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nk Window机制与watermark水位线

这里目录标题

    • 1.简介
    • 2、Flink 搭建
    • 3、Flink 运行架构
    • 4、程序与数据流(DataFlow)
    • 5、Flink 流处理API
    • 6、Window 窗口机制
      • 6.1、策略
      • 6.2、类型
      • 6.3、Windows API
        • 6.3.1. 滚动窗口(Tumbling Window)
        • 6.3.2. 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
        • 6.3.3. 会话窗口(session windown)
        • 6.3.4. 全局窗口(Global Windows)
      • 6.4、 window窗口聚合函数
        • 6.4.1. 增量聚合函数
        • 6.4.2. 全量窗口函数
      • 6.5、其他 API
    • 7、时间语义与watermark
      • 7.1、时间语义
      • 7.2、watermark 水位线
        • 7.2.2. Watermark原理
        • 7.2.3. Watermark三种使用情况
        • 7.2.4. Watermark的产生方式
        • 7.2.5. watermark 迟到数据
    • 8、状态管理State
    • 9、ProcessFunction API(底层API)
    • 10、容错机制CheckPoint
    • 13、Flink 反压机制

1.简介

  • Flink 简介 + 运行架构 + 程序与 DataFlow数据流
  •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660536/article/details/120126980.

2、Flink 搭建

  • Flink 1.9.3 搭建:
  •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660536/article/details/120089661..

3、Flink 运行架构

4、程序与数据流(DataFlow)

  • Flink 简介 + 运行架构 + 程序与 DataFlow数据流
  •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660536/article/details/120126980.

5、Flink 流处理API

  • Flink 流处理 API 详解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660536/article/details/120142486.

6、Window 窗口机制

  • 转换和滚动聚合一次处理一个事件产生输出事件并可能更新状态。但是,有些操作必须收集并缓冲数据以计算其结果

  • 例如,考虑不同流之间的连接或整体聚合这样的操作,例如中值函数。为了在无界流上高效运行这 些操作符,我们需要限制 这些操作维护的数据量。

  • 窗口还可以在语义上实现关于流的比较复杂的查询。

  • 我们已经看到了滚动聚合的方式,以聚合值编码整个流的历史数据来为每个事件提供低延迟的结果。

6.1、策略

  • 窗口操作不断从无限事件流中创建有限的事件集,好让我们执行有限集的计算。
  • 通常会基于数据属性基于时间的窗口来分配事件。
  • 窗口的行为由一组策略定义。
    • 窗口策略决定何时创建新的窗口以及要分配的事件属于哪个窗口,以及何时对窗口中的元素进行求值。
    • 一旦触发条件得到满足,窗口的内容将会被发送到求值函数,求值函数会将计算逻辑应用于窗口中的元素。
    • 求值函数可以是sum或minimal或自定义的聚合函数。 求值策略可以根据时间或者数据属性计算

6.2、类型

  • Window 可以分成两类:
    • 基于数据驱动:(Count Window,例如:每一百个元素)按照指定的数据条数生成一个 Window,与时间无关。
    • 基于时间驱动:(Time Window,例如:每30秒钟)按照时间生成 Window。
  • 基于不同事件驱动的窗口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 翻滚窗口(Tumbling Window,无重叠)
    • 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有重叠)
    • 会话窗口(Session Window,活动间隙)
    • 全局窗口 (Global Window 全局窗口)

6.3、Windows API

  • 窗口分配器 —— window() 方法
    • 用 .window() 来定义一个窗口,去做一些聚合或者其它处理操作。
    • 注意 window () 方法必须在 keyBy 之后才能用
  • 提供了更加简单的 .timeWindow 和 .countWindow 方法,用于定义时间窗口和计数窗口。

