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巴巴的妈妈

对妈妈的感情,从排斥到接纳,不过是一两个月的事,用我妈的话来说,先认同才能沟通,不认同,就无从谈起沟通。我说,是沟通以后才知道认同或不认同的,我妈表示信念基础不一致,无法沟通。磕磕绊绊地沟通了一会,我像考古队员掘了几块碎瓷片出来,主要靠脑补把这个盘子复原。

一听这个题目,妈妈动情了,眼圈立刻泛红,眼里涌出泪水,表示:没有比你们父子三人取得一点成就更让我“喜”的了!虽然心里明知是这样,但还是感到一阵突如其来的不适。忍住要吐的槽,我接着问:也就是说,你没有自己的生活,你的“喜”完全是建立在我们三人身上的,是吗?一听这话,更引来一阵泪雨横飞,话题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

我这一辈子,从小没了娘,活得低三下四,结婚了没有人帮我看孩子,我只能把我的理想都掩埋起来,全心全意,不,是透支自己,为这个家奉献,我把我的理想都寄托在你们身上,尤其是你,我对你寄予了最大的希望(我的鸡皮疙瘩已经大如斗了),希望你能实现我的理想,结果……你弟弟,我对他的希望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他健健康康的,结果,他零七碎八地受了多少苦……想起来我就痛心不已,你爸,就更不用说了,基因不好,一点也不走样地是他们那家人的种,不学习,不上进,呜……

我半是不解,半是安慰地说,我弟身体不好做小手术跟你也没关系啊,你用不着痛心啊。我妈哭得更伤心了,怎么没有关系?不是我怀孕的时候他们气我,我怎么会把你弟生得这么孱弱?好吧,这一句激起千层---

对我妈的怒,我是最熟悉了。从小在她的怒火中长大,我也炼成了“金刚葫芦娃”,心中默念“我是木头人”一万遍,比议和团的“刀枪不入”符还管用呢。任何一件事都会让她怒火勃发,小时候在别人家玩得时间长了,会被骂,吃别人给的东西,会被骂,客人来了说错话,会被骂,写作业慢了会被骂,考试砸了会被骂(赠送打)简直想不出不被骂的情形。这几年我和弟弟不环侍跟前挨骂了,我爸成了唯一的出气筒,隔几天我就要在电话里听一通怒的余波。

不过神奇的是,我妈是墙外开花型选手,外界对她的评价可是不错呢!所以小时候我经常怀疑自己是捡来的。为什么她对外人那么好,对我却这么暴戾呢?

今天我妈一语道破天机:我只对至亲生气,而绝对不会对外人生气的。为什么呢?因为我对你们有高标准,严要求,但对外人,我没必要呀!我略带讽刺地说,也就是说你没有实现的自我价值,期望通过我们来实现,但我们往往做不到位,所以你就很生气?妈妈理直气壮地回答:对!我问:你有没有想过,你设定的这个标准,其实是被你解释过的标准,并不一定是客观标准?怎么可能?我用的是用客观标准,社会上大家都认可的标准……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好吧,放过,探讨最后一个关键词----

怎么就快乐了?你们三个哪怕是取得一点点成就我都会感觉很欣慰,比如你,哪怕学会炒一个菜,我都会觉得你有进步了,我也会觉得欣慰(为什么我没有听说过?)我忍不住又开启了“闻道百以为莫若几”模式,探讨爱是托举还是立标杆。好吧,自讨苦吃五百斤…

采访结束,我的心灵没有被震撼,可能我对妈妈的接纳程度还是不够高,自己还是想通过把她改造成一个理想中的妈妈来增加对自己的肯定,埋怨她不肯放下执念是因为我放不下执念。如果我能全然的,不带评判地倾听,也许她也能慢慢缴械,放下战斗的武器,回到自己的心灵家园。慢慢来吧,暂时,我的能量达不到,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圣雄甘地的。

她们那个年代的人被太多的“应该”禁锢了思想,连我都是近几个月才开始接触“自我成长”“自我接纳”这些概念的,她接受不了也很正常。不过,我还是鼓励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做不做这件事与你的意愿强烈程度有关,与别人的支持程度无关。最后,我给妈妈读了一篇我写的文章《游乐园纪实》,刚开始,她不好好听,走来走去干活,后来,她去厨房时告诉我先停一下,等她出来再继续。我好高兴。

你可能感兴趣的:(苦巴巴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