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婆婆与城里媳妇的"交集"

     

图片发自App

那天周末,阳光明媚,小燕的婆婆王阿姨抽空从城里坐车去了一趟乡下,她给家里每天下"金蛋"的母鸡们奖励了一大把谷子,给探头笨脚又嘎嘎乱叫的小鸭子倒了一大盆水、给伸着舌头又摇着尾巴的大黑狗扔下了几根从城里带来的啃过肉的烂骨头,给长着胡须的大肚子母羊拔了一大筐翠嫩青绿的小草、给好吃懒睡的“猪八戒'炖了一大锅香喷喷的大杂烩,给机灵淘气的小黄猫喂了几条从城里吃剩的咸鱼干,给快要枯萎又口渴了好多天的菜娃娃灌满了水,把老家的楼房里里外外全扫了一遍。

  忙完这些,王阿姨这才想到,自己还没吃午饭,想着老头子也去办事了,今天一个人在家,随便凑合着做点吃,可忽然间她觉得头重脚轻的加上腰部巨烈的疼,她想上楼拿点吃的力气也没有,无奈之下,只好在一楼旧厨房用柴火灶随意煮着一碗没有任何佐料的白水碎米线吃,吃完午饭后,她顾不上身体的疲惫与腰的不适又去菜地里摘了很多菜与瓜果,准备给城里的儿子家捎去。

        临近下午,外甥女按她约定的时间开车来接她,只见王阿姨把外甥女的车后备箱塞得满满的,都是她平时抽空回家亲手种的绿色食品与家乡特产。在路上,王阿姨忽然变得话唠了,她一直在絮絮叨叨叨着她的儿女,她的儿媳妇、她的外孙,她孙女还有她的琐碎事。

        话说王阿姨也挺有成就感的,两女儿已嫁,也都嫁得不错。她儿子是一个总局的税务局局长,儿媳是高校教师,有一个可爱活泼的小孙女。但王阿姨对此还是不满意,总觉得人生还是缺少点什么似的。想想自己几代单传,而儿子还没有生孙子就觉得遗憾。自从这几年二胎开放后,她就天天做梦着,烧着香祈求观音菩萨能给她送个孙子。甚至还给儿媳妇做了思想工作,希望小燕网开一面能给王家添丁续香火.

     

图片发自App

可媳妇是八零末的,虽然在外是伟大又明理的为人师表,但从小就在娘家是个娇生惯养的女子,她根本不把婆婆的话当话听,也很抗拒。于是王阿姨就不停地给儿子灌输添油加醋说如果没有男娃,以后就没人传宗接代了王家的香火也断了。那天周末儿子推掉所有应酬把七大姑八大姨姊妹们全叫了回家,想让她们给媳妇做二胎工作,通过投票与家庭会议,亲人们全体举手赞同并给小燕做了大量思想开导与种种举例。小燕心事重重、犹豫不决着。

        后来不知是夫妻措施失算,还是什么,两个月后小燕开始对油腻反应过激,吃什么吐什么,看什么都没胃口,一下班回家喜欢倒头就睡。王阿姨看上眼里,偷偷跟儿子商议着看这样子是真的怀上了,殊不知,当小燕得知自己又怀上了,整天闷闷不乐,心中一直很抵触。但王阿姨心里却暗自窃喜,她每天对小燕就像伺候皇后娘娘一样有求必应,想吃什么就给做什么,想吃天上的地上的全不吝啬给,除了给小燕做好一日三餐外还给她增添了三次点心,看着儿媳妇一天天变大变圆的肚子她每天笑呵呵的,她仿佛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盼头,虽然王阿姨的思想观念旧了些,也有那么一丁点的重男轻女,但对嘴甜又聪明伶俐的小孙女却疼爱有加,孙女想要什么就给她什么。她现在心里唯一的愿望就是媳妇给家里再添个男丁,这样她的任务完成了,人生也就圆满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燕成了家里重点保护的"国宝"对象,她每天上完一两节课,下班回家就像孩子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养尊处优女王般的贵族生活。王阿姨一直是个朴实又勤快的农妇,从前什么苦都吃过,特别是培养儿子读书、就业、成家后,她义无反顾地把老伴一个人扔在老家,为了让他们小夫妻安心上班,她任劳任怨,包揽了所有家务,甚至帮媳妇洗衣服,接送大孙女。

