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排列的逻辑(十二)

文字排列的逻辑

——经典美文之图式是怎么形成的

经典之十二:以《慈母情深》为例

作者从一本想买的小说写起。这是作者的一个心愿,也是故事的一个起因: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

母亲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这三个自然段说了几个信息:我很想买这本小说;书价贵,但我就是想买。这里也透露出家里的经济并不宽绰的境况。

下文写“我”是怎么知道《青年近卫军》的: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吃进肚子里了。

这里,前一句讲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一定是被吸引住了),这是作者为什么想买它的原因。为什么不用自己家的收音机来收听呢?因为家里的收音机破了,且已经卖了,被我们家几个孩子吃进肚子里了。破了为什么不拿去修一修再用,因为填饱肚子要紧。这里进一步透露出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

想买书,自己又没钱,只能找母亲要:

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呆呆地将那些母亲扫视一遍,却没有发现我的母亲。

这是一个怎样喧嚣的工作环境: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后来一个老头“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找母亲,终于见到了她: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这里写作者找到母亲,看到母亲工作时的样子以及工作的环境。

我是有事找她的,因为那本《青年近卫军》,于是我冲她喊:

妈——

妈——

这两段的喊话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过渡,直接引出了下一段的特写镜头: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这里是写母亲的反应,写得很精彩,也很有特色,是一个特写镜头。不过,这里蕴含的不过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的逻辑:因为我喊了她,母亲直起背来,转过身来,吃惊地望着我……

母亲见到我,便与我有一串对话: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这一串对话简单直截,每一句都很短,其实体现了母亲工作非常“忙”,为了工作赚钱,不愿意浪费工作的时间。

说完也是直接掏衣兜给钱,毫不犹豫: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不过到了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旁边一个阿姨看不下去: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这位旁边的阿姨不主张我妈拿钱给“我”买闲书看,而与“我”妈形成了一个对比: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是一位通达的母亲,是一位支持作者看书的母亲,是一位虽然挣钱不易却慷慨大方的母亲。

给了钱,朝那位阿姨说完那九个字,母亲不肯浪费时间,又投入工作: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这里又是一个特写镜头,这个特写镜头与前文形成了一个前后照应的关系。这是一位忙碌的、辛苦的母亲。作者亲身地到她的工作地体验到了,因此,他心中充满了感动,他的内心里改变了主意,他的行动上也改变了: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这是一个忽然懂事了的孩子、知恩图报的孩子。但是母亲不乐意他这么做: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这位母亲前后给了两次钱)。

然后,我有了《青年近卫军》。

什么叫作写文章时的“一波三折”,这里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里的逻辑无非是写作者到母亲工作地要钱买书,可后来我没有买书,而是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母亲数落“我”,又给“我”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母亲为什么两次给钱?给她买水果罐头,她为什么数落“我”?这里恰恰颇能突出文题(主题)——“慈母情深”。没有后面那个“波折”也已经能表现出慈母情深了,但是有了后面那个“波折”,便更突出了“慈母情深”,更感人,也更能打动人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字排列的逻辑(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