在实际案例中Keyed Window 使用最多,所以我们需要掌握Keyed Window的算子,

  • 在每个窗口算子中包含了
    • Windows Assigner、
    • Windows Trigger(窗口触发器)、
    • Evictor(数据剔除器)、
    • Lateness(时延设定)、
    • Output (输出标签)
    • Windows Function,
    • 其中Windows Assigner和Windows Functions是所有窗口算子 必须指定的属性,其余的属性都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指定.
code:
	stream.keyBy(...)是Keyed类型数据集
	.window(...)//指定窗口分配器类型
	[.trigger(...)]//指定触发器类型(可选)
	[.evictor(...)] // 指定evictor或者不指定(可选)
	[.allowedLateness(...)] //指定是否延迟处理数据(可选)
	[.sideOutputLateData(...)] // 指定Output lag(可选)
	.reduce/aggregate/fold/apply() //指定窗口计算函数
    [.getSideOutput(...)] //根据Tag输出数据(可选)
intro:
	Windows Assigner : 指定窗口的类型,定义如何将数据流分配到一个或多个窗口
	Windows Trigger : 指定窗口触发的时机,定义窗口满足什么样的条件触发计算
	Evictor : 用于数据剔除
	allowedLateness : 标记是否处理迟到数据,当迟到数据达到窗口是否触发计算
	Output Tag: 标记输出标签,然后在通过getSideOutput将窗口中的数据根据标签输出
	Windows Function: 定义窗口上数据处理的逻辑,例如对数据进行Sum操作
  • Flink要操作窗口,先得将StreamSource 转成WindowedStream.

    方法名: 描述
    window
    KeyedStream → WindowedStream
    可以在已经分区的KeyedStream上定义 Windows,即K,V格式的数据。
    WindowAll
    DataStream → AllWindowedStream
    对常规的DataStream上定义Window,即非 K,V格式的数据
    Window Apply
    WindowedStream → DataStream
    AllWindowedStream → DataStream
    将函数应用于整个窗口中的数据。
    Window Reduce
    WindowedStream → DataStream
    对窗口里的数据进行”reduce”减少聚合统计
    Aggregations on windows
    WindowedStream → DataStream
    对窗口里的数据进行聚合操作:
    windowedStream.sum(0);
    windowedStream.sum(“key”);
6.3.1. 滚动窗口(Tumbling Window)
  • 滚动窗口是将事件分配到固定大小的不重叠的窗口中。
  • 特点:时间对齐,窗口长度固定,没有重叠。
  • 当通过窗口的结尾时,全部事件被发送到求值函数进行处理。
    • 基于计数的翻滚窗口,每四个元素一个窗口。
    • 基于时间的滚动窗口,将事件收集到窗口中每10分钟触发一次计算。

Flink Window机制与watermark水位线_第1张图片

  • 基于事件驱动
//基于事件驱动,每100个事件,划分一个窗口
dataStream.keyBy(0)
	.countWindow(100)
	.sum(1)
	.printToErr();
  • 基于时间驱动
//基于时间驱动,每隔1分钟划分一个窗口
dataStream.keyBy(0)
	.timeWindow(Time.minutes(1))
	.sum(1)
	.printToErr();
6.3.2. 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
  • 滑动窗口是固定窗口的更广义的一种形式;

  • 滑动窗口将事件分配到固定大小的可重叠的窗口中去

  • 特点:时间对齐,窗口长度固定,可以有重叠。

  • 通过提供窗口的长度滑动距离定义滑动窗口。滑动距离定义了创建新窗口的间隔。

Flink Window机制与watermark水位线_第2张图片

  • 基于时间驱动
//基于时间驱动,每隔30s计算一下最近一分钟的数据
mapStream
	.keyBy(0)
	.timeWindow(Time.minutes(1),Time.seconds(30))
	.sum(1)
	.printToErr();
  • 基于事件驱动
//基于事件驱动,每10个元素触发一次计算,窗口里的事件数据最多为100个
mapStream
	.keyBy(0)
	.countWindow(100,10)
	.sum(1)
	.printToErr();
6.3.3. 会话窗口(session windown)
  • 会话窗口在常见的真实场景中很有用,一些场景既不能使用滚动窗口也不能使用滑动窗口。
  • 由一系列事件组合一个指定时间长度的 timeout 间隙组成类似于 web 应用的 session
  • 也就是一段时间没有接收到新数据就会生成新的窗口。
  • 会话窗口会定义一个间隙值来区分不同的会话。间隙值的意思是:用户一段时间内不活动,就认为用户的会话结束了。
  • 特点:时间无对齐。

Flink Window机制与watermark水位线_第3张图片

  • 基于会话驱动
//基于会话驱动,通过会话Session Gap来区分
source
    .keyBy(0)
	.window(ProcessingTimeSessionWindows.withGap(Time.seconds(30)))
	.sum(1)
    .print(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
6.3.4. 全局窗口(Global Windows)
  • 将所有数据分配到单个窗口中计算结果,窗口没有起始和结束时间
  • 窗口需要借助于Triger来触发计算,如果不对Global Windows指定Triger,窗口是不会触发计算的。
  • 使用Global Windows需要非常慎重,用户需要指定对应的触发器,同时还需要有指定相应的数据清理机制,否则数据将一直留在内存中。