        时间一月又一月过去了,小燕终于生了,她还真是给老公争气,给王阿姨生了个“带把”的又白又胖的瓜娃儿。那天手忙脚乱的王阿姨得知是孙子后,激动得差点晕过去,她一天到晚抱着小孙子久久不舍放下,生怕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而且逢人就眉开眼笑说:我媳妇给我生了个大胖孙子;她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总想把她这最幸福的一刻分享给所有见到过的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听。

        自从小燕生产后,王阿姨就天天琢磨着给儿媳妇做着花样繁多的月子餐,首先要营养可口又能给孙子增添奶水的食材,为了感谢儿媳给王家生了大胖孙子的汗马功劳,她花尽了所有心思,甚至一天为小燕做了除三餐外加点心与水果不止十次的金牌月子餐;她白天早起去采购、忙一家人的伙食及小燕的月子餐,洗全家人及小燕母子的衣服、还要轮流帮着媳妇带孙子、甚至连孩子的衣服、尿片、洗澡都是她帮忙换的洗的,晚上为了让媳妇多休息,她也照看孩子,不眠不休的操劳,让王阿姨快乐并心力交瘁着。

      六个月后,王阿姨依然每天重复着为媳妇变着花样做着月子餐,小燕不但不谢拒不喊停,还半推半就着继续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看着儿媳妇吃得像球一样圆润庸肿的身材,王阿姨见媳妇没叫停,自己也不敢随便停下;虽然她自己早已崩溃累趴了,但为了遵守自己想要孙子的诺言,她每天忍气吞声、小心翼翼着,生怕媳妇天天拿着她逼媳妇生孩子的话来威胁她;她儿子在外虽然是一个人人尊敬的领导,但一回到家就是一个三不理又怕妻子的小男人,他不会察言观色,每天除了工作、出差、开会,很少关心自己母亲的身体,也很少帮忙王阿姨分担一些家务事。   

        每当王阿姨腰酸背痛、身体不舒服时,多么希望儿子儿媳能多关心关心她,可他们不是忙就是不体谅她,她开始默默地跟自己的无能为力作斗争,觉得自己委屈极了,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对媳妇那么照顾,那么疼爱,媳妇却把她好心当做理所当然,从来不会说一句感恩的话或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哪怕一句:妈,您辛苦了,我也会觉得安慰、觉得值得。她对外甥女说她这一年多没有周末、晚上永远不能跟别人一样开心地跳着广场舞,平时也无法自由地游山玩水。觉得自己活着越来越累了。     

