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这么多奖的《罗马》我不喜欢

墨西哥城的罗马社区,女佣人克里奥意外怀孕被人抛弃不幸的产下死婴,女主人索菲也离开了不爱他的丈夫。

在好莱坞已经取得一些成绩的阿方索卡隆拍了一部作者电影,回忆了童年的一段时光,纪念自己的母亲与女佣。电影拍得很有意思,但我个人并不喜欢。

这是一部文学性太强的作品,把它的方方面面的信息提炼出来,都是些象征意义的表达,甚至能够很轻松的把它想象成文字的抒发。

图片发自App

泡沫水一遍又一遍冲刷着地砖,水中倒映着一小块方形的天井,一架飞机缓慢的驶过天空。这是影片最开始的画面。画面背后,女佣克里奥正在冲刷地砖上狗屎的痕迹。最开始的画面里,我们只知道她在清洗地砖。随着情节的展开,我们才知道,那些狗屎总是刻意的越来越多出现在地砖上,就想她生活中的不如意。这是这部电影中我非常不喜欢的一个符号,因为狗屎的细节,女主人宣泄了一些丈夫冷落她的压抑,这是没问题的,但把狗屎这样错落的摆到院子里实在是太无聊的魔幻画面了。会有人留下这么多不清理吗?还是这狗一晚上就能完成布阵?你可以骂生活是狗屎,但是这么直白的比喻,真的不高级。

贫穷的克里奥,与泡沫为伴的克里奥,反反复复牵着狗开大门的克里奥。电影中众多对年轻女佣生活的细节,一些对女佣身份处境专门设计的镜头,让我一度以为这部电影可能要讲穷人的生活。结果这是一部讲女性的电影。这一点在男主人的出场与退场时体现的很明显。这个带着些权威性的男性角色伴随着收音机中的音乐出现,又在街头鼓乐队的奏明中退场。这样的仪式感很显然是强调了他在女主人生命中曾经存在过。

于是,性格善良的女佣、被人抛弃的女佣,与同样孤独的女主人有些同病相怜的意味。导演倒是很诚实,没有一味的去讲女主人多么善意的照顾女佣,反而带出了不少白人对当地人土地的侵占。他们把庄园里生活的狗做成标本。他们在森林中开枪,为的是屋子里放着鹿的标本。他们为森林带来了火灾,而这片土地与女佣克里奥的家乡有着同样的泥土的味道。

图片发自App

飞机是电影中出现最多的符号,代表着电影中的角色生活之外的世界。清洗地砖时倒映出的飞机。最小的孩子呓语着前世是战斗机飞行员,那时女佣也在身边。第二次清洗地砖时,下一场影院里飞机的音效早早的进入。女佣告诉男友自己怀孕了,电影画面中的飞机却在坠落。一个滑稽的教授,指导一群练着武术的当地人,飞机在他背后缓缓飞过。以及在一切尘埃落定,这个一起生活的家庭得到成长,回到原本的生活,院子上空飞机依旧慢慢掠过。

除此之外,电影中还有非常多的不同的象征,玩的太多了,实在没有必要。我认可故事的内核,认可导演仿佛把自己藏身镜头后的大量长镜头,但实在不喜欢这么多的象征意义的堆砌,很做作。好像看了这个电影的观众,都要被逼着去解读他众多自恋的小设计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拿了这么多奖的《罗马》我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