Flink Window机制与watermark水位线_第4张图片

//.windowAll()
//.timeWindowAll()
//.countWindowAll()
//简单的字符串--每5个操作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streamSource.countWindowAll(5).apply(new AllWindowFunction<String, String, GlobalWindow>() {
            @Override
            public void apply(GlobalWindow globalWindow, Iterable<String> iterable, Collector<String> collector) throws Exception {
                int man = 0;
                int woman = 0;
                Iterator<String> iterator = iterable.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if (iterator.next().equals("w")) {
                        woman++;
                    } else {
                        man++;
                    }
                }
                collector.collect("man:" + man);
                collector.collect("woman:" + woman);
            }
        }).print();

6.4、 window窗口聚合函数

  • Flink提供了两大类窗口函数,分别为增量聚合函数全量窗口函数
    • 增量聚合窗口是基于中间结果状态计算最终结果的,即窗口中只维护一个中间结果状态,,不要缓存所有的窗口数据。
    • 全量窗口函数,需要对所有进入该窗口的数据进行缓存,等到窗口触发时才会遍历窗口内所有 数据,进行结果计算。
6.4.1. 增量聚合函数

包括:ReduceFunctionAggregateFunctionFoldFunction

streamSource.map(new MapFunction<String, Tuple2<String, 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Tuple2<String, Integer> map(String s)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Tuple2.of(s, 1);
            }
        }).keyBy(0).countWindow(5).reduce(new ReduceFunction<Tuple2<String, 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Tuple2<String, Integer> reduce(Tuple2<String, Integer> all, Tuple2<String, Integer> each)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Hello06ReduceFunction.reduce[" + all + "][" + each + "]");
                all.setField(all.f1 + each.f1, 1);
                return all;
            }
        }).print();
6.4.2. 全量窗口函数
  • 包括:ProcessWindowFunction
streamSource.map(new MapFunction<String, Tuple2<String, Integer>>() {
            @Override
            public Tuple2<String, Integer> map(String s)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Tuple2.of(s, 1);
            }
        }).keyBy(0).countWindow(5).process(new ProcessWindowFunction<Tuple2<String, Integer>, Object, Tuple, GlobalWindow>() {
            @Override
            public void process(Tuple key, Context context, Iterable<Tuple2<String, Integer>> iterable, Collector<Object> collector)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Hello07ProcessFunction.process[" + key + "]");
                //计算平均结果
                int sum = 0;
                int count = 0;
                Iterator<Tuple2<String, Integer>> iterator = iterable.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Tuple2<String, Integer> tuple2 = iterator.next();
                    sum += tuple2.f1;
                    count++;
                }
                //计算平均值并进行收集
                collector.collect(key + "--" + (sum * 1.0 / count));
            }
        }).print();

6.5、其他 API

  • .trigger() ——触发器

    定义window 什么时候关闭,触发计算并输出结果

  • .evitor() ——移除器

    定义移除某些数据的逻辑

  • .allowedLateness() ——允许处理迟到的数据

  • .sideOutputLateData() ——将迟到的数据放入侧输出流

  • .getSideOutput() ——获取侧输出流

Flink Window机制与watermark水位线_第5张图片

7、时间语义与watermark

  • 在流处理中,窗口操作与两个主要概念密切相关:时间语义状态管理
  • 时间也许是流处理最重要的方面。即使低延迟是流处理的一个有吸引力的特性,它的真正价值不仅仅是快速分析。
  • 真实世界的系统,网络和通信渠道远非完美,流数据经常被推迟或无序(乱序)到达
  • 理解如何在这种条件下提供准确和确定的结果是至关重要的

7.1、时间语义

  • Event Time:事件时间

    • 事件时间是流中的事件实际产生(发生)的时间。事件时间基于流中的事件所包含的时间戳。
    • 事件时间使得计算结果的过程不需要依赖处理数据的速度。
  • Ingestion Time:数据进入Flink的时间

  • Processing Time:处理时间;

    • 执行操作算子的本地系统时间,与机器相关。
    • 处理时间的窗口包含了一个时间段内来到机器的所有事件。
  • 乱序数据的影响

    • 当 Flink 以 Event Time 模式处理数据流时,它会根据数据里的时间戳来处理基于时间的算子。
    • 由于网络、分布式等原因,会导致乱序数据的产生。
    • 乱序数据会让窗口计算不准确。

