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赵小册 图丨网络
01
因为喜欢《傅雷家书》,所以看到相关的文字也总喜欢多看两眼。
今天刚好翻到一段傅雷和儿子傅聪谈论音乐和钢琴演奏的话,很想分享给大家。傅聪说,弹钢琴的时候:
“放松的手弹出来的音,不管是极轻的还是极响的,音都丰满、柔和、余音袅袅,可以致远;
而发硬的手弹出来的音,是单薄的、干枯的、粗暴的、短促的,没有韵味的。”
在这儿“放松的手”和“发硬的手”,说的就是我们在做事时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通常我们在前一种状态下,在放松、自然的状态下,更容易有比较惊喜的发挥。
而这种放松的状态、自然的状态,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的状态。
02
提到这就想起了王羲之,想起了王羲之的“兰亭序”。
在一千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在美丽的江南水乡,“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几十个文人包括王羲之在内,在这样美丽的春色里饮酒作诗、欣赏美景。
他们坐在水流旁边,有人在上游放酒杯,大家就约定杯子飘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杯喝酒、吟诗作赋。
那天大家对着美景,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大家作了不少的诗,最后就公推王羲之来写序。
王羲之当时喝了不少的酒,心情也极好,就乘着酒兴,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因为醉酒之后写的,所以随心随性、有涂有改;但却一气呵就、浑然天成,有着一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美。
据说王羲之酒醒之后也大感意外,后来他本人也试着誊写过多次,但都不如酒后的这篇。
可以说“兰亭序”是最好的书法家在最好的状态下写出来的,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天人合一”的状态。这,就是王羲之最好的状态。
03
就是这篇醉酒之作、就是这篇草稿,成了名扬天下的“天下第一行书”。
你可能说,这只是偶然吧,天下第一行书是这样,那大家公认的天下第二行书、天下第三行书总不会都是草稿吧?
没错,还真被你猜着了,这三大行书都是草稿。
被大家公认为天下第二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篇比王羲之的那篇涂抹的更厉害。
那是安史之乱的时候,颜真卿的哥哥和侄子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结果父陷子死,取义成仁。
后来颜真卿见到侄子的尸首,悲痛交加、涕泪纵横,于是写了这篇“祭侄文稿”。
整个文稿涂抹的很厉害,隔了一千多年,我们仍然可以从字迹当中感受到颜真卿的那种血泪斑斑、涕泣涟涟、悲愤交加、情不能已的真情。这也是一篇草稿。
04
不止“天下第一行书”是草稿,“天下第二行书”是草稿,大家公认的“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草稿。
这第三行书就是苏东坡的“寒食帖”,是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心情低落的时候写的,再加上当时又是寒食节,所以充满了茫然和落寞。
在这篇书稿中,有的字大,有的字小;有的字忘写了,就在旁边补上一个小小的字;有的字写错了,也没有重写,就在旁边点几个点。
总之这也是有涂有改、随心随性的草稿。
05
这最有名的“三大行书”都不是大家印象中的规规矩矩、一字不差的所谓模板书法,都是有涂有改、有圈有抹的即兴之作。
我想这三大行书最动人的,就是他们在最自然的状态下所流露的真性情。
王羲之的“兰亭序”里有着“雅”和“醉”的真性情,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里有着“悲”和“痛”的真性情,苏东坡的“寒食帖”里有着“落寞”和“豁达”的真性情。
我想这些最自然的状态和真性情,才是这几件书法里最动人的吧。
======
其实不止书法是这样,我们做人也是这样,只有在最自然的状态、最真的性情下,才能有相对好的发挥……
来自:赵小册(yinhuaton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