        记得有一次,小燕娘家亲弟弟的孩子来儿媳家作客,王阿姨热情地为她娘家亲侄女做了一桌子丰盛的午餐,还特地用孙女平时用的碗给小客人装饭盛汤,谁知小燕看到了立马火冒三丈,她像河东狮一样吼问着王阿姨:谁允许你乱用彤彤的碗筷,你有没有讲卫生。王阿姨看着气急败坏的儿媳妇,吓得满头大汗,脸色也刷地苍白了,她支支吾吾着说:我以为给你娘家亲侄女装饭就该用彤彤的碗最干净最卫生了,谁晓得你会这么生气。这时小燕不情愿了,她不由分说地拉着侄女的手说:走,姑姑带你到外面吃大餐去;完了对着王阿姨的背影丢下了一句不痛不痒的话:以后我娘家亲人绝对不会再来这个家做客,你放心好了!王阿姨呆若木鸡地站着,她不明白她到底做错了什么,心就像被人狠狠抽了几下一样疼痛与不安。因为这件小事,婆媳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了,平时除了交待孩子与自己什么时候不回家吃饭外,小燕在家里从不给王阿姨好脸色看,每天不是杏眼圆瞪就是借着女儿出气,要么就指桑骂槐着,王阿姨也是一个很有克制力的人,她忍着,一忍再忍,不想与她对抗,不想跟她一般见识,但久而久之,心里早已积攒了太多对儿媳妇的哀怨与不满。想想自己才到六十,却一头银丝,跟同龄人对比起来,岁月对她来说似乎更残忍了些,对着镜子看着自己一脸的沧桑、憔悴、苍老,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话说小燕虽然是人民教师也是有文化的高级知识分子,但她不善解人意,不想理会密麻繁琐的人情世故,她嫌弃乡下的亲戚们经常来串门,还会说公公不讲究卫生,两个小孩从来不给老人家抱,吃饭也是母女专挑好吃的都拿走,就连自己的老公她也不留着,为此王阿姨更加心生怒火,也许是疼儿心切,随着时间的慢慢见证,她对自私又好吃懒做的儿媳妇有太多的看法,但她尽量忍耐,在家从来不敢爆发,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不开心给儿女们带来不快,更不想因为自己的掺和让一个家鸡犬不宁。她宁愿揣着明白装糊涂地过日子也不想给儿子添堵。虽然有时她也想狠心一点,回乡下一走了之,就当眼不见心不烦,但一想到现在的保姆既要花钱雇着又让人特别的不放心,善良又纠结的她,心又软了下来,想像着小孙子嗷嗷嚎叫没人带没人喂饭时的可怜情景,她又开始心疼了!所以无论如何,为了小孙子也要硬撑下去。     

      王阿姨说,以前一到周末,他们在家,她就能借着照料家禽与菜地的理由回到乡下给自己透透气,可现在不行了,走也走不了。每到周末儿子不是应酬就是带着大孙女学习这培训那;媳妇也是一样,不是同事聚餐就是跟闺蜜逛街要么回娘家去。家里的卫生、小小孩统统丢给她来做来管。想着老家的庄稼被不懂劳作的老头子折腾得乱七八糟,王阿姨心里就窝气。原本想着儿子大了成家了,也该享享清福了,可怎知,人生有永远做不完的事,操不够的心.自己想轻松清静或多活几年也不行。看着不懂体贴,不懂感恩又处处为难她的儿媳妇,王阿姨失望透了,想着自己吃力不讨好又不被理解的样子真是可恨极了,看着王阿姨口飞沫溅、越说越激动,外甥女只好沉默、耸耸肩。

      听着自己的大姨自言自语碎碎念了一大堆,外甥女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笑了起来:姨,您这是自作自受,谁叫你叫人家生二胎,你的软肋已被人家当做把柄抓了,你从一开始就错,你不该介入儿女之间,你不该所有事都包揽给自己做,你不懂分工不懂合理安排生活,你不该从头到尾一直惯着人家,现在木已成舟、本性难移,他们已经坐享其成都习惯了,你能有什么办法,怎么去改变她;唯一对自己有利的做法:就是放手!你回老家一段日子,让他们自己生活去,千万不要心软,不要担心,你不在他们家的日子,他们也会活得好好的,但肯定会忙得焦头烂额的,不信你试试看。所以我说:大姨您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也不要去怨恨人家小燕。这个世上婆婆与媳妇之间本来就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两个女人,她们会为了共同一个男人跟同性“斗智斗勇”"争风吃醋",暗暗较劲。如果遇到好的婆婆,媳妇就像捡到元宝了,可以安然在夫家幸福一生,轻松过日子;而娶到一个坏媳妇,是夫家人的恶梦,一个家族的大悲哀。反之,如果遇到一个凶神恶煞的坏婆婆,还有"宝妈男"这个媳妇可就惨了,家不被婆婆拆散才怪。倘若一个待媳如自家亲人的婆婆可能真的会遇到一个同样懂事又懂感恩的好儿媳,因为婆媳之间没有永远的战争与硝烟,只有永远的不相互理解,不管立场丶观念、做法两代人都是会有不同的声音,所谓那些关系好的婆媳,都是懂得智慧,懂得彼此尊敬的两个女人。

   所以婆媳之间相处不仅需要不远不近的距离,还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只要真正懂得彼此谦让、彼此体谅,一个家才会太平、才会兴旺!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下婆婆与城里媳妇的"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