7.2、watermark 水位线

  • Watermark 是一种衡量 Event Time 进展的机制,可以设定延迟触发 。
  • Watermark 是用于处理乱序事件的,而正确的处理乱序事件,通常用 Watermark 机制结合 window 来实现;本质上也是一种时间戳
  • watermark 用来让程序自己平衡延迟和结果正确性
  • 水位线是全局进度的度量标准。线提供了一种结果可信度和延时之间的妥协。
    • 激进的水位线设置可以保证低延迟,但结果的准确性不够。
    • 水位线设置的过于宽松,计算的结果准确性会很高,
7.2.2. Watermark原理
  • watermark 是一条特殊的数据记录

  • watermark 必须单调递增,以确保任务的事件时间时钟在向前推进,而不是在后退 。

  • watermark 与数据的时间戳相关

  • 在 Flink 的窗口处理过程中,如果数据没有全部到达,则继续等待该窗口中的数据全部到达才开始处理。

  •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到水位线(WaterMarks)机制,它能够衡量数据处理进度(表达数据到 达的完整性),保证事件数据(全部)到达 Flink 系统,或者在乱序及延迟到达时,也能够像预期一样计算出正确并且连续的结果。

  • 当任何 Event 进入到 Flink系统时,会根据当前最大事件时间产生 Watermarks 时间戳。

  • 如果有 窗口的结束时间 <= WaterMark(maxEventTime – t(设置的延迟时间)),那么这个窗口被触发执行。

  • Flink Window机制与watermark水位线_第6张图片

Flink Window机制与watermark水位线_第7张图片

7.2.3. Watermark三种使用情况
  • Flink内部传播水位线的策略可以归纳为3点:

    • 首先,水位线是以广播的形式在算子之间进行传播

    • Long.MAX_VALUE表示事件时间的结束,即未来不会有数据到来了

    • /**
      * 当一个source关闭时,会输出一个Long.MAX_VALUE的水位线,当一个算子接收到该水
      位线时,
      * 相当于接收到一个信号:未来不会再有数据输入了
      */
      @PublicEvolving
      public final class Watermark extends StreamElement {
      	//表示事件时间的结束
      	public static final Watermark MAX_WATERMARK = new  Watermark(9223372036854775807L);
      }
      
    • 单个分区的输入取最大值,多个分区的输入取最小值

  • 本来有序的Stream中的Watermark

  • 乱序事件中的Watermark

    • 频繁出现乱 序或迟到的情况,这种情况就需要使用Watermarks来应对。
  • 并行数据流中的Watermark

    • 在多并行度的情况下,Watermark会有一个对齐机制,这个对齐机制会取所有Channel中最 小的Watermark。
    • Flink Window机制与watermark水位线_第8张图片
7.2.4. Watermark的产生方式
  1. 一种方式为在数据源完成的,即利用SourceFunction在应用读入数据流的时候分配时间戳与水位线。

  2. 通过实现接口的自定义函数,该方式又包括两种实现方式:

    • //给源数据添加水位线
      andWatermarks = dataStream.assignTimestampsAndWatermarks(new PunctuatedWaterMark()).setParallelism(1);
      
    • 周期性生成水位线,即实现AssignerWithPeriodicWatermarks接口,

      1. 周期性的生成 watermark:每隔2秒产生一个watermark
      2. 默认周期是200毫秒,可以使用 ExecutionConfig.setAutoWatermarkInterval() 方法进行设置
      3. 升序和前面乱序的处理 BoundedOutOfOrderness ,都是基于周期性 watermark 的
    val 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env.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EventTime) 
    // 每隔 5 秒产生一个 
    env.getConfig.setAutoWatermarkInterval(5000)
    
    //给源数据添加水位线
        SingleOutputStreamOperator<String> andWatermarks = dataStream.assignTimestampsAndWatermarks(new PeriodicWaterMark()).setParallelism(1);
    
    class PeriodicWaterMark implements AssignerWithPeriodicWatermarks<String> {
    
        //数据允许的延迟情况
        long maxLateTime = 5000;
        //当前系统最大的时间
        long currentMaxTimestamp = Long.MIN_VALUE;
    
