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说话,你在关键时刻就不会掉链子:《关键对话》书评

长文警告:全文约12500字,阅读需要25分钟,读完保证有收获。

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对话沟通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动动嘴皮子而已。

即使是关键时刻的对话,也只是需要稍微提高一点注意力就行。

但是,本书的四位作者有完全相反的看法。

他们在长达20多年的研究,以及对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对话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相反,里面有大学问。

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沟通。

比如说,面对亲密伴侣有意无意的疏远,你选择争吵或冷战来应对问题,结果发展到感情破裂,离婚分手。

比如说,面对枯燥乏味的工作,你去找老板谈升职加薪,结果老板没给你升职,反而把你这个“三心二意”的下属给开除了。

比如说,面对团队中态度消极的同事,你选择嘲讽谩骂,结果让整个业务团队无心工作,老板客户纷纷前来问责。

比如说,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你选择批评责骂、拳打脚踢,结果孩子郁郁寡欢、无心向学,怨恨你一辈子。

这些关键时刻的沟通问题,一旦处理不善,我们的人生就会处处受阻、寸步难行。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关键时刻的沟通问题呢?

在《关键对话》一书中,作者就告诉了我们很好的一种答案。

这本书被《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高度评价,长期霸占亚马逊排行榜首位。书中提出的理论,被《财富》500强企业中的300多家采用。

由此可见,书中的观点必定具有启发价值和指导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本书的具体内容吧。

本文字数较多,为方便理解,简单说明文章的逻辑结构:

01 什么是关键对话?

02 什么是明确目的?

03 什么是注意观察?

04 什么是保证安全?

05 有什么现实案例?

06 关键对话的核心是什么?

07 如何运用关键对话?


01

什么是关键对话?

作者认为,关键对话是指观点不同、情绪激烈、风险极大的对话。

关键对话对于我们非常关键,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比如:向老板提升职加薪、和重要客户谈判、和情绪失控的下属谈话、跟叛逆的孩子谈学习、和伴侣谈论感情问题,等等。

这种对话就像高速路上的拦路石,稍有不慎就会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人在处理关键对话时,表现都很糟糕。

因为关键对话通常都是毫无征兆地出现,我们的情绪还没有准备好进行有效交流,我们会本能地暴力对抗或转身逃跑。

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脑通常都是一片空白的,所以我们会关键时刻掉链子,情急之下我们甚至会做出某些不可思议、匪夷所思的行为和动作。

比如说,你的伴侣最近工作越来越忙,越来越不关心你。你暗示过对方几次,但对方始终没有积极回应。

你感到很失望很恼怒,忍不住开始冷嘲热讽:“哎哟,又回来晚了?我现在见网友的机会都比见你多啊”。

这下问题就严重了,对方根本受不了你的冷嘲热讽,于是你们就开始了冷战或者争吵,最后你们的感情也在这个过程中消磨殆尽。

这种沟通场景并不罕见,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见到很多人就是这样面对关键对话的,甚至我们连自己也是这样做。

不仅是人际关系,如果无法妥善处理关键对话,我们的事业、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都会受到巨大的不良影响。

比如说,你的老板做出了一个不理智的决定,你像愣头青一样想纠正老板的错误,结果不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把自己的工作也赔了进去。

比如说,你的公司正在开展一项极其重要的业务,你看到其他部门的员工消极怠工,你装作视而不见。结果项目失败,公司破产,你也跟着倒霉。

比如说,你生病住院了,看到医生没有按规定戴上手套和口罩,结果你的伤口感染到了医院的细菌和病毒,你最终因为抢救无效死亡。

比如说,你长期活在上司领导的批评和谩骂之中,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煎熬,免疫能力开始下降,最终患上抑郁症,开始怀疑人生。

好的消息是,正确处理关键对话的技巧不但轻松易懂,而且简单易学。

《关键对话》一书的四位作者,在长达25年的学术研究中,密切记录跟踪了大量对话高手的表现,把这些高手常用的技巧进行了总结和提炼,把主要的精髓内容都写进了本书当中。

《关键对话》这本书,提到了关键对话有七个原则,分别是:明确目的、注意观察、保证安全、控制想法、陈述观点、了解动机、开始行动。

在本书《译者序》的部分,翻译本书的人员认为,这七个原则中最重要的是“明确目的”和“保证安全”。

在本书第11章《综合应用》的部分,作者认为,这七个原则中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和“保证安全”。

