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还走不出低谷期?我的另一种选择。

读完这篇文章你将会收获:

如何从低谷中重新呼吸?

如何锻炼自己遇到逆境时的反应能力,达到未雨绸缪?

为什么有些朋友不会来安慰你,在你低谷时就“消失”了?

处在悲伤中的朋友需要的安慰到底是什么?| 友谊里的“白金法则”


【写在前面】

没有人告诉过我,悲伤到来时是如此恐惧。

人生中的逆境总是毫无预警地出现,包括学业失败、感情破裂、失业、疾病、自然灾害、暴力等。悲伤之浪有时像潮水突然拍向岸边,它们摧毁我们对生活的希望。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男主因为自己没做过的罪名入狱,他步步为营地谋划,最终成功越狱,重获自由。

失去了自由和人权的他,在暴力、霸权、性骚扰遍地的人间炼狱里,是靠什么支撑到成功越狱的呢?

是他的复原力。

正如电影中他说道:

“希望是件美好的事,也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复原力就像是重获希望,重新相信希望的存在。


核心问题在于,不好的事情发生之后的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

答案可以在《另一种选择》这本书里找到,今天也会跟大家简要分享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和行动干货。

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人面对挫折、悲痛时的反应速度快,复原速度快。

Facebook的COO 谢丽尔·桑德伯格的丈夫戴夫·高德伯格于2015年去世了,她认为她和自己的孩子们再也不会快乐了。面对这个逆境,她选择了她的Option B:重新呼吸,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时间的治愈下重拾自己、重拾快乐。这本书由谢丽尔的朋友、沃顿商学院知名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共同创作。

谢丽尔是怎么在失去一生所爱后恢复的呢?是因为她增强了她的复原力。

《另一种选择》中提到了人们忍受痛苦的能力,即复原力。


第一个重点-复原力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阻止自己的复原?

第二个重点-作为朋友可以如何帮助他复原?

第三个重点-内在源泉能让我们锻炼自己的复原力

本文还会给到五个具体方法帮助你增强复原力,干货满满。


Part I 你可以前行

1.你知道吗?我们会阻止自己复原。

阻碍复原力的三个认知因素会让你认为:“这都是我的错!我做什么都不顺利,我这辈子糟透了!”

 “3P”因素是:

个人化,认为坏事发生都是自己的错。

普遍性,认为消极事件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持久性,认为事件的残余效应会永远存在。


大二下学期实习的时候,我遇到一个做文件的格式瓶颈,开会时我也提问了。老板快速地、漫不经心地甩给我一句:“自己去查。”当时我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糟透了,我觉得非常丢人,我甚至产生“你这么差,以后什么公司会请你?”的想法。但之后回头看,事实证明我只是不擅长数据表格。并且在手上所有事情都处于DDL临近期时,我不可能把每件事情都学习到100%,我当然需要提高Excel技能,但这并不是我学习能力的问题。

如果当时我就充分了解自己并非一无是处,我就会减少很多焦虑。


当我们受苦时,我们总趋向于把痛苦无限放大,从而产生自我怜惜。此时我想起另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如果我们常常有不被爱的感受,我们应该告诉自己:我看见我在寻求不被爱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放下对它的需要。”

为什么说从小受虐待的人长大后更可能找到虐待他的伴侣?

认为自己经常痛苦的人会无意识地寻找让他痛苦的遭遇,因为这样会让他产生已经习惯的情绪,这已经变成了他的需求,并且只有获得更多这样的感受,他才能够继续自我怜惜。

看见痛苦,接纳它,放下对它的需要,痛苦就会减轻。

“只要你意识到陷入困境不完全是你的错,这个困难不会影响到你所有的生活,更不会影响你的一生,你就能更快地向前一步。”


2.别人难过时就“消失”了的朋友,请注意。

为什么有些朋友不会主动安慰你,在你低谷时就“消失”了?