    
        //水印产生,周期性产生,默认200ms,基于自己业务的时间容忍度去产生水印,因为要通过水印来解决数据的延迟/乱序问题
        @Override
        public Watermark getCurrentWatermark() {
            long watermarkTimeStamp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maxLateTime;
            System.out.println("PeriodicWaterMark.getCurrentWatermark[" + long2date(watermarkTimeStamp) + "]");
            //本次水位线的位置
            Watermark waterMark = new Watermark(watermarkTimeStamp);
            return waterMark;
        }
    
        /**
         * 从事件中抽取时间,假设数据格式为 hello,1630034287000
         *
         * @param element
         * @param previousElementTimestamp
         * @return
         */
        @Override
        public long extractTimestamp(String element, long previousElementTimestamp) {
            long eventTimestamp = Long.valueOf(element.split(",")[1]);
            System.out.println("PeriodicWaterMark.extractTimestamp事件时间[" + long2date(eventTimestamp) + "]");
            return eventTimestamp;
        }
    
        private String long2date(long time) {
            return new SimpleDateFormat("yyyy-MM-dd HH:mm:ss - SSS").format(new Date(time));
        }
    
    }
    
    • 定点生成水位线,即实AssignerWithPunctuatedWatermarks接口。
      1. 没有时间周期规律,间断式地生成 watermark。
      2. 基于某些事件(指示系统进度的特殊元祖或标记)触发水位线的生成与发 送,
    //给源数据添加水位线
            SingleOutputStreamOperator<String> andWatermarks = dataStream.assignTimestampsAndWatermarks(new PunctuatedWaterMark()).setParallelism(1);
    
    class PunctuatedWaterMark implements AssignerWithPunctuatedWatermarks<String> {
    	@Override
    	public Watermark checkAndGetNextWatermark(String line, long l) {
    		if (line != null && "hello".equals(line)) {
    			return new Watermark(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else {
    			return null;
    		}
    	}
    	@Override
    	public long extractTimestamp(String line, long previousElementTimestamp) {
    		long timestamp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 + line + "][" + timestamp + "]");
    		return timestamp;
    	}
    }
    
7.2.5. watermark 迟到数据

水位线可能会大于后来数据的时间戳,这就意味着数据有延迟,关于延迟数据的处理,Flink提供了一些机制,具体如下:

  • 直接将迟到的数据丢弃
  • 根据迟到的事件更新并发出结果
    • allowedLateness( Time.seconds(1)) 迟到的数据依然可以计算进行计算
//给源数据添加水位线
    SingleOutputStreamOperator<String> andWatermarks = dataStream.assignTimestampsAndWatermarks(new HelloPeriodicWaterMark()).setParallelism(1);

    //开始处理数据
    andWatermarks.map(word -> Tuple2.of(word.split(",")[0], (int) (Long.parseLong(word.split(",")[1]) % 1000)))
            .returns(Types.TUPLE(Types.STRING, Types.INT))
            .keyBy(0)
            .timeWindow(Time.seconds(3))
        //设置allowedLateness()方法 迟到的数据也可以计算
            .allowedLateness(Time.seconds(1))
            .sum(1)
            .print();
  • 将迟到的数据输出到单独的数据流中(侧输出),即使用sideOutputLateData(new OutputTag<>())方法实现侧输出
//需要提前声明侧输出的容器
	OutputTag<Tuple2<String, Integer>> lateOutputTag = new OutputTag<Tuple2<String, Integer>>("late") {};

//给源数据添加水位线
	SingleOutputStreamOperator<String> andWatermarks = dataStream.assignTimestampsAndWatermarks(new HelloPeriodicWaterMark()).setParallelism(1);

//开始处理数据
	SingleOutputStreamOperator<Tuple2<String, Integer>> sum = andWatermarks.map(word -> Tuple2.of(word.split(",")[0], (int) (Long.parseLong(word.split(",")[1]) % 1000)))
         .returns(Types.TUPLE(Types.STRING, Types.INT))
         .keyBy(0)
         .timeWindow(Time.seconds(3))
         .allowedLateness(Time.seconds(1))
         //使用sideOutputLateData()方法
        .sideOutputLateData(lateOutputTag)
        .sum(1);
	sum.print("sum:");
	sum.getSideOutput(lateOutputTag).print("side:");

8、状态管理State

9、ProcessFunction API(底层API)

  • Flink state状态 与 ProcessFunction API 详解
  •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660536/article/details/120142911.

10、容错机制CheckPoint

13、Flink 反压机制

  • Flink 容错机制 与 反压机制 详解
  •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660536/article/details/120143143.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flink,windows机制,watermark,big,data,水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