把这两处的说法综合考虑,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关键对话的七个原则中,前三个原则,也就是“明确目的”、“注意观察”和“保证安全”,是最有价值的观点。

因此,这里就重点讲一讲前三个原则,后面四个原则就简单略过。

明确目的,指的是我们应该问自己:“这次对话要达到什么目标”。

注意观察,指的是观察对话氛围,观察大家是否陷入了沉默或者暴力状态。

保证安全,指的是让对方感到安全,能够毫无心理压力地对你畅所欲言。

下面,将会对这三个原则详细说明。

02

什么是明确目的?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一位父亲带着两个女儿去游乐场玩,由于两个小女孩都喝了很多汽水,很快她们就憋不住了,急忙忙地跑回宾馆房间上厕所。

由于只有一个厕所,姐妹俩为谁先上厕所开始吵了起来,她们大声争执,互相谩骂,甚至都准备动手打人了。

眼看无法解决问题,她们只好向父亲求助。

“爸爸,是我先到的!”

“可是我比你还急!”

“你怎么知道我不急?你又不是我。我今天早上出门时都没上厕所!”

“你太自私了!”

父亲提出了一个方案:“姑娘们,这个问题你们要自己去解决。你们就待在卫生间里商量吧,早晚会决定谁先用谁后用。不过我有一条规定,不许打架。”

两个烦躁的孩子进行关键对话时,父亲在盯着自己的手表,他想知道这个问题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解决。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卫生间里不时传来几句讽刺挖苦的话。

大约过了25分钟,父亲终于听到了马桶冲水声,然后从卫生间里走出一个孩子。一分钟后,冲水声再次响起,她的姐姐也走了出来。

这时,父亲笑眯眯地问道:“你们知不知道,在你们争吵不休的这段时间里,你们每个人可以上多少次厕所?”

父亲接着问道:“为什么你们用了这么久的时间才决定谁先上厕所呢?”

“那是因为她总是很自私!”

“瞎说,她本来可以等我先上的,可是偏偏不让,还对我大呼小叫的,她从来都是这样!”

两个孩子的目标都是想上厕所,但是她们的做法却完全相反。

我们很多人也像这两个孩子一样,在面对问题时,不是想解决问题,而是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我们常常搞错目标,我们总是认为对方有问题,从来不思考自己是否也有毛病,也从来不思考如何才能解决问题。

实际上,这些错误的念头恰恰是阻碍我们解决问题的原因。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那些对话高手是如何考虑问题的了。

大多数人在面对冲突时,不是想解决问题,而是想弄死对方。

但对话高手在面对冲突时,首先做的是明确本次对话的目的,并且无论出现什么情况,这个目的都不会动摇。

他们非常清楚自己希望通过对话解决什么问题,不管出现何种可能转移注意力的情况,都会牢牢抓住这个最原始的目标。

所以,即使是万分紧急、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他们也能化解危机。

比如,面对歹徒劫持人质时,谈判专家的目的是解救人质,所以他们不会辱骂歹徒有多残忍和愚蠢,而是表示出想帮歹徒解决问题的意思,甚至会想办法帮助歹徒逃跑,最后歹徒才愿意释放人质。

面对有人想跳楼自杀时,谈判专家的目的是让对方放弃自杀,所以他们不会指责对方的轻浮草率和漠视生命,而是让对方想一想生命中美好的时刻,想一想自己的家人朋友,对方最后通常都会放声大哭、放弃自杀。

当然,谈判专家需要经过专业复杂的训练,才能参与实际场景的谈判,他们用到的远远不止这一个技巧,但毫无疑问,这个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认为,在我们和别人进行激烈的争论,就快要失去理智时,应该马上暂停对话,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想通过争论解决什么问题?”