有些伤痛触目惊心地存在,我们当中却有人明目张胆地忽略,甚至否定它。其实这些朋友本来的意思可能是:我不敢提起你的伤口,可能你已经跟别人聊过了,我怕你觉得厌烦和不适。

就像书里写到的:“这些朋友不问我过得好不好,我确实不能理解。我感到自己被忽视了,就好像我站在他们面前,他们却视而不见。”

第一次肠胃炎发作的时候,我没有带胃药回学校,疼痛难忍时我躺在床上感受胃在痉挛,身体在冒冷汗。我想要身边人的关心,但我会发现人们在当下过后似乎都闭口不提。


当你以为自己的回避便能够让双方关系舒适的时候,对方并不会这么想。心理学家用“缄默效应”来定义人们避免讨论坏消息的情形。

比如女朋友因为小事情闹矛盾的时候,她不告诉你有可能是因为觉得小事会影响你的情绪,她觉得没必要。她以为她保护了你的感受,但我们都知道情绪是会传染的,事实是双方都不舒服。

比如管理者会拖到最后一刻才告诉下属被解雇的消息,他认为这是避免尴尬的方法,也可能是为了保持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事实是下属认为自己被全盘否定了,他会认为在工作过程中,上司一直在盘算着如何“炒”掉他。

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我们会看见有很多回避深入(或者沉重)谈话的人。你会发现相处时当你表露出消极情绪的时候,有些朋友回应冷淡,表现出漠不关心,或者“人间蒸发”了。如果他希望下次他受苦时你能提供给他正向的能量,即你对他敞开心扉,他就必须也提供正向能量,即对你也坦诚相见。


有时当我们看见他人受苦时会有两种冲动,分别是同情和逃避。是“我要关心他”,或者是担心自己感同身受,被自己的无力感压垮。

犹豫总会让我们失去同情的冲动——“我这样会越界吗?”“我们也没那么熟”“他有很多朋友,也不需要我的安慰吧”“我会说错话吗?”

逃避会让我们的朋友失去你这个“应急按钮”,当他知道痛苦时按下“应急按钮”就能得到安慰,他反而会更让自己坚强,更有底气去面对困难,因为你表明自己是他的后盾,给了他安全感。

持续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就像冷暴力,会让对方感觉自己是一块海绵,不断吸收泪水,直到它沉重得像一颗铅球,坠入海底深处。当我们意识到已经无视了他人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时,为时已晚。保持沉默会让加深你和家人、朋友、同事间的隔阂感,也会加深痛苦,不利于受苦者的复原。

朋友的力量是“有一天,一觉醒来,她终于明白,我们曾共同面对过一切。”


3. 复原力需要内化。

深入地自我同情:

做错事情时的自责应该让我们责怪自己的行为并非人格,我们可以感到内疚,但不是耻辱。即做了坏事不一定是代表成了坏人。减少对自己“3P因素”的打击,才能帮助你更快复原。同样的,不要因为生他人气而自责,不要因为嫉妒而愧疚。


人们总是对看不到的事情表示质疑,并且产生偏见。

比如身边的人都结婚了,长辈会说我身边的孩子们都结婚了,他们的伴侣都是什么样子的,以此要求你的婚姻也是什么样子的。

比如没有看见有女生在IT部门,于是面试IT部门的大多是男生。

看这本书时我想,如果是我,失去挚爱后我可能会一蹶不振,不可能再重拾快乐。

但如果你看不到成长的可能性,你就不可能成长。通常人会更遗憾自己没做过什么事情,而不是做过了而遗憾。我们要找到自己所有新的可能性。


追求没有意义的快乐,人生会漫无目的;只有目的没有快乐的人生也枯燥无味。所以在假期中,除了计划单纯的玩乐,我们也会计划做对未来有贡献的事情。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躺在床上睡了很久,醒来后内心有深深的内疚,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休息,尤其是你起床后看到舍友、朋友圈里努力工作的人,你会焦虑是不是睡眠的时间没有意义。其实如果你一直在努力,没有懈怠一分一秒,让你的时间都充满了“意义”,你会发现你不快乐。假如你给自己放一天假,出去尽情吃喝玩乐,或者在已有/创造的时光中安排有新鲜感的事情,你依然能够发现快乐。

“这些快乐帮助我们减轻痛苦,当这些时光累积起来的时候,它们不仅能给予我们快乐,还能给予我们力量。——快乐是终极挑战。”


PART II 处于低谷时如何复原? 五个方法。

1.  专注于最糟糕的事情。

你可能会说:什么?!把事情往更坏里想?

