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更1187:聊聊“师生关系”这个话题(2)

简更1186:聊聊“师生关系”这个话题(2)

文‖张爱敏


五年前,班里有个学生,每次回家过周末,周日家长都送不回来,后来退学了,追问其原因,只说“学不会”,怎么劝都不行。去年再见他,问他假如家长和老师对他没有那么大的期望值,对他降低要求,他会不会留下。他笑着说:“也许吧!”

这件事时常萦绕心际,淡淡的失落与纠结。扪心自问:面对学困生,该如何把握管理度。如果降低要求,让他低起点,小步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或者帮他找优点,找特长,使其不断尝试到成就感,是不是少些这样的孩子辍学。

杜威说:“面对一个个独特的学习者,只有弄懂了他们的具体心境,才能敏感而机智的施教。”了解是教育的前提,学情是教学的基础。当我们放下“为你好”的“一厢情愿”,放下“人人成才”的执念,走近学生,看见学生,读懂学生,成为懂得学生学习需求的人,才是做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01读懂学生,要善于看见学生,真正目中有人。

阅读课,F伏在桌子上,值日班长立于面前,正在实施“管教”,但F却纹丝不动。我先朝值日班长点点头,示意她先回到座位上,然后悄声询问原因,F说肚子疼,我安抚道“那就趴一会儿,或者喝点热水,要么请个假去医院看看”等一系列关心的话。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察言观色,对症下药,而不是一味强调纪律与对错。善解人意,目中有人,自然会走进学生心中。

02读懂学生,要善于聆听学生,真正与之共情。

假期里,一学生与我聊起关于“爱情”这个话题,并向我描述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近一个小时,我都安静地听着,不时回应着。其实,对方想给你诉说,只是寻找一个倾听者,听她诉说内心深处美丽的痛。说完了,心结打开了,一切都结束了。

我没有大惊失色,更没有动辄道理,就那样陪着她度过一段情感的纠结。正如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所说“不加任何评价的倾听,才是真正的聆听”。当我们以平和的态度、聆听的姿态、共情的心理去开启师生对话,自然让学生体验到安全感,从而拥有表达自己的意愿与空间,进行真实的表达。

03读懂学生,要善于沟通理解,真正人尽其才。

连伟人都会犯错误,何况是十几岁的孩子,特别是处在青春期,叛逆点,爱冲动,做事莽,这都是正常情况,成长过程。面对棘手的学生事件,要学会区别对待,如需要马上解决的就快刀斩乱麻,需要延时办理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需要换人处理的就要善于找个梯子,不要硬碰硬,要善于“适时放手”。

成长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要放慢脚步,减缓管理节奏,让师生关系在润泽中生成,让师生多一份舒展生存的时空。

04读懂学生,要善于循循善诱,真正成全成就。

教育首先是“人”学,更是“慢”的教育。面对“问题学生”,更不能急于求成,要善于放慢节奏,更要放下“立竿见影”的执念,允许其“特权”存在,重设目标。如此,因生而动,才有望回到正能量对话的渠道上来。

不急,慢慢来。我们要善于“闭上嘴、迈开腿、用心看、仔细听、充分想,细心记”,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背后的心声,从而读懂学生,成全学生。

总之,读懂学生,需要沉潜教室,需要耳听八方,需要观察诊疗,更需要勤学习,多实干,常坚持,有智慧,善创新,这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才能创生,润泽生命的教育才会悄然而至。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更1187:聊聊“师生关系”这个话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