这样,我们或许会马上恢复理智。

这样,我们就不会一心想证明对方是错的,自己是对的;也不会想证明对方是愚蠢的,自己是聪明的;更不会想着弄死对方,以发泄怒火。

事实上,我们不需要证明某一方是SB,这没必要,也没意义。

除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我们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叫做“合作共赢”。

世事无绝对,凡事无极端。

我们应该警醒自己极端偏激的思维习惯,更多地去寻找互惠互利的可能性。

至于具体的沟通话术,作者认为可以使用对比说明的方法。先说明谈话的目的,再说明不想实现的目标,最后再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选择。

回到上文那个小女孩上厕所的故事,其中一个小女孩可以这样说:“我的目的是上厕所,因为我憋得实在很难受。我不希望我们继续做无意义的争吵,这样我们大家都会憋得更难受。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我们都能上厕所又能避免吵架伤害感情呢?有,就是让你或者我先上厕所”。

这样,她们就会马上有一个人先上厕所,另外一个人只需要再等1分钟就行。

总而言之,在关键对话中,明确对话的目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03

什么是注意观察?

在我们和别人沟通交流时,大家可以自由交换观点,这是健康的对话模式。

但是,当谈话变得不顺利、情况变得棘手时,我们就有可能会退出健康的对话模式。

比如,你担心对方会拒绝接受你的观点,所以你会突然表现得很强势,用比较大的音量和命令式的语气,强迫对方接受你的看法。

比如,你担心说出真实想法会伤害到别人或自己,所以你会变得犹豫畏缩、沉默不语或者敷衍了事,想要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们选择暴力压迫或者沉默逃避,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安全感,感到了恐惧。

只要对话双方有一方处在恐惧状态下,整个对话就会失去意义。

如果你暴力压迫别人,对方会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根本不会接受你的观点,你说了等于白说,是浪费时间。

如果你沉默逃避,对方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也没兴趣听对方胡扯,对方说了等于白说,还是浪费时间。

与此相反,如果我们感到安全,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讨论任何问题。即使对方不同意我们的观点,或者我们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并不妨碍你们积极愉快地对话。

恐惧是阻碍我们进行有效交流的最大元凶。

所以,在关键对话中,我们应该时刻观察对话气氛是否安全,是否让你或者对方感到了恐惧。

如何判断对话气氛是否安全?

很简单,观察你或者对方是否陷入了沉默或者暴力状态。

在关键对话的七个技巧中,这个技巧是基础。

作者认为,那些对话高手之所以拥有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之所以拥有高效率的领导力,都是因为打好了这个基础。

关于沉默状态,作者认为有三种最常见的形式,分别是掩饰、逃避和退缩。

比如,你老板对你说:“你的想法很好,只是不太适合我们公司”。其实老板内心认为你的想法糟糕透顶。(这是掩饰)

比如,你的伴侣问你:“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回答说:“蓝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其实你认为那件衣服非常难看。(这是逃避)

比如,你聊天聊到一半不想聊了,和对方说:“不好意思,我打个电话”,然后一去不复返。(这是退缩)

关于暴力状态,作者也认为有三种最常见的形式,分别是控制、贴标签、攻击。

比如,你的老板说:“你们应该都听我的,我永远都不会犯错误”。(这是控制)

比如,你的同事说:“你的想法简直跟山顶洞人差不多,凡是有脑子的人都会选择我的方案”。(这是贴标签)

比如,你的父亲说:“你这个SB,再敢去网吧,我就把你吊起来打,”。(这是攻击)

一旦我们观察到自己或者对方陷入了沉默或者暴力状态,就应该放慢节奏、暂停对话,给大家一点时间冷静下来,之后再想办法重新掌控局面。

04

什么是保证安全?

保证安全,指的是让对方感到安全,能够毫无心理压力地对你畅所欲言。

那么,在关键对话中,如何让对方感到安全呢?

