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4-《好战略坏战略》读书笔记06

脑图:



今天主要读和思考第13章和第14章:秉持动态的视角和利用惯性。

这两章比较有意思,和非连续性中企业第二增长很类似。是企业如何实现跨越非连续性的方法论。

在一个企业发展的初期,企业往往会取得一个第一曲线内的快速增长和成功。这样的企业通过重大的技术创新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创造出新的高地,当竞争对手出现在你的壁垒之前时,这个高地能维持一段时间,直到类似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其他公司出现。

这时企业逐步失去了原来所依靠的核心竞争力(高地)。会面临一个在这一章节中作者重点讨论的如何获得第二增长曲线的重大问题。

作者首先强调的是看清大势,即利用好变革大潮。这种变革大潮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大多数情况下都超出了任何一个组织的控制能力。这些变革不是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组织创造的,它们是技术、成本、竞争、政治和买方认知等多个方面的长期变化催生出来的结果。重要的变革大潮就像地震一样,创造出了新的高地,而曾经的高地却被夷为平地。这种变革能够打破现有的竞争态势,抹去原来的优势,并创造出新的优势。它们能够释放出一些新力量,彻底强化或弱化现有的领头羊,也能够催生出全新的战略。

这是观念的彻底变革。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做到。其原因就是作者在第14章中讨论的“惯性”。

只有完全认清惯性和熵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才有可能让企业走出误区,获得第二曲线增长的机会。否则就像诺基亚CEO所言:我们失败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

异军突起的新星企业往往利用了竞争对手的惯性和低效。了解对手的惯性与了解自己的优势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遭遇的最大挑战可能不是外部威胁或其他企业享有的发展机遇,而是自身惯性和熵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工作重点就是自我革新。要在一个复杂的公司中搞变革是一项严峻的战略挑战。领导者必须判断本企业惯性和熵的原因以及影响,制定明智的变革指导原则,设计出一套连贯的行动,改变工作日程、文化、权力结构和影响力。

有了对惯性和熵的深刻理解,在看第13章的内容。也就理解了作者给定的方法(路标)。我给愿意称他们为机会:

第一个机会:由固定成本上涨引起的产业转型,人口红利过后,围绕着智能制造和无人工厂,科技力量显示威力。富士康大量引入机器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二个机会:管制放松引起的过渡,国家政策的开放与调整,这些都为有准备的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第三个机会:在预测未来的过程中可以预见的倾向,未来已来。

第四个机会:企业对变革作出的反应。极大考验企业客服惯性和熵增的能力。企业自身不发生变革,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将很难抓住这样的机会。

第五个机会:作者提出的“吸引者状态”的理念。我理解就是重视用户体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改善产品,提升用户满意度。即用户“粘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814-《好战略坏战略》读书笔记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