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日听朋友说,我同校的一学弟临近毕业欠了十几学分,怕是要延期毕业了。
我有点诧异“他身在学生会,不是挺吃的开的吗?”
朋友说“吃过的饭喝过的酒又不顶考试成绩,有个屁用?”
我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这样。
“我和导员喝了三次酒,奖学金能不给我?”
之前刷贴吧,看到有人因为一瓶酒而疑惑。他求助网友“送了导员一瓶酒,结果被导员拒收了,我该不该提我想入党的事?”
我看完还挺困惑的。
入党找党组织就行了,按照程序考察、教育、培训、考验等等,这些与导员无一点点关系,不需要找导员,当然就更不需要送礼了,风马牛不相及,是最好的回答了。
02.
中国人向来不关注酒,只关注喝酒的人。
我上大学时,同班的一个男生每天和导员“称兄道弟”“溜须拍马”,时不时在一起喝喝小酒。
他时常向大家炫耀“我和导员铁着呢,谁想请假找我哈!准给假。”
结果“啪啪打脸”,他自己的假导员都没准,因为学校规定“小长假前后不许请假”。
学院评选奖学金的时候还一脸信誓旦旦“奖学金能不给我?”
结果“啪啪打脸”,还真没给他。因为导员说“奖学金是品学兼优者应得的。”
我估计导员心里想的是“我拿你当朋友,你居然想利用我?”
很多人会觉着,上了大学之后最不能得罪的人是辅导员,他们好像掌握着你的“生杀大权”,于是就有人变着法的想和导员搞好关系。送礼,请吃饭……比比皆是。
03.
“我跟他喝过酒,是兄弟。”
在我们东北,“酒”似乎是双方关系的催化剂,“酒局”也成了必备的社交场所。
在大学里,“酒”好像也是万能的,酒桌上的人可以统称为“兄弟”,不管曾经有没有交集。“兄弟”可以帮我摆平任何事,不管对他是否知根知底。
“青春献给小酒桌,一天到晚就是喝”成了部分大学生的生活写照。
我一朋友Q大二的时候就在酒桌上认了个兄弟。一有酒局俩人准能碰上,一来二去熟络了。
结果有一天Q接了通电话,说是那位兄弟买手机的时候在某平台网贷,根据平台资料,Q是他的紧急联系人。借钱的人迟迟不还钱且联系不到,网贷平台只能找Q催债。
曾经有一段时间,Q只要不关机,就会遭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骚扰,凌晨一两点都会有电话打来,不胜其扰。
虽然后来那位兄弟还了网贷平台的钱,但Q从此也将他拉进了黑名单。
04.
“大学只有喝酒撸串”
还是我那位被“网贷”了的朋友Q(他是我身边喝酒误事的典型代表)。
上大学的时候今儿出去搓一顿,明儿出去喝一顿。
几顿喝下来,大学算是念完了。去年毕业的时候,他拿着单薄的简历回忆“好像大学这四年,就练了酒量和‘肚量’”,没干啥正经事。
他曾和室友一起报了BEC的网课,结果他因为喝酒落下了很多课,后来干脆就放弃了,毕业时候他室友拿着BEC的高级证书,他没有。
他曾和好哥们约定一周去7天健身房,结果因为影响酒局、饭局,改成一周5天、一周3天、一周1天……毕业的时候,24岁的他有了42岁时的啤酒肚。
酒桌上的大学生
2016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曾经随机向460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29.31%的受访者聚会频率达到每周两次以上,其中本科低年级占63.52%。所有受访者中,38.08%的大学生在聚会社交方面的开销占生活费的比例超过30%。
大学生喝酒的理由也是包罗万象:班级聚会、学生会迎新、社团庆功、向心仪的同学逞能……
在中国浓郁酒文化的熏陶之下,“感情深一口闷”、“能喝酒好办事”等观念在被称为“小社会”的大学里,以畸形的方式蔓延开来。
2017年6月,江西某高校学生在毕业酒会上因饮酒过量导致严重酒精中毒,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同年,广东某985高校的大一男生在灌下第六杯“特调鸡尾酒”之后,因为急性酒精中毒死在学校门口的酒吧里。
…
除此之外,因喝酒造成间接死亡的事件则更是多不胜数。
这些酒桌上的种种丑态和事故,不过是对“大社会”的拙劣模仿。
少交一些酒桌上的朋友,你会发现生活其实不一定要烂醉如泥。酒桌可能会有友情,但一定没有真情。
你,有约过这类的酒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