作者认为,对话双方有共同目标,并且能相互尊重,大家才会感到安全。

下面来简单解释一下这两个观点。

有共同目标,是指你很关心对方的目标和利益,你想和对方解决同样的问题。

比如说,在某次家庭聚会中,你妈妈一直责怪你乱花钱,虽然她说话很难听,语气也很刻薄,但是你并不会在意。因为你知道她的本意是好的,是关心你的,所以你会感觉很安全。

相反,如果一个一直对你性骚扰的同事向你打招呼,哪怕只是简单地说了句“早上好”,你都会毛骨悚然、万分警惕。因为你知道他内心邪恶、动机不纯,所以你没有丝毫的安全感。

在关键对话中,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强迫对方接受自己或者是企图控制对方,这种意图很快就会暴露无遗。对话的安全感会瞬间遭到破坏,对方会马上陷入沉默或暴力状态。

所以,在我们开始对话之前,一定要检查自己是否和对方有共同目标。

我们应该真正关注对方的利益,换位思考,为对方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找到你们的共同目标。如果你只是想着满足自己的目的,对方会觉得你很自私,也会感到非常不安全。

互相尊重,是指你把对方看做是平等交流的对象,而不是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一旦对方感觉到自己不受尊重,谈话气氛会瞬间变得僵硬,他们的安全感会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出于自尊的高度防御。

如果你身居高位、大权在握的话,他们会保持沉默,默默承受你对他们的折磨;如果你比他们地位低,或者地位相当,他们就会对你发泄心中无尽的怒火。

尊重感就像空气,平时我们不会轻易察觉到它。但是一旦我们失去了它,我们就会焦躁不安、愤怒异常。

实际上,我们只要把对方看做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就很容易想办法尊重对方了。

只要是人,一定有缺点,也一定有优点。想通了这一点,即便是面对最令人讨厌的人,我们也能找到自己和他们的相似点。

一旦找到相似点,我们就愿意理解对方的想法和行为,也比较愿意去尊重对方了。

既然如此,在关键对话中,我们该如何找到共同目标,并且相互尊重呢?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三个小技巧,分别是:道歉、对比说明、四步法创建共同目的。

第一个小技巧:道歉。

必要时候的道歉,能让对方了解你的真实目的,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被你尊重。

在道歉时,应该放弃“只有我是正确的”之类的错误想法,勇敢承受自己的错误。并且说明你的做法为对方带来了什么麻烦或痛苦,让对方感受到你是真诚的。

比如说,你是公司部门主管,有一天你让员工等你通知才能下班。已经是下午6点了,突然有个董事长来找你谈业务和战略,你们一直聊到晚上10点,你这时候发现,有50号员工还在办公室等着你。

员工怒气冲冲地找到你,你开始道歉:“没有及时通知你们下班,是我的工作失误,对此我非常抱歉。不好意思让大家受苦受累了,刚才董事长来找我谈话了,我们在讨论如何让公司的业务做得更好,好让大家都能升职加薪、赚钱发财,一时之间竟然忘记通知你们下班了,再次我再次表示非常抱歉”。

你虽然放弃了一点自尊心,但是你赢得了更大的回报,就是健康的对话和理想的结果。

第二个小技巧:对比说明。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时,利用对比法可以消除误会。

有的时候,你没有任何恶意,也没有做出不尊重对方的举动,对方还是会认为你要伤害他们,认为你要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认为你图谋不轨。

在这种情况下,道歉无法解决问题,既然你没有恶意,为什么要道歉呢?你的道歉只会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让对方感到更加不安全。

这个时候可以用对比法来消除误会,让对方重新拥有安全感。

比如说,你是公司老板,正在和助手谈论对方工作不准时的问题,你的小助手感到非常紧张,以为你要干掉他。

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先说明你不希望看到的情况。

你可以这样说:“注意一下,我并不是对你的工作表现不满意。实际上我认为你的表现不错,我也想继续跟你合作”。

当你这样说了之后,小助手心里的石头才敢落地,他又重新感到了安全。

记住,安全感永远是第一位的,一旦感到不安全,对方马上就会陷入沉默或者暴力状态。

然后你可以继续说出你真正的目的,你这样说:“但是我是一个非常看重时间的人,工作准时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希望你能注意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你能在这个方面稍微改进一下,其他方面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就这样,小助手知道了你们的共同目的是解决工作不准时的问题,而不是你单方面的批评指责他。同时小助手也感受到了你的尊重,因此他大概率会改善工作不准时的毛病。

这个就是对比说明的技巧,先说你不想看到的,再说你想看到的。

这样对方就会知道你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同时也感受到了你对他足够的尊重,从而就很感到非常安全,愿意对你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第三个小技巧:四步法创建共同目的。

