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2020《人性与欲望》早课场记

人性与欲望

煜真老师: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是人性与欲望,希望大家听完课后能了解到人有这个欲望,往哪个方向发展?如何更好得了解欲望?

分享这个人性与欲望的话题,缘自于前几天婆婆煮了姜母鸭,自己晚上连续吃了五块肉,第二天早上忍不住就想再吃一块鸭肉,结果牙齿断了。顿时感到百感交集。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呢?可能我们会觉得事情的发生是偶然吗?其实是必然的。因为自己的欲望在作祟,因为贪吃,多吃了几块,所以才导致这个结果的发生。这次煮的姜母鸭,感觉煮的特别好吃,就产生了多吃的欲望。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欲望,但是这个欲望怎样被充分调动起来呢?有些事情我们之所以不会去做,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没有把我们的欲望调动起来。

《道德经》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现在这个世界上太精彩了,诱惑比较多,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有时候会买好多东西,比想象的买的多。要想不被诱惑,要回归我们的初心。何为初心?老子讲的要“复归于婴儿”。

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期,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是无欲无求的,随着年龄的长大,欲望也跟着不断增强。如果我们人生能够做到无欲无求的话,就能够达到更好的自律的一个状态。为什么我会因为吃鸭肉导致牙齿断了,其实正是自己不够自律。有句话说得好:你有多自律,就会有多自由。

第一条,黎明即起,马上起床,做到自律。第二条耐烦,看书,不求快,看多少理解多少,反复看。第三,坚持,打仗得时候也要每天做到看书,从不间断。特别自律。让自己更加优秀,他一直坚持,他想做到那件事,他就每天坚持,把每个习惯都做得很好。曾国藩这样做到坚持,习惯成自然,然后把每个习惯都做到,然后形成了微习惯。微习惯就是这个习惯很微小,很容易达成得,你先给自己定一个简单容易得,然后慢慢得达到他就好了,只要每天坚持一点点就是进步。然后运用这个累积法。

曾国藩这个微习惯,一点一点得完成,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给自己定一计划,我们按我们这个计划,有规律的完成,定个计划让我们很容易看到。我们就会按计划去完成。我们做这个事情,为什么我们会觉得道理都知道但是就是做不到呢,是因为我们没有通透,没有想明白,我们想明白了就会积极的去做。这也是行动派为什么做的快。

有欲望才有动力,我们把欲望转变成一个目标,有一个适合自己现实生活中能通过努力达到的,我们的欲望偏离现实,那就偏离了真正的方向。

我们定这个欲望,就像贺老师,特别大爱,帮助更多家庭,我们要怎样减少欲望,就是多读经典。通过读经典,我们学习了古人的智慧。《易经》教我们成就完满的人生,教给我们君子之道;《黄帝内经》教我们天人合一,少私寡欲,精神内守;《孝经》让我们敬畏生命,敬爱父母;《老子》教我们无为而治,明道修德; 《诗经》教我们提炼生活,升华生命的质量;《大学》教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告诉我们执中守正,折中致和,因时制宜……

主持人:感恩玉珍老师,很荣幸的是曾国藩的三条铁律,我们育心家人们都做到了,玉珍老师分享了通过婆婆煮的姜母鸭来全是了欲望的意义,让我们了解了更加的透彻。

你可能感兴趣的:(0216-2020《人性与欲望》早课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