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时代生活史 2 : 银元时代的物价和作者本人的收入状况

图片发自App

亲爱的书友,今天的早读我们将一起共读陈存任的《银元时代生活史》的第三、四章。

对于这一章,相信大家最感兴趣的肯定是当时的物价。

作者陈存任对银元的初始印象,还源于小时侯到亲戚家拜年,喜获一块银元。当时一块钱能买到150枚鸡蛋。念书时,小学的学费每学期3元。在交通方面,比起乘坐私家马车所花费的小洋6角,搭乘电车花费一枚铜元则更加实惠。当然,穷人家什么都能节俭,唯独米粮不行。那时候的米是3元6角一担,对于粗茶淡饭的人家尚勉强接受。

陈存任中学毕业后,他决心学习中医,每学期24块钱的学费都由四伯父承担(此时陈存任父亲已经去世)随后几年,物价也与之前有所不同。最显著的是日益高涨的米价,从原来的3元6角一胆涨到每担4元2角,民众也是倍感压力。对于每月零用钱2元,陈存任的生活用度也格外节俭,也正是此时,他更体悟到“钱”的重要,也萌生了赚钱的念头。

几年后,随着事业步入轨道,陈存任也准备成家。那时候,结婚给女方的彩礼钱在2千至4千块钱,虽然礼金不菲但对于当时的陈存任来说亦可以接受。同时也购置了价值1100元的汽车,每月还要承担起油费和司机的20块月薪,可见陈存任当时的收入已然不低。

婚后,陈存任与爱人同游北平,北平的物价整体低于上海,餐车上的饭食只有6角小洋,鸡2角一只,果蔬类更是比上海便宜了三分之一。在北京消磨一晚上,也才花费4块钱左右。

在钞票流行起来后,米价上涨了一点,但陈存任的门诊价格不变,总体物价尚算平稳,人们只是在缴纳房租时使用银元,日常也都用小洋和银角子。同期陈存任的夫人王定芬女士也寻获一份教师的工作,月薪30元。

这期间的瓜果零食也不算昂贵,均是以铜元计算:小肉面每碗8枚,汤团4枚;众所周知的阳春面仅售3枚铜元,糖果每包两枚。在那个物价尚算平衡的年代,养活一个女儿一千块足以,因此"千金小姐"由此得名。

币制改革后,物价也算平稳。米价仍然没有太贵,100只鸡蛋也基本维持在2块7左右。野味只在一角两角之间,电影票也才4角6角的,和之前舞票一元3条的价位不相上下,由此可见,娱乐消费在歌舞升平的上海滩也并无太大浮动。

然而到了抗战初期,在"废元改币"的政策影响下,法币一直坚挺,"五洋杂货"(即洋火、洋油、洋烟、洋皂和洋布)这类生活必需品十分紧俏,所以当时的"跑单帮"穿梭于城里和乡下以货易货,相应地能赚取不少利润。

到了抗战第三年(1939年),物价开始混乱,法币贬值。纸张的价格从原来的3块钱上涨到7块多,价值翻了一倍。由于纸币每天下跌,最夸张的时候3大袋子钞票却只能换到一袋米。成捆成捆的钞票,看上去数额很大,很多时候也只换得六、七元银元。

由此看来,当时的战争不仅仅给民众带来了硝烟与民不聊生的疾苦,同时也是在打一场经济战,混乱的物价更使底层民众倍感压力,哀鸿遍野。

好了,回顾了银元时代的物价,我们再来看看在当时,作者陈存任本人的收入状况。

陈存任学医期间,在报纸上无意看到丁福保先生招募抄写小工,应征成功后,月薪订位8块钱,这也是陈存任的第一份有收入的工作。随后,他凭借自己在中医方面的知识积累,陆续给《申报》的医学副刊投稿,每篇稿酬1元。

一次机缘巧合下,陈存任到达仁堂配药,被达仁堂的东主赏识,委托其为达仁堂修改仿单并预付了一张百元庄票,这也是陈存任第一次接受如此大额的报酬。

这之后,陈存任开始自己独立创办中医诊所,起初生意寥寥,每日只有2、3个前来就诊的病人。这时诊金报酬虽少,陈存任却有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阅览医书古籍并撰写文稿,正是这时,他萌生了创办《康健报》的想法。

此举一出,在丁福保老师的号召下,丁仲英老先生、谢利恒老先生等纷纷协助《康健报》撰稿助力,《康健报》在十位医学界深有影响的老先生们的协助下,迅速突出重围,博得大众的关注,销量惊人。随后影响不仅在本地,外地订阅的信函如雪片般纷纷而至,初期阶段就有8千多订户,每户收银2元,陈存任顿时有了1万几千的现款,这在当时可谓是小康水平,同时这也是他事业成就上的第一桶金。

随着《康健报》的顺利出版,陈存任的名望也一天天水涨船高,随即他的诊所生意也更是大有起色。每日的患者也固定在10个左右。当时他的中医门诊是1元2角,虽然遇到穷困潦倒之人他也只收个4角、6角的诊金,但由此推算,陈存任的诊所收入每月至少也在200元以上了。

在门诊生意上,业务持续精进。陈存任的诊户也从个人就诊逐步发展到实业社团体出诊的形式,每月诊金也可达到300块。

随着陈存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富户乡绅也都专程请他出诊看病。书中讲了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一次随一位富绅到莫千山小住,同时为其诊病,虽然诊金只得5块钱,但由于这位富绅周遭均是达官显贵,前来拜访他的富户很多,由此陈存任也结交了很多名门望族的富绅诊户,回程前统计,这次出诊总共收到了2千多的诊金和药费。此时的陈存任收入已相当可观,在当时看来可以算得上社会的中上阶层了。

不过,随着战事混乱,经济战也打响了。日本人为了搞乱中国的经济,采取了废元改币政策,一时间钞票大幅度贬值,银元暴涨,而陈存任每天的诊金看起来是成捆成捆的钞票,数额颇多,但是遣人换做银元后,每天收入也只不过十七八块银元。

随着战事愈演愈烈,陈存任在友人的奉劝下,也心灰意冷地离开了上海奔赴香港。自此,陈存任与银元的交集就此结束。

好了,亲爱的书友们,我们今天的领读就到这里,下一章我们将分析陈存任师从多门后,学习到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我们明天早读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银元时代生活史 2 : 银元时代的物价和作者本人的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