假如你是一名项目经理,老板想让你做一个“网络赌博”的项目,这个项目虽然能赚钱,但是有巨大的法律风险。

老板想让你搞这个项目来赚一笔小钱,但是你只是想安稳做个经理来养家糊口,不想冒险。

老板知道你不想搞这个项目,就怒气冲冲地把你叫进办公室,准备和你好好理论一番,你们开始了一段关键对话。

你和老板的目的不一致,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尝试用四步法来创建共同目的。

第一步:积极寻找共同目的

意思是说不要陷入暴力或者沉默的状态,应该积极地和别人沟通。你可以这样说:“我不同意你的想法,但是我希望和你继续讨论这个问题,直到找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第二步: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

意思是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判断出别人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很明显,老板想让你搞这个项目,就是想不择手段地赚钱,这就是他的目的。

第三步:开发共同目的

意思是说把眼光放长远,找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你可以这样说:“老板,我知道你想赚钱,但是搞这个项目的风险太高,这种钱我们不能赚。我们应该一起赚更安全的钱、赚更有良心的钱、赚长期稳定的钱”。

第四步: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

意思是说抛弃原有的思维模式,寻找新的可能性。你可以这样说:“老板,我们虽然不搞网络赌博的项目,但是可以设计出一个帮助别人理财的手机小软件,一样可以赚钱,具体的细节是一二三四五......”。

05

有什么现实案例?

关键对话的七个技巧分别是:明确目的、注意观察、保证安全、控制想法、陈诉观点、了解动机、开始行动。

上文已经仔细讲解了前3个技巧,现在就来简单讲解后面4个技巧。

控制想法,指的是控制情绪,控制住第一时间的错误想法,分析事实以改变主观臆断。

陈诉观点,指的是你说明事情发生的经过,陈诉你根据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

了解动机,指的是你耐心倾听对方的想法,询问引导出对方的真实意图。

开始行动,指的是你们把对话转变为行动,确定行动的具体方法和细节。

这里用李嘉诚和张子强谈判的故事来简单说明这7个技巧。

1996年5月23日下午5点,被称为“世纪贼王”的张子强,率领多名匪徒手持冲锋枪半路劫持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

张子强马上给李嘉诚打了电话,要求20亿港币作为赎金,并且自报家门让李嘉诚报警,随后单枪匹马闯进李家。

李嘉诚不敢报警,而且在记者得知消息透露给警方,警方过来确认的时候,李嘉诚也把警察挡了回去。

张子强是亡命之徒,之前就曾多次犯案子被判过刑,但是张子强的老婆拥有很深的政治背景,每次都能把张子强捞出来。所以李嘉诚知道报警也没用,只会让事情变得更麻烦。

我们来看看李嘉诚是如何运用关键对话的七个技巧的。

(第一个技巧:明确目的)

李嘉诚出门非常客气地迎接了张子强,并且说钱财只是身外之物,自己儿子李泽钜的生命安全比钱更重要。

而张子强只是想要钱,并不是真的想杀死李泽钜,所以张子强和李嘉诚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让李泽钜活着回来。

(第二个技巧:注意观察)

张子强告诉李嘉诚,自己身上绑满了雷管,随时可以引爆,大不了同归于尽,所以不惧怕任何保镖和警察,赎金的事情可以慢慢谈。

李嘉诚注意到张子强非常从容淡定,整个对话的氛围对于张子强来说很安全,所以李嘉诚也没有采取沉默逃避或者暴力压迫的方式来破坏张子强的安全感。

(第三个技巧:保证安全)

在谈判过程中,李嘉诚并没有辱骂张子强,反而是客气地请张子强坐下来吃饭,并且请张子强反复确认家里的房间没有警察,把张子强看做是和自己地位平等的人。

李嘉诚给予了张子强足够的尊重,并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张子强感到很安全,不会突然引爆雷管或者杀死人质。

(第四个技巧:控制想法)

李嘉诚知道自己的儿子被绑架后,非常的愤怒,在看到张子强身上的雷管时,也非常的恐惧。但是李嘉诚很好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失去理智。

