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悦书单20|4月:寻找生活的底层逻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

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性和同一性。

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单瓣的,复瓣的;香气迷人的,清香入脾的,臭味难闻的……我们可以看到千万种不同的花朵,但他们统一于植物;

我们也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动物:长脖子的长劲鹿,圆滚滚的大熊猫,瘦小的蚂蚁;吃素的兔子,吃肉的老虎,还有杂食动物老虎;水中生活的海豚,岩石上生活的落基山脉白羊,沙漠中生活的骆驼……他们统一于动物。

以上种种,看起来千差万别,但他们都统一于生物。

这就是我4月阅读的感悟,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世间万物,都存在底层逻辑;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就会发现,而且还能触类旁通。

比如,我们都说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婆媳关系的复杂,情绪的不好控制……以上的底层逻辑,在于我们不懂自己,受制于心随景动,而不会去做到景随心动。

cPs:你现在接触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欢迎一起互动呀!


01《礼物》

图片发自App

推荐:

谈到“礼物”,我们都想到赠予,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但实际上,除开道德绑架和被迫,对于给予方来说,或许内心的愉悦不低于接受礼物方。

这本书的主人公科林身患重病,但他同时有个特异功能——只要他愿意,他能治好任何人的病(除了他自己的);但后果是,他的病会加深一层。尽管如此,科林依然在治愈他人:他的妈妈,机场帮助过他的好人,备受病魔缠身的同龄人……直到最后,他拯救完他人,自己也燃尽气力而亡。

如果是我们自己,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科林的所言所行,不仅在治愈人们的身体,也在治愈人们的精神。当爱与不爱,我们都学会从自我出发;爱自己,才能爱他人;宽恕自己,才会宽恕他人。

02:《好的爱情》

图片发自App


推荐:

提到陈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知识界新晋“网红”,她把深奥的哲学观点,通过内化,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转变了人们对哲学的高冷的看法。个人感觉,这是陈果最大的成就!她也是继于丹之后,又一位才华横溢的教育界知识女性。

关于爱情还有婚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核心点之一。每个人都渴望好的爱情,但什么是好的爱情,又如何才能得到好的爱情?陈果从哲学角度,好的爱情需要经历过激情到践行再到理解,关键是达到心灵同步。所以,最好的伴侣,应该是精神契合的伴侣。

如何才能得到最好的爱情?有的人说,要努力活成他(她)喜欢的样子;有的人会给对方想要的;有的人甚至牺牲一切为了对方。但有人想过自己么?你最喜欢什么,你理想的另一半是什么?你最真实的状态是什么样?你最舒服的状态又如何?陈果在这本书中传达了观点,现有自我,再活成自我,在信仰支撑下,我们就会遇见我们理想的爱情。所以,与其埋怨对方的不足和缺点,不如先去找到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你GET到了吗?

图片发自App

03


图片发自App


推荐:

这本书是先生买来送给我的,说两个人要同修,以达到同频。(这句话说的,跟上面一本书的观点一致,我有点怀疑他提前做了功课!)

其实,我以前是有点抗拒阅读这类书籍。这类书籍如果要当作消遣来看,有点太重;但如果太认真去读,又怕太失望。但最近因为社群生活,链接到了一些宝妈,还有一些女性,他们对婚姻的困惑,以及自己人生的平衡难题,让我决定去尝试阅读。这本书的确没有让我失望。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亮点之一,是说要把婚姻当作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对待礼物我们有什么态度,那就用这种态度对待婚姻。我们想想,是不是对婚姻渴望太多,对彼此要求太多,才会导致心态出现了变化。相反,怀着珍爱,珍重的心情,不把婚姻当作自己的全部,也不去苛求过多,用合伙人的态度,做最好的自己,滋养彼此,或许就会收获最舒适的婚姻。

图片发自App

04


图片发自App

推荐:这本书是我无意中买下的,跟那本网红书籍封面太像,我也没有多想,就匆忙买下了——论做事不能太急的重要性。

这算是类似心灵鸡汤的一本书,当你压力大,或者疲惫时候,用这类书籍自我调节修正,也算是不错的选择。相比于刷视频或者八卦,这是有内涵的一种消遣模式。(我这样说,貌似对作者有点大不敬,但这类书,真的阅读下来没有很大压力,用快速阅读方法,四十分钟就能搞定。)

如果你是一个演讲者,这类书籍可以去认真摘抄,因为会有很多“金句”,比如我对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要做行动大师,不做心动大师。看完这本书之后,就一个感想:道理都懂,但要怎么做?这句话,你能看出来为什么我评价这类书适合消遣用了么?


