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别名“商城”,或“绿城”,但它跟“绿”沾边,大概也得是二十年前了,文化意义上的“殷商”痕迹离它太遥远,剩下的,与之关联最大的,只有经济意义上的“商”了。
居住在郑州的人或路过的旅人,以它的文化艺术而自豪或为之而来的不多,东有汴梁开封,西有汉唐洛阳,郑州则显得只是一块文化洼地,可谈论的实在不多,若真打开那些旅游推荐地文章,一多半都是郑州下辖地市及周边的名胜。那么在文化艺术方面,它真的一无是处了吗?
当然不是,一个省会城市的体量,自然容得下文艺生长的土壤,单就我喜欢逛的书店来说,就有好几个特别的店值得推荐。一个书店就如一段诗篇点缀在这纷乱繁忙的热土上,偶尔读它们一读,口齿噙香。
上个周末,跟老友临时决定,到松社书店听了一堂讲座,兼有作者为购书入场的观众签名的活动,整体氛围感觉特别好。那不是我第一次去松社,同老友一样,却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活动的时间是两个小时,作者谈得散漫而亲切,谈新书,谈经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然后有问答和签名环节,现场秩序井然。这个下午,大家仿佛是跟着长者“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了一趟。
从书店走廊的照片墙得出,“松社我来讲”邀约的名家学者之多、质量之高令人赞叹,它偏重人文社科领域的作者,文化氛围很浓郁,定位为读书人的聚集地,自有深意。至于店面设计,阔朗静雅,让人闲得下心、慢得下脚步。
若松社书店是青松傲立、不改本心,郑州的城市之光书店就颇有新锐先锋的意味了。它的两个店面分别开在新、老郑州大学近旁,我去过老郑大南门的那家,店面不算太大,风格很特别,书架和落座的桌椅交错杂陈,大部头的书或艺术书籍的装帧本身就像别具一格的装饰。复古沙发上坐着几个衣着时尚的女大学生,边复习功课边小声讨论,似乎是常客,书店的客源应该是以郑大师生为主的,专业性的书籍和畅销类的都有,以专业的居多。城市之光也会不定时举办讲座,从活动照片和预告我推断,讲座是小而精的类型,重在思想性和新颖性,小众一些。
在郑州市中心的二七商圈,分布着多家书店,既有大型的整栋楼都是书店的新华书店购书中心、中原图书大厦、回声馆,也有全国连锁的西西弗书店,时间宽裕的话,我能走马观花地把它们逛个遍,要是碰到想看的书,坐下来也能看一下午或一天。
大书店的书多而全,可是人也多,若学生放假,那简直是熙熙攘攘的,这里聚集的主要是全省的购书者或为单位采购书籍的人,外地若有买不到的书,来郑州的大书店总是不错的。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上什么书都能买到,但捧着一本纸质书翻阅浏览,能实际体验一下阅读感受,那种感觉是实在的。
经常在购书中心蹭书看的我,曾经遇到一位有素养的店员,她给顾客介绍一套历史书籍,说她自己看书是挑出版社来看的,比如喜欢的有三联、广西师范、人民文学等,那套书籍里,她也拣选过几个感兴趣的朝代读过,写得很好,她比较推荐,三言两语,她就能说出来一些国外的历史写作名家,给另一位家长介绍《史记》,多个版本的优劣比较信手拈来——当时我就觉得,书店的店员真的是藏龙卧虎一般的存在。
图书大厦的书数量和品种也很多,但比购书中心是稍逊一筹的,陈设稍显陈旧,客流也少一些,它背后的那栋富有艺术气息的矮楼,则是近几年新建起的回声馆。回声馆主打畅销书、艺术书法绘画类书籍和少儿绘本,实木纹理的书架和楼梯彰显着文艺格调,随处都可坐下翻起一本书来,只是不知不觉地会硌得人屁股疼,不如在配套的咖啡馆买杯饮品落座。遇上小孩子放学,回声馆少儿绘本层有店家活动,噔噔噔上上下下打闹的孩子就多了起来,店内会嘈杂许多,有时店里会有公益的朗诵会,一小爿舞台,每个人都能做主角。
离购书中心不远的万象城里,有全国连锁的书店西西弗,书店加矢量咖啡馆是标配。这家西西弗门头两侧的大橱窗很复古,陈设着各式各样的旧书还有旧物和艺术品,店内单划出了一片绘本空间,剩下的一排排书架分门别类排列得密而不挤,店里看书的人都非常安静,咖啡香弥漫,杯碟偶然碰撞的声音很动听,绘本区和书店靠窗处都有可以免费坐着看书的木质桌椅,只是位子比较少,难得有空位。
说起室内环境的别致,位于西元国际的大摩纸的时代书店是与众不同的,它的室内空间虽然不是特别地大,中央却设置了一套水循环系统,石砌的水池流水潺湲,浓密的蕨类植物缀附在石柱上,点点睡莲在池中散落,水汽润泽如同仙气。纸的时代书店入口处就是一面铺满植物的屏风墙,室内的矮书架附有座椅,回廊上可以坐,别的书架旁、小池附近也分布着不少桌椅,可能我去的几次都不是时候,人全部坐满了,年轻的学子很多,它看起来像个环境幽静的大自习室。这个书店的讲座以本土作家的新书发布居多,也会有别的关于文艺的主题讲座,没有参与过的我可能有一天遇到感兴趣的也会去看看吧。
在国贸360,还有另一家新开的西西弗书店,整体风格跟万象城店没什么太大差别,国贸负一层,还藏着一家叫阅开心的书店,很早的时候我曾在那里买过书,后来没怎么去,再见到它觉得没落了很多,书很杂乱而老旧,室内光线也昏暗。
离这个商厦不远的路口处,有家三联书店,同样在很早的时候,我去逛过几次,办了会员卡,买过几本书,三联的书以学术、社科的为多,店里也有其他出版社的书籍卖,还杂有教辅之类的,那时可能店里员工少,一个书卷气的戴眼镜男士又要收银又要搬动书籍,店内的书是成堆成堆的,堆得又满,要细细地翻找合意的。不过,时间过去太久,我已经没再去过三联书店,当时它所在的那个楼看起来很陈旧,又是在修路的路口,不知道有没有搬迁,很是怀念它乱糟糟的如同自家书房的气息。
我还曾去过几个社区配套的尚书房书店,它们是新华书店开设的一种社区书店,店面有大有小,室内布置以木质为主,厚重文艺,有座位可以随意坐着看书,这种形式的书店对附近几个社区的居民来说特别方便,闲暇时随处有书可读,是美事一桩。市内西南区域之前新开了一家较大的购书中心分店,我满怀希望地跑过去一看,形式大于内容,装潢得好看,可是书大多是畅销类书籍,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其他如耳闻过的目录书店、大河书局等,我没机会去实地看,一旦有合适的条件,还是会想着去逛逛的。
几年前,我和一个朋友走在郑州的街头,一抬头看到了一家名为书是生活的书店,我心满意足地说,多好的名字,读书就是生活,把读书作为生活,太美好了,朋友不解,只觉得那书店名字怪怪的。
当时书店锁着门,两层的小楼静静地立着,玻璃窗内摆满了书,每一本书仿佛都在安静地呼唤着我,红砖墙,铁栅栏,春天里几支蔷薇沐着暖阳,这个画面也许经过了我的想象加工,可它正是一个书店温柔、明亮的样子啊,如果说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那么,乐土就一定是书店的样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