李嘉诚先入为主的第一反应是报警,主观臆断是认为报警能解决问题,但是他在分析事实之后,控制住了这个错误的想法,选择了不报警。

(第五个技巧:陈诉观点)

张子强在抢劫的时候问李嘉诚会不会恨自己,李嘉诚说:“你放心,我经常教育孩子,要有狮子的力量,菩萨的心肠。用狮子的力量去奋斗,用菩萨的心肠善待人”。

李嘉诚还建议张子强购买自己家的股票或者把钱拿到国外投资,还说这样可以保证张子强三代人都有很多钱花。

李嘉诚陈诉了自己对于抢劫事件的看法,也陈诉了赎金更适合拿来投资的观点,赢得了张子强的钦佩与肯定。

(第六个技巧:了解动机)

李嘉诚曾经问过张子强,为什么要绑架自己的儿子,为什么想要20亿赎金。

张子强不仅仅说自己想要钱,还说如果能拿到赎金,在兄弟面前就会非常有面子。

至此李嘉诚才知道张子强真实意图,原来张子强不仅仅是要钱,还想满足自己的自尊心与虚荣心。

李嘉诚知道,张子强也是人,也需要被人尊重,而且也正因为张子强是亡命之徒,所以他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甚至是敬畏和惧怕。

所以,李嘉诚把自己的姿态放得足够低,把张子强当成自己的老大哥,非常恭敬地把钱准备好,而不是像打发乞丐一样把钱丢到地上让张子强去捡。

他知道只有这样做,自己的儿子才能获救,否则连自己都会被雷管炸死。

(第七个技巧:开始行动)

张子强要李嘉诚先生3天准备20个亿,只要现金,并且只要旧钞票,李嘉诚没有拒绝,马上开始了行为。

李嘉诚当着张子强的面,挨个给银行和财务打电话,最终计算下来3天最多只能拿出10亿现金,如果要拿出20亿现金,至少要多等一个星期。为了表示诚意,李嘉诚还把家里存放的4000万现金都拿了出来。

李嘉诚让张子强选3天要10.4亿,还是10天要20亿。张子强只有3天的时间,并且认为十亿四千万有个“四”字,实在是有点不吉利,所以最终决定拿10.38亿港币作为赎金。

最终,张子强拿到了李嘉诚从汇丰银行取出来的10亿现金,加上李家存放的0.38亿,一共拿到了10.38亿现金。

随后张子强让手下把李泽钜及其司机两位人质,都丢在了铜锣湾怡东酒店门口。

至此,李嘉诚成功的搞定了一次关键对话,化解了一次生死危机。

如果李嘉诚没有处理好这次关键对话,不仅人质李泽钜会被杀死,就连自己也会被世纪贼王炸死,这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李嘉诚没有看过《关键对话》这本书,但是他的谈判技巧却符合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关键对话》这本书不是作者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在25年的时间里对10万人的沟通方式进行研究,最后再经过编辑整理才写出来的。

书中的内容都基于现实,而人性都是共通的,所以李嘉诚的谈判技巧和书中内容吻合,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06

关键对话的核心是什么?

看到关键对话有七个技巧,我们一般人都会感到非常复杂。

但是我们并不需要仔细阅读这本书的每个章节,因为我们日常交流并不需要这么多的技巧。

如果有人逐字逐句地研读本书内容,紧锣密鼓、严肃无比地训练这些的技巧,他们最终会惊讶地发现,自己面临的关键对话其实不需要这么多高难度的技巧。

一些比较聪明的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说话沟通技巧,或许是学校老师教给他们的,或许是父母长辈教给他们的,或许是自己领悟的。

他们只需要意识到自己进入了关键对话,观察到自己或对方陷入到了沉默或者暴力状态,就有很大概率搞定这次关键对话了,这些就是所谓的“天生好手”。

但如果你不是“天生好手”,也完全没有关系。你只是需要掌握更多的沟通技巧而已,就能变得和他们一样厉害。

你或许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和别人争吵的时候,不要一心想弄死对方,而是先冷静下来想一想你们争吵的目的是什么,可能问题就被迎刃而解了。(第一个技巧:明确目的)

