸如《小学生守则》似的各种规章制度,而是从孩子视角出发的温馨提示语——“我要专心上课”、“小耳朵留心听”、“小嘴巴,不说话”。显然,班级规则的制定多是从“我”出发,不是“要我做什么”,而是“我应该怎样做”。相反呢,我们教室里多看到班委会成员表,是各种冷冰冰的规章制度。 沈阳一校长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一次校园巡视,她发现几个孩子正在清扫分担区的卫生。旁边有个小男孩双手背后,义正言辞地指挥着另一名同学,那样子不亚于领导督导检查。当问他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打扫时,他竟然理直气壮地回答,因为自己是小组长。同样的镜头出现在多次巡视中。善于思考的她认识到了这是个共性的问题,多次召开班主任会议,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 看似微小的细节问题,却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什么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究竟要关注什么? 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善于发现真问题,有效地研究真问题成了我们的要务之一。我们要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切合实际,做小做实,不注重立项课题的级别,只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研究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理论,并用所形成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让科研的“根”落在教学实际这块“沃土”上。这样的研究才更有生命力。 少了行政命令的干预,从真实情景出发的教育科研更能深入人心。问题即课题。问题无处不在,课题研究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相信真问题引发的研究意识会让我们的实践更能深入指向教育的本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4-07 制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