我的电脑出问题时,我以前学PS和PR时的作品全部消失了,而我没有备份。

如果用这个方法,我会这样想:幸好只是一部分内容消失了,万一是我整台电脑的资料都没有了,岂不是更惨吗?

当你遇到事故时,往最糟里想能够让你心怀感激,这能够让悲痛淹没。


2. 主动寻求帮助。

寻求帮助是复原力的核心。通过请求帮助,你可以知道有人在关心你,感觉自己很重要能够支撑你度过不幸。

在我陷入感情问题的挣扎和漩涡时,我不知道表达什么程度的情绪才算合适。但我的好朋友Paris有一条信息让我记忆深刻。“无论有啥事,我都在哈。”这让我想起她以前对专业方向迷茫时会来寻求我的意见,她不仅依赖我,还接受被我依赖。我们的友谊让我们彼此更快地复原。

同样的,当你因为缺乏某项技能而焦虑时,承认你缺乏它,然后主动找渠道/人帮忙。想要做出改进,说明你并不软弱。


3.   处在悲伤中的朋友需要的安慰到底是什么?

友谊的黄金法则是“你希望他怎么对待你,就怎样对待他。”而当他人经历痛苦时,友谊的白金法则是:按照他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

朋友处于不幸时,对待他的正确方式是:积极地回应他。

你可以说:我了解你的痛苦,我就在你身边。

你可以说:我看见了,我看到你在受苦,我真的在意你。

你可以说:你的感受对我来说很重要。


4.  写日记比唱歌、画画更能帮助你处理情绪。

“写日记能够帮我处理那些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情绪,以及太多太多的懊悔。”

1)写下让你痛苦的事情,然后证明它是错的。

2)写下今天快乐的三个瞬间。

3)写下你要感恩的三件事情。

在你想写时才写,不想写了就停止。就算是每天写两分钟,都能够让人产生变化。写作能够让你平静下来,不断反思。

“我们用语言表达感受,再将感受释放。”


5. 想要重新快乐先去睡觉。

“一个人在劳累的时候,身心都会变得脆弱,变得暴躁易怒,缺少快乐的能量。”不管是天大的事,只要它不会杀掉你,它就不是大事。而不管是什么事,都不要影响到你的正常作息。

实习期间。有一次我为了赶文件和开会,中午点了外卖,下午三点才忙完吃上一口,当时我怨气非常重,一边焦虑一边忍受饥肠辘辘,最后开会时也表现得很情绪化,给上司落下了不好的印象。

我身边也有工作狂的朋友,为了工作放弃睡觉的时间,每天凌晨一、两点回家,吃饭也是腾空吃的;还有个朋友打两份工,每天熬夜到三、四点,喝咖啡像喝水一般的频率。我非常担心他们的健康。

吃饭、睡觉,这些应该是生活的基础,而不是附加品。如果你推掉了他们来做你的事情,只会让你增加愤怒和焦虑,影响你的工作表现和成果。


Part III 结尾

来自《沙滩上的串串脚印》的故事。

诗人和上帝一起在沙滩上漫步,诗人看到沙滩上有两排脚印,但是当他痛苦、悲伤的时候,却只有一排脚印。诗人觉得自己被抛弃了,他问上帝:“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在我身边?”上帝回答说:“你所见的那些只有一行脚印的岁月,是我在托着你啊,我的孩子。”

你可以理解为那一排脚印是朋友们在搀扶着你。你也可以理解为,这一行消失的脚印意味着我想成为的我一直在我身后,随时准备在我跌落时接住我,不离不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你还走不出低谷期?我的另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