你或许需要学会及时道歉,用对比法说明自己的意图,表达对别人的尊重。别人在感受到你的真诚以后,或许就会对你敞开心扉。(第三个技巧:保证安全)

你或许需要学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压抑自己的内心,不以沉默来逃避问题,让别人知道你的需要或者麻烦。(第五个技巧:陈诉观点)

你或许需要学会耐心倾听别人的想法,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和真实意图,了解别人有什么需要或者有什么麻烦。(第六个技巧:了解动机)

总之,不同的人情况不同,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

我们只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抓住本书的一个或多个技巧进行练习,就足以应对很多关键对话了。

当然,如果你愿意学习到更多技巧,那当然更好。

熟练掌握这些技巧,你就可以应对更多不同的场合。

这些或许可以帮助你成为大师级人物,成为沟通专家,成为谈判高手。

虽然说本书介绍的7个技巧都很有用,但是任何事情都有轻重缓急,这7个技巧也同样如此。

那么,这7个技巧之中最重要的1个技巧是什么?

如果让作者删除其中6个技巧,只保留其中1个技巧的话,作者会留下哪一个?

我相信作者一定会留下第三个技巧:保证安全。

“保证安全”这个技巧是本书最核心、最精华、最灵魂的概念。

如果你没时间或者不愿意读完整本书,那就看《第5章:保证安全》。

为什么“保证安全”是最核心的技巧?

保证安全,意味着你需要去尊重别人,需要你通过及时道歉和对比说明的方法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真诚。

保证安全,意味着你需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意图,让别人知道你们有共同的目标,你没有心怀鬼胎或者图谋不轨,这样别人才会放下戒备。

保证安全,意味着你需要去营造出安全的对话气氛,这样别人才不会感到危险,才不会陷入沉默或者暴力状态,才会愿意和你愉快交谈、畅所欲言。

真诚、尊重、放下戒备、畅所欲言,这四个要素也是我们对话交流的灵魂和魅力所在。

仅仅是掌握这一个技巧,就能让你受益终身。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发出“这本书实在是太棒了”的感慨。

“保证安全”意味着真诚、尊重、放下戒备、畅所欲言,这是本书的灵魂核心。

仅仅是掌握这一个技巧,就能让你受益终身。

07

如何运用关键对话?

在本书的后记《10年作者手记》部分,有这样一段话:

对这些技巧最明智的应用应当是将其转化成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爱的体现,而不是偶尔用它们来解决一下生活中的小冲突。

意思就是说,关键对话不是特指某一次对话,而是指无数次对话。

关键对话不是特指某一次郑重其事的谈话,而是一种可以重复无数次的习惯。

关键对话不是特指一种谈判技巧,而是一种融入骨子和灵魂里的思维方式。

关键对话强调真诚、尊重、理解他人、表达自己、找到共同目标,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和习惯。

其实这也是“术”和“道”的关系。

表面技巧只是“术”,技巧背后的思维和习惯才是“道”。

理解并且内化这种“道”,你就会变得很厉害。就像武侠小说里面内功深厚的高手,无需刀枪棍棒,飞花摘叶即可伤人。

之前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这套《关键对话》理论有一个致命缺陷:很多时候,人和人之间没有共同目标,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这时候关键对话的技巧就没有用了。

比如说,你向老板请求升职加薪,老板不愿意。老板就是要压榨你,就是要把你当成廉价劳动力,你们的目标无法达成一致。

比如说,你的亲密伴侣和你开始了争吵或者冷战。对方就是要和你闹,就是要骂你,就是要让你难受,你们的目标无法达成一致。

比如说,你的孩子处于叛逆期,抽烟喝酒又打架。就是不听你的话,就是要违背你的意思,就是要和你对着干,你们的目标无法达成一致。

那么,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这套理论真的存在这个巨大的缺陷吗?

本书真的存在这种局限性吗?

