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梦想/责任

看到刘哲写的一句话,睡不着了。

三场比赛打完了,思绪万千,钻到自己的牛角尖里仍然跳不出来。我还是觉得这道题当中:

1.动力不包括推力;

2.推力和动力都可能让我们成长,但我们只讨论主动的成长中,哪种想法可以提供更大的动力;

3.一句话概括,能提供动力的梦想=“我想做”;能提供动力的责任=“我应该做”;今天的讨论的核心或许应该在于,究竟是“我想做”还是“我应该做”的想法能给我提供更大的动力,让我坚持下去。

4.责任感不等于责任,但更不等于梦想;我觉得正方的定义很对:责任感是【主动的承担份内份外的事】。而在我看来,份内的事,我们称之为责任;份外的事,我们称之为梦想。我们所讨论就是被我们的责任感作用的“梦想”和“责任”。因为只有这样的“梦想”和“责任”才能作为动力,使我们成长。否则就是没有付诸努力的空想和不认可或者逃避承担的责任。



分享自己写的一篇妖论:

谢谢主席。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最近工作没有动力,或者常有人问,学习没有动力怎么办?我们在学习生活当中,没有人不希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可是我们也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没有动力的时候,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成长的动力究竟主要来自于梦想还是责任

开宗明义,成长,泛指事物或人走向成熟的过程,他是一个过程,而“心智的成熟”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体现;

动力由内而外的,支持我们能够坚持下去的力量;

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来源于内心的渴望,概括一下叫做“我想要做”。它与空想不同,梦想是可以达到但必须努力才可以达到的情况,它与目标也不同,梦想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责任指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应尽的义务。概括一下叫做“你应该做”或者是“我应该做”

今天我方,比较成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何者,的标准在于,在成长的过程中,当你产生了想要放弃或者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在支撑着你坚持下去的力量当中,究竟是梦想还是责任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我方当然承认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动力都是存在的,但在日复一日,平平淡淡,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成长既不来自于梦想,也不来自于责任,而是来自于习惯。

就像是在一条崎岖的成长之路上开车,在平路上前进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此时的前进主要依靠惯性;而在上坡的时候,也就是缺乏动力的时候,给予我们力量的,究竟是“我想要做”的梦想与内心的冲动;还是我“应该做的”责任与肩上的担当。

我方认为:主要来自于内心深处的那一句:“我想!”

我方观点有二:

一.梦想源自于本心的追求。

同样是心怀天下,情系国家,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出的是一种“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的决绝,和义不容辞、当仁不让的悲壮;可是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点燃的却是流淌在大家心底的热血,让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而这差别其实源自你的内心想法,究竟是“我应该”这么做,还是“我想”这么做。然而同一件事情,当你听到“你应该这么做”,和“我想要做”却是两种感觉。只有真正源自于你内心的声音,才更能呼唤出你无穷的斗志;只有真正源自于你本心的追求,才更会促使你花费更多甚至是全部的努力和精力,去不断地接近这一梦想。事实上,为同一件事情你付出努力的多与少,恰恰是你的动力强大与否的重要体现。

二.梦想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责任和梦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这一转化的实现,看似艰难,实则不然。其实可以通过心理暗示就可以实现。只需要从“我觉得我应该”承担国家兴旺的责任,换个想法,想成是我想要用功读书,努力学习,拯救国家于水火的渴望。然而我们今天之所以想要倡导,成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梦想,就是想让大家在最艰难的时刻,将不得不做的悲壮,变成是坚持梦想的幸福。毕竟梦想,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梦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