图片发自App

05


图片发自App

推荐: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带孩子去商场玩,正好妹妹想睡觉,去了楼上西西佛书店,顺手拿了这本书,通过快速阅读看了看,觉得是我没接触的新领域,于是决定要好好阅读。

买下这本书是多天之后,再来阅读没有当初的惊艳感,但印象却越来越深刻:打动人,需要引起共情,而共情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讲一个故事。其实这个事实一直存在,只是很多人忽略了其背后逻辑。比如我们要说一个人有多伟大,一定是通过故事来让人理解,而不是一串词藻堆砌的形容词能够达到的。还有很出名的“罗胖”,他就是用故事来传递一种价值观,因为能引发共情,所以他一度引领风骚,成为最有价值的知识IP。

如果你的团队业绩不佳,可以思考一下,是否缺少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如果是,该怎么做?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06


图片发自App

推荐:

说到情绪,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无不处在一种情绪当中,喜怒哀乐,无一不是我们的情绪,表达着我们的心情。但情绪到底有何而来?如何去驱逐坏情绪?这两点就是这本书的核心所在。

我们都喜欢有好心情,对外展示好的情绪,但我们又时常处于坏情绪陷阱之中,为什么?这本书把人们坏情绪来源分解为两个重大方面,一个时放不下,导致气愤、计较等等;还有一个原因,是安全感的缺失,导致恐惧、自卑、自怨自艾等。

那既然我们都不想要坏情绪,就尽量从源头控制情绪的引发。比如心态调整,比如去寻找生命的热情。说到热情,在给书友做天赋热情测试的时候,我发现真的想要改变的人,真正去遵循生活热情去生活的人,的确成长会不一样,比如二阶段二期的书友张烂老师,通过热情确定自己的绘画爱好之后,笔记中融入各种绘画因素,让她创建了属于自己风格的笔记方法,这就是天赋热情带来的魅力。


图片发自App


07


图片发自App


推荐:

关于沟通与情商的关系,去年看《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本书时,就与朋友涉及过讨论。虽然并不认为情商高的人都会说话,但会说话的人,情商低不了。

这本书是关于技巧类型的沟通书籍,通过介绍沟通的7大法则,以及“善用对方心理”“丑话说漂亮”“幽默”等几大技巧方法,来帮助人们提升沟通的技巧。有一定的实战价值,可以一点一点去实践。

但为什么我用“有一定”这个词来衡量他的价值,原因就在于,道理都懂,但到底要怎么做到?比如幽默感,不是谁都有的,后天培养也有很高的难度系数。所以,关于沟通,我们还需要好好的从最基本的开始,从自我的知识体系、认知体系中去调整。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08


图片发自App

推荐:

主题阅读的好处之一,是开始一个新话题的时候,可能阅读起来比较费劲,但你读了三五本之后,阅读起来就非常轻松,用快速阅读方法就能搞定,效率提升效果明显。

这本书我也是用快速阅读➕深度阅读的方法来完成的,整体来看,算是一本比较大众化的书籍,换句话说,并没有特别惊艳之处。但与国外同类型书籍相比,还是会发现它的“瑕疵”——逻辑性欠佳,以及有些举例非常牵强,甚至存在相反的说法。

但这本书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在关于对人说NO的章节,让我get到的一点是,我们要学会拒绝,但拒绝比普通交流更考验一个人的情商和说话技巧。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推荐:

要说服一个人,要么很容易,要么很难。因为这不仅取决说服者的沟通技巧,也取决于被说服者的状态,以及两者是否在同一频道,而不是鸡同鸭讲。

这本书整体偏实用性,会介绍一些具体的操作技巧,而且通过理论➕事例的模式,不仅有理有据,而且通俗易懂。

但这本书也有缺陷,首先是并无非常大的亮点,其次,也有一个通病:逻辑性欠佳。

PS:社科类书籍,我经常会把“逻辑性”作为衡量这类书籍好坏的标准之一。因为这类书籍必须要有连贯的思维,才能达到主题的目的,虽然比不上论文严谨,但他就是一篇巨型的论文。

那怎么关注到他的逻辑?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是看不出来的,而是要通过看目录以及在对目录进行改写的过程中能看出来。所以,用框架笔记法或者思维导图这种讲究逻辑性的笔记,可以帮助你养成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推荐:

如果喜欢看港剧的人,应该听说过“非暴力”这个词,因为里面会提到“非暴力组织”。什么是非暴力?爱与平等,倾听与尊重,都属于非暴力,但不是全部。

非暴力主义最早由印度“圣雄”甘地提出,在20世纪上半叶,印度正处于特殊阶段,“非暴力”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社会政治的各种矛盾与纷争,解决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争端与冲突。作者受非暴力主义影响,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

那什么是非暴力?在爱的愿景下,种下爱的种子,爱自己,爱他人。这本书是百日营书友4月的共读书目,很多书友跟我说,他们通过阅读,获得了新的能量和思考,并要应用于现实关系。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期待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学会“非暴力沟通”。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悦书单20|4月:寻找生活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