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看了44本书

图片发自App

昨天整理了今年看过的书,一共44本,不算多,已经达到了自己年初定下的35本,分为文学、理财、技巧类书籍。

当我把书单发给男朋友时,他对我的阅读量表示震惊。要知道,我每天都在叫唤着“好忙好忙。”其实,真的很忙,可忙不是拒绝读书写字的理由。要知道,俞敏洪一年可以读完了300本书,比尔·盖茨一年要读50本书,董卿每天临睡前还要读书……我们再忙,能有他们忙吗?和他们比起来,我一年的44本书又算什么呢?

我今年大三,期间备考了教师资格证、三级笔译、瑜伽教练证等考试,同时还有七七八八的学生活动,真的算不上闲,可因为喜欢读书,并从中受益,所以才肯把休息时间放在看书上。

今天记录,也是对自己的鼓励,希望明年的自己再接再厉。

关于感受

今年看过的书,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文学,是从小就扎根于心的梦想,每翻开一本小说,就结交了一位新朋友。于我而言,看小说就是在看人生,小说虽虚幻,可是小说作品背后反映的社会现象确是真的。我喜欢透过一本小说,去了解一个作者,一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背后的故事。

今年阅读收获最大的一点是接触了理财书籍。作为学生虽然没有什么钱需要理,可通过看理财书籍,却建立了一种理财思维,养成了更好的消费观,也学会了将目光看得更远。以前,花钱只看眼下,一旦涉及到大的金额,就只能求助朋友,常常导致生活入不敷出。接触理财书籍之后,虽然没有通过理财获得盈利,却改善了生活。

此外,今年开始阅读英文书,算是又一个新起点。英文阅读与中文阅读不一样,因为语言障碍,常会面临读不下去的尴尬局面,硬着头皮又是对自己的折磨。可是,作为英语专业,只能硬着头皮让自己养成英语阅读的习惯,后来发现,只要选对阅读材料,读起来也没有那么难。

关于选书

网上常常看到有人求书单,可我觉得,看什么书,取决于个人需求,别人推荐可以参考,但不必盲目附和。想放松身心,小说散文再好不过;要提升自我,专业书籍必不可少;欲增长见识,博览群书未尝不可。

读书,对我而言,是放松压力、调节心情,所以我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作者,看他们的文字,自己能从中获取力量。喜欢的作者,一如李娟、严歌苓、莫泊桑、松浦弥太郎……他们的文字读起来如清风,字字珠玑,趣味盎然,又如清茶,缓缓入心,滋养着我疲惫的细胞。

因为学业较重,大块时间较少,不能阅读大部头,短篇小说等一些轻文字就成了首选,不长不短,刚好契合每一个时间碎片。有些短篇小说确实好,比如莫泊桑:《项链》背后的虚荣;《旅途》里火车上的奇葩爱情;《月光》下的约会情人……作者对细节的刻画和人物的拿捏入木三分,不得不感叹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有趣的作者,是会让人上瘾的。而我,就因为这些作者,我宁愿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与他们相遇,聆听他们的心声。

关于时间

用好碎片时间。大三,课程比较多,每天睁眼就是上课和作业。阅读时间基本是课间休息、排队打饭、兼职通勤……尽可能地抓紧点滴空余时间。课间休息,掏出手机看两篇严歌苓,长短刚刚好;去兼职,地铁上人来人往,一个人挤在角落捧着Kindle不为所动;排队打饭,打开手机也能看上好几页……时间少,那就一分一秒,积少成多

把握好大块时间。作为学生,拥有寒暑假就是上天的恩赐,没有作业,没有压力,但也因此容易没有计划。大块的时间很宝贵,容不得随便浪费。每次放假,提前计划好自己要看的书,小说?工具书?专业书?这段时间,我会放任自己捧上长篇小说,一直看到合上书页,闭上眼睛再回忆书里跌宕起伏的情节,那种幸福感无异于饥渴的孩童看见美食。长篇与短篇不同,不适合碎片时间,拿起再放下,心里惦记,对学习工作有影响。

拒绝无线。看书时忌讳玩手机,手机弹窗总最能吸引眼球,适当地给自己留白,关闭无线,设定阅读时间,放假、周末、临睡前……暂时从朋友圈消失,埋进书里,给饥渴的心灵一次饱满的机会吧。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也许不能立马带来进步,但点点滴滴累计起来的成长,终将构成未来的你。

一本好书,是无价珍宝,得知便是我幸,但也不要急功近利,沉下心来,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一年,我看了44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