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现金城市,乞讨人群的窘境与几点建议

前几天在路边走,看到有乞丐拿着碗行讨,路过的行人匆匆,没几个停下脚步给点零钱的,在杭州大家身上都很少带现金了。社会的发展大方向上是好的,而对于一些不掌握现代技能的弱势群体来说,是有些恶意的。

如果说乞讨者放上收钱码,也会很奇怪,在我的理解上收钱码是跟消费行为对应的,是消费者购买了某项商品或服务的应付款项,买卖双方各取所需各自获益,是可以长期维持稳定的关系。

而给乞讨者钱,是给予者出于同情、不忍、热心等一些人类美好品质的单方付出行为,不对等的关系本质上就难以维持。这种关系存在很多问题,如:

信任问题

现在的乞讨者太多了,有多少是真的没办法不得不乞讨的呢?似乎需要一个信任背书,艰难等级划分、认证标准以及乞讨者比较方便参与的认证流程。似乎也没必要不给虚假乞丐认证,可以用较低的艰难等级被动清除出乞讨圈。

不够了解

这个乞讨者经历了什么,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怎么可以联系到他?如果潜在帮助者可以了解到乞讨者的状况,会不会提升帮助意愿呢? 通过 “乞讨者个人页” 加深了解可行吗? 

钱是唯一的帮助方式吗

乞讨者拿钱也是用来交换的,是否可以提供其他形式的有用帮助?作为个人或者商品、服务提供商,相比于钱可能更愿意提供自己大量拥有的东西。比如包子铺可能就愿意给认证乞丐一些包子或者提供专享折扣价,再进一步可以给施惠商铺奖励,比如施惠即获得爱心值,爱心值在网店上展示并能够参与店铺总体评分的计算。

帮助程度

帮助的前提是,希望满足乞讨者一定的生活标准,不能过量以至于让普通人觉得不劳而获就可以过得很好。所以需要一个额度的管控,比如该乞丐需要帮助额度、被帮助进度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现金城市,乞讨人群的窘境与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