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张心理学思维导图,不仅能减少个人损失,关键时刻能救性命

上一章我们讲了心理学“圣经”《影响力》的第二大基本类型——“承诺和一致”,算上今天讲的第三大基本类型——“社会认同”,这本心理学著作就讲完一半儿了。如果说,“互惠原理”和“承诺一致原理”能让你在经营亲情、友情、爱情、事业时更加得心应手心想事成,那么“社会认同”这个心理学原理可以说能在关键时刻救你性命。

你可能会想“有这么夸张、这么神奇吗?”,等你看懂了,你就明白这的确不是在吹牛,而是有科学依据和实验数据作支撑的了。(一言不合先上一张干货思维导图)

自制思维导图

社会认同是什么?思维导图里已经讲过了。社会认同的形成,是基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形成。人类为了生存,必须适应环境,从而不断进化。我们都知道,人是一种群居动物。远古的时候,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就得报团取暖,形成一个集体,跟随集体行事,才能活下来。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其实也是一个集体。进化至今,我们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都被这种集体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就是“社会认同”的产生原因。

而从众心理,是最典型的社会认同体现。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他们已经跟随大众做出从众的行为时,他们自己却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在从众,还私下偷着乐。其实这也正常,因为在社会认同之下产生的行为,就是无意识响应的。

简单举几个前一段时间才发生的典型例子,你就能深刻理解以上内容的确如此。

基于coo协议

 就拿前一阵特别火的复联4来说吧,其实很多人在这之前,对复联根本不感兴趣,甚至都没看过复联的前几部电影,更别说在他们心里对复联这个ip的评价是好还是很一般了。但是由于复联4被人们讨论得太火了,他们也跟着认同了,一种“好像自己不表示一下对它的喜欢和期待,会显得自己 很low”的想法油然而生。于是乎,一些不明就里的朋友也跟着一本正经地在票圈刷起了队形。

还有前段时间巴黎圣母院失火,很多人根本连雨哥的《巴黎圣母院》都没看过,最多也就听说过而已。但是由于看到微博上不少人发的那句“卡西莫多失去了他心爱的姑娘,最终也失去了他心爱的钟楼”,于是队形又自动走起了。

如果以上两种你都中了,那么你现在回想一下,当时的自己是不是做出了那个行为之后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从众呢?不但没有意识到,还感觉很良好,而如果不那样做,反而会让自己难受。

基于coo协议

西奥迪尼在书中这样提到:“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如此一来,有失偏颇甚至是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

而我们被那样的伪造的“社会证据”忽悠的次数还少吗?为什么网络商家不惜代价也要把销量和好评刷起来?想一想我们网上买东西的时候,是不是很注重看商品的销量和好评率?为什么商家在打广告时要说“多少多少人已经....”,为什么会有托儿这种职业?就是因为他们熟知这一强大的影响力武器。由此可见,有时商家门口排起的长队,也有可能是假象。

以上讲的这些,对我们的损害不是那么大,要说社会认同原理中很有可能对我们生死攸关的一点,那就是“多元无知效应”

什么是多元无知效应?即当人们处在一个很多元素、很多原因都不知道、不确定的场景中的时候,会产生的心理学效应——根据身边的人的反应做出决定:他们怎么做,我就应该怎么做。很少有人能打破这一效应,做出自己认为应该做的决定。

所以为什么在人很多的公众场合,有人急需救助的时候,大家都出奇地一致:冷眼旁观匆匆走过。这是为什么?真的是这个社会太冷漠了吗?其实不然,原因就是“多元无知效应”的存在:在场的人都互不相识,都是处在一个陌生环境里,面对一个陌生人的不确定性的求救,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看到别人也没上前去,就会根据这个别人的行为来判断(他走在前面看见了都没有去救,他一定知道情况,应该是有人已经在救了。),而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所以谁也没去救助。

基于coo协议

而根据心理学家们实验研究:当求救者所在的场所只有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都会去救助求救者;而当求救者所在的场所有一堆人的时候,几乎是谁也不会去救助。

那么要是有一天你就遇到了那种紧急危机,而且是一堆人的情况,你应该怎么拯救自己呢?正确的求救方法是:指着人群里的某个人,描述出ta的特征(穿什么衣服等)叫住ta,告诉ta自己的情况很紧急,最好是把救助你的办法也告知ta,比如报警或叫救护车。这样做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方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对方在特地环境中所要承担的责任。若你对着人群喊求救,除非运气好,否则很难有人站出来救助你。

ok,“社会认同”差不多就讲到这里,看懂了此篇文章,关键时刻能提高自己存活下来的概率。我们下一章见:影响力之“喜欢”,也叫“吸引力法则”,下一章,我们来讲讲如何惹人喜欢的心理学干货,不见不散。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住这张心理学思维导图,不仅能减少个人损失,关键时刻能救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