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的地方没有生活

努力生活的人们

“人民广场共有十八个出入口,十八号口通往......”每次行走于人民广场的换乘站,耳边总会响起熟悉的声音,大上海的无尽繁华交织在形色匆匆的人群中,前往二号线换乘的通道一直没有停歇,有牵着小孩的,有搀扶着老人的,有背着包带着耳机的,有拖着行李的,拥挤的通道,虽然拥挤到每个人只能迈着企鹅的步伐,但是生活节奏一点没有缓慢下来,他们奔赴自己的目的地,或学校,或医院,或公司,或车站......

有多少人为了生活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乡,听着本地人的方言,拿着可以勉强维持生活的工资,每天重复着上班、下班、挤地铁、回到出租房,然后没有做好的晚饭等着自己,与别人合用的厨房等待自己的只有方便面,速冻水饺或者面条,只有这些可以能够让自己快速补充能量。每三个月交一次房租,一般一年房租会上涨一次,一两年搬家一次。每个人都咬牙坚持着,但是居高不下的房价,以及外地人在沪买房的种种限制,让大多数人对这个城市既爱又恨,身边的人有人选择坚持了十几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有的选择背负数百万的房贷留了下来。

这个城市是充满活力的,它可以给你家乡给不了的工作机会,它有便捷发达的交通体系,可以让你快速到达你想去的地方,然而在它眼里,大多数人都只是过客。我的家乡是在苏北的一个农村,在身边朋友眼里,我是一个恋家的人。我热爱自己的家乡,即时在这样发展迅速的时代,村里刚刚通了水泥路,这代表着一个旧的时段已经结束。记得刚有风声说要修路的时候,每次往家电话时,关心最多的就是关于修路的进展,路通了,回家就快了...

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前不久翻看朋友圈的时候,一亲友如是写到,我想吃,银银菜面筋汤、韭菜烙馍,韭菜馅扁食、南瓜鸡炖粉条、妈妈牌辣椒炒蛋、蒸豆角、蒸茄子。当然有些字眼不是家乡人肯定看不懂,但是看懂了肯定是家乡人。漂泊在外的人,最好一口家乡菜,最幸福的旅程也莫过回家的路。我们在节奏很快的大城市中匆匆行走,两点一线中奔波,想念家人的时候要么是通一下电话,要么视频面对面,但是终究还是有不能生活在一起的心酸与无奈。

上次离开家的时候,还是麦穗青青,姐姐托我从家中带来些许,那种清香是城市中接触不到的,或许是太想家了。记得上次离家时,下地和父母一起把西瓜苗栽好,清凉的井水灌溉之后,瓜苗打起来十分精神,那样生机有活力。前几天,给父母视频时,恰巧在瓜地,硕大的西瓜长势喜人,可惜只能隔着屏幕看看,没有办法吃到,母亲说要不快递给我寄来几个,我傻笑着说到地方就只能喝西瓜汁了。

对于在异乡打拼的人,可能大部分一年只能回家一两次,一次在家呆六七天,我们按部就班地工作与生活,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放下很多包袱,思想包袱或生活包袱,回到久违的家乡,待下次亲友见到我们问我们能在家呆几天的时候,大声说出永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家的地方没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