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成长型思维的管理者?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固定型思维管理者存在的问题:

1. 精英主义

在他们眼里,一个员工的能力是固定的,因此他们选择员工的时候更看重员工的学历而不是经验能力,他们认为一个人的聪明是天生的,而团队的成就是属于这些聪明员工的,对于大多数员工的努力他们选择视而不见。

2. 个人英雄主义

在他们的眼里,自己是天生就比别人强的,这让他们直接忽视了下属的感受和需求,总是强调自我的价值和成就,甚至有的人还会用言语或者行为鄙视那些比自己级别低的人。

3. 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是什么呢?就是人们在团体决策的过程中思维倾向于一致,没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也没有人采取批判的态度,不管管理者说什么,大家都只拍手叫好。

那么如何做一个成长型管理者呢?

管理无非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管理自己,二是管理别人。在领导别人之前,要先学会领导自己,直接点说就是做好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成长。

自我管理可以分为三步来进行,第一步就是觉知。一个人最可怕的并不是有问题,而是有问题还不自知,因此我们自我管理的第一步便是察觉自己的问题。比如说一个领导总是批评下属的业务能力差,还一直得不到改进。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是下属太笨了,学习能力差,但是如果往深了看,下属业务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是培训不足,培训不足是谁的问题呢,当然是领导的问题。

察觉到自己的问题之后,我们第二步便是要接纳它们,当我们发现自己有问题的时候,不要着急逃避和推卸责任,要勇敢地承认自己不足,这样才可以帮助我们做出下一步的改变。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同事,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先甩锅,总之任何问题都是别人的原因,和自己无关,这种人就是不能正确接纳自己的缺点,是很难进步的。

接纳自己的不足之后,我们第三步要做的就是改掉它们。当然这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改掉的,我们要学会给自己赋能,一步步地去改正,直到不足逐渐淡化到消失为止。比如你不够细心,工作中总是出现一些小纰漏,影响你的升职加薪,要改掉它,你要做的就是每次在提交工作之前,先自己检查三遍,当问题减少之后检查次数可以降到两遍,再到一遍,直到完全不出错为止。

管理好自己之后,接下来就是管理下属了。管理下属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沟通。

与下属沟通可以使用3F倾听法。3F倾听法将倾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倾听事实,我们在听对方讲话的时候要摒弃自己的感情,只倾听对方描述的事实,不做任何判断。第二步倾听感受,了解了对方描述的事实后,下一步就是理解对方的感受,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换位思考。只有理解了对方的感受,我们才能明白对方为什么这么说。理解了对方的感受之后,第三步就是倾听意图,每个人说话做事都有目的,我们要找出背后的真实目的,

管理下属实现沟通无障碍之后,接下来就是建立信任了,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对于信任曾经提出过一个公式,信任与可靠性、资质能力及亲近程度成正比,与自我取向成反比。想取得信任,就要提升可靠性、资质能力及亲近程度,要降低自我取向。

可靠性,就是一个人的靠谱程度。作为管理者,如果出了问题把责任都推给下属,那对于下属来说这样的管理者自然是不靠谱的;资质能力也很好理解,就是一个人的专业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当管理者,当然要能够处理下属解决不了的难题,不然怎么服众;再就是亲近程度,想要跟一个人达成信任,首先需要亲近,如果一个管理者每天都把自己端着,高高在上的,那亲近程度自然很低。

如何降低自我取向呢?这里的取向说的是一个人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一个管理者太自我,凡事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他是很难取得下属信任的,也就是说一个管理者越自我,他和下属之间的信任度也就越低。

其实成为成长型领导者并不难,其一就是管理好自己,为下属做好表率;其二就是倾听下属的意见,和下属建立信任。只要实现了这两点,管理好一个团队也就没有那么难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做一个成长型思维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