当然不是,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后记部分书中原话:

如果你完全按照我们建议的技巧去做,但对方仍拒绝对话,你肯定无法实现对话。不过,只要你持之以恒,继续坚持以善意的方式对待对方,继续表现真诚的目的,继续尊重对方,努力寻找共同目的,最后对方一定会被你感动而加入对话的。

作者也知道人和人之间的目标很难达成一致,但是我们可以坚持做好自己,努力寻找一个共同的目的。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别人,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从改变自己开始,间接去影响别人。

即使目标不一致,我们仍然可以表达善意,用真诚和尊重对待别人。

最后别人或许会被你感动,即使没有也没关系。至少你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你也是一个人品很好的人,你也是一个人人称赞的人。

而且,在很多时候,人和人之间表面上看似没有共同目的。但是如果把格局和视野拔高一些,仍然能找到共同目的。

比如说,老板不愿意给你升职加薪,你可以找一个格局更高的共同目的。

你请求升职加薪不仅是想自己过得好,还想帮助老板和公司过得更好。

你可以陈诉观点,每周每月都写工作报告,用过去的成绩和数据证明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老板如果你给加薪,不仅没有损失,还能赚更多钱。老板如果给你升职,你就会有更好的机会可以发挥才华和智慧,公司也会越来越强大。

每天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研究如何把业务做得更多,用态度和专业性证明你的价值,老板说不定就会愿意给你升职加薪。

比如说,亲密伴侣和你争吵或者冷战,你同样可以寻找一个更大的共同目的。

你的争吵和冷战不是想发泄愤怒,而是想得到理解和关心,想让大家都过得幸福快乐。

你可以先了解对方的动机,观察或询问对方为什么要争吵或冷战。

如果对方骂你回家太晚,干脆死在外面算了。那他(她)的动机就是想你早点回来陪自己,做一些亲密行为。(你懂的)

如果对方故意不和你说话,那他(她)的动机就是想要你的关心、理解、支持和陪伴。

你需要控制自己的想法,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对方是神经病发作。不要让愤怒的情绪控制自己。

你可以陈诉观点,说自己其实很爱他(她),只是希望能互相理解和支持。

温柔而坚定,你就能化解争吵和冷战,让对方和你更加亲密无间。

比如说,你的孩子很叛逆,你依旧可以找出一个共同目的来。

你对孩子的打骂和责怪不是想控制孩子,而是想让孩子健康成长,你和孩子都是想要和谐美满的人生。

如果你曾经打骂过孩子,就应该真诚地道歉,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

孩子不是你的私人物品,而是一个和你地位平等的正常人。你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

你可以向孩子陈诉观点,说明你对孩子只有关心和爱护,没有强迫和控制。

你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人生,你会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

如果你认为孩子做得不对,也只是会给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而已,不存在强迫和控制。

如果是这样,孩子不仅会感受到你的关心和支持,还会体验到自由和被人尊重的感觉,多半情况下会“改邪归正”。

有些情况下,人和人确实无法达成共同目的。比如说骗子想骗你的钱,竞争对手想打败你,色狼想对你性骚扰,敌军士兵想杀死你。

但是这些问题已经脱离了“沟通技巧”的范围,已经不是通过沟通能解决的问题。本书的理论不能解决,其他的理论一样不能解决。

所以说,“没有共同目的”这个说法,根本不能算是本书的缺陷和局限性。

好,这篇文章到这里终于要结束了,最后再说点题外话。

有人说这篇文章写得太长了,我当然也知道这一点。

但是也只有这么长的文章,才能承载得了如此丰富的思想,才能够把一本书说的足够清晰、足够透彻、足够深入。

也只有用这么多的文字,才能说清楚我的分析和思考、感悟和体会。

相对于原著十几万的文字,这篇一万字的文章其实并不算长。

如果有人愿意花时间阅读原著,或许也会有耐心读完这篇书评。

如果有人只是贪图新鲜好玩,当然也可以直接不看书,尽情打游戏刷视频。

阅读一本书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不看书,放弃阅读。

------全文完------

作者简介:逍遥耀,喜欢阅读,更喜欢思考和行动的实战派。不是大人物,但喜欢思考问题和分享观点,爱逛知乎、微博、B站、豆瓣等有趣平台。想和可爱的你探索世界,想和努力的你并肩作战,想和优秀的你一起进步。个人公众号“逍遥耀”(ID:xyystory),欢迎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样说话,你在关键时刻就不会掉链子:《关键对话》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