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拾贝:重写晚明史之内忧与外患

一本曾想中途放弃的著作:文中历史典故、史实甚至于文言本身,已超出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但作为4月计划中的一本,还是走马观花的读完了。由于缺乏对必要历史人物的理解,应该不会再读此书,尤其是获知此书仅仅是五卷本中的一卷时,更是打了退堂鼓。不过,历史总是会给人一些镜鉴。哪怕粗粗读过,反观当下,也还是有值得一读得的地方。

书籍简介

《重写晚明史》是樊树志的明史著作之一。分为五卷:第一卷《导论:晚明大变局》; 第二卷《新政与盛世》; 第三卷《朝廷与党争》; 第四卷《内忧与外患》; 第五卷《王朝的末路》。

体会: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这本书有点儿偏学术、专业一些,对历史的门外汉来讲,可读性并不是那么强。难以说有什么宏观上的感受。但不管是崇祯本人,还是明朝的内阁大臣、封疆大吏,甚至于普通百姓,一样能在今日找到相应的影子。就从这些小点儿上说说自己的一些感悟:

动机与结果不可混为两谈

崇祯,在中国历史上,至少不算是个坏皇帝:登基之后,收拾阉党,整治朝纲,倒也励精图治;大厦将倾之时,身死煤山,也算以身许国。但看书中用人、君臣应对以及最终治国效果,却根本称不上一个中兴之主。
崇祯帝反对朋党,甚至是骨子里仇视“团团伙伙”,对认为是朋党之人一律批评、治罪。然而,“盖自古小人欲残害忠良,广陷正类,必以朋党;欲疑人主之心,必以朋党;欲钳天下之口,必以朋党。朋党之说为害于天下国家久矣!”是否朋党,岂可因人主之好恶而定。朋党,必然意见统一;但意见统一的,未必是朋党。毕竟,之于常识,或者对于很多事,还是有相当的公论的。动辄以妄议“内阁、帝王”进行打压,拼命维护自己所谓“形单影只”的真小人温体仁,使其在内阁辅臣为位子上长达十几年(崇祯朝内阁辅臣的任职时间很短),最终惊觉“体仁不党”。实属可悲、可叹。

再比如,其为了节省朝廷开支、减轻民间负担而裁撤驿站(比现在的收费者只收过路钱的作用大多了,不可类比于撤收费站)。这次改革,体制内是支持的,但体制外却没有很好的呼应,最明显的负面效应就是,数以万计的驿站民夫因此而失业,被迫走上反抗现政权的武装起义道路。

封疆大吏的本位主义

有几个表现都在今天可以看到影子:只要起义军不在我所管辖的境内,就可上报朝廷说流寇几尽;凤阳皇陵被毁,奏折中先是不提、后又掩盖;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要不在自己辖区内出现起义,守住边境,就万事大吉。更不论在国家风雨飘摇之时,吃空晌、贪污之人。疫情之时,为何信息迟迟不能见诸于报道,为何湖北、山西两地地方交警隔桥冲突,为何武汉某会无一丝好评等等,几百年前的官场恶习,好像并没有丝毫减弱。

学医救不了中国人

鲁迅先生的《药》,一位父亲为了救儿子,用人血馒头去治病。但这样的事,这本书中至少记载了两次:袁崇焕、郑鄤都是处以磔刑(亦即凌迟、脔割)。割下来的肉,被围观的人群抢购一空,作为药料。中学时读书,此类事情,是作为民众不懂对好人的感恩的反而故事来讲,因为这些人物,至少不是奸恶之徒,是历史中所谓反抗外族、反对反动势力的好人。然而,先生那句“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所指的,不是不懂感恩;而是整个社会中未曾开化的民智。买人肉的事,以后不会发生了;但围观他人之疮伤、冷血对待同胞、无缘由的仇视外国领导人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却屡见不鲜;更可悲的是,还有不少明明知道这些是愚昧的表现却公开叫好的“坏人”。

明朝,一个创造历史、创造巨大贸易顺差的朝代,何以突然由胜转衰,直至在内忧与外患之下如此不堪一击,最终走向灭亡呢?引用全书后记中的那句话:如果有读者认为二百多万字过于庞杂,一定要把它简单地归纳为几句话----仅仅有经济的繁荣,没有政治体制的相应变革,没有把内忧与外患消弭于无形的能力,那么培育繁荣之花的王朝就会走向末路。

一时之繁荣,不是英雄;一世之昌盛,方为开明;万世之不竭,才算胜世。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海拾贝:重写晚明史之内忧与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