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摇篮:天时、地利、先发优势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以前我会认为历史的发展进程是取决于人类本身,比如,经典的历史事件,伟大的历史人物等等。当读完这本书,我才深刻体会到,作为地球物种之一,我们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被大自然神奇的力量深深影响,世世代代。

        简单看一下当今全球最发达的区域和人口最密集的区域,绝大部分都在北半球的温带气候维度范围内,欧洲、中国、美国等。这不是巧合,而是必然。

        必然原因一:农业让定居成为可能。

        最初的人类组织几乎跟动物的生活方式一样,以小群体捕猎动物和采摘植物果实为生。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在一些资源富足的区域完全可以满足当地人的基本需求,甚至还可以有一些食物结余,但这种方式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需要不停的去追寻食物的脚步,居无定所导致女性必须顾虑怀孕所带来的的一切不便,以致于生育率无法提高。人类的原始祖先在以这种方式在地球上生活了700万年,直到11000年前,有一些民族驯化了几种野生植物并完成了向粮食生产的转型,再加上后来一些大型哺乳类动物(可作为畜力)的驯化,人类文明才开始进入爆炸式发展时期。

        考古学证据表明,自发产生农业的地区极其稀少,基本上分布在早期的欧亚大陆,主要发源地有:远古的新月沃地和中国。原因也比较容易理解,这些地方气候温和并且多变,适宜生存的动植物种类丰富,存在着更多可供人类驯化的物种。这种由于气候产生的小小差异,奠定了不同民族历史的基础。

        学会了粮食生产的民族拥有了定居和获取更多卡路里的能力,也就有了养活更多人口的能力,相应地,人口密度也越来越大,而越来越大的人口密度又促进了人类获取更多卡路里的动力,这样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反馈循环,不断促进着农业和人口的发展。另一方面,定居和充足的粮食,使人类团体不再需要所有人都为获取食物而劳作,让不同职业的产生成为可能,最终编织成复杂人类社会的大网。

        必然原因二:便于迁徙的地势促进交流融合。

        不管是独立驯化植物,还是独立发明文字,从零到一的过程都远比后面的进化要艰难的多得多,从人类历史的尺度上来讲,动辄就是上千年的差距。人类文明爆发于欧亚大陆,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这里最早出现了多个拥有独立驯化农作物的地区,例如:新月沃地和中国。第二,欧亚大陆拥有相对温和且多变的温带气候和相对缓和的地势条件,方便人类自由迁徙。非洲的大沙漠和南美的热带雨林,以及那里靠近赤道的热带气候,无疑成为了人类迁徙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不同农作物和文字随着人类的迁徙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完成各自的杂交融合,产生出更多样的演化可能。

        虽然新月沃地的驯化植物,几乎同时出现在了各个区域,但由于地理环境导致的传播速度的差异,最终造成了各个地区文明发展速度的差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相隔不过几百英里的欧洲和北非。

        必然原因三:先发优势的惊人力量。

        这本书里提到一个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语言学。历史学家们通过对语系的划分和相似度判断,可以大致推断出某一类人的迁徙轨迹和时间。考古学家们发现在很多不同区域都自发的出现过人类尝试创造文字的过程,但绝大部分的尝试都无疾而终,并不是因为这些尝试有什么原则性错误,而是因为它们后来遇到了更早发展的外来文字,在没有效率优势的情况下,慢慢被替代掉了。

        “畜生的致命礼物”,这是书中阐述病菌其中一章的标题。人类历史上,瘟疫致死的人数远大于其他死因,而这些导致大瘟疫的病菌绝大多数都起源于动物,然后发生了跨物种传播,于是人类就在没有免疫抵抗的情况下,像被收割的麦穗一样大片大片倒下。由于欧洲城市发展和人口聚集速度最快,爆发瘟疫的可能性就越高,瘟疫的破坏力也越强,例如十四世纪最著名的黑死病,当时杀死了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口。相比于欧洲人,更悲惨的是美洲印第安人,表面上看似是欧洲人用枪炮杀死印第安人,占领他们的土地,但实际上是欧洲人带去的天花病毒要了更多印第安人的命。

        先驯化动物的人类,先遭遇跨物种病菌的洗礼,产生免疫,然后这种先发优势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征服其他地区人种的致命武器。

        最后谈一谈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性的思考。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经的辉煌也不过才相隔千年,在人类文明历史中如弹指一瞬。我们拥有南北纵向多纬度和东西横向不同海拔高度的多样气候环境,绵延数千公理的海岸线,横贯内陆的大江大河,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大的人口基数等等,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再加上华人闻名世界的勤劳和智慧,天时、地利、人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上个世纪,世界看欧美,二十一世纪,世界看中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明的摇篮:天时、地利、先发优势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