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65】对祂人的善意

检审了一下自己过往对祂人的善意,包括对亲人,自己的善意都不是真正的善意,因为在祂们之间存在着"条件"二字…

就在十月国庆去桂林做助教回来之前,自己每每付出的善意,百分之八十背后都是隐藏着“条件”的。对父母的臣服,表面上与父母连接得很好,经常打电话问候,时常陪父母吃饭,对父母的脾气没有任何的抱怨,面对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基本上不会情绪去顶撞父母。感知到自己应该是真正的臣服,及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父母的生命呈现了。

直到在桂林场一阶做助教时,其中有一个作业是打电话给父母,了解父母的故事…相当于是对父母的调查问卷。当天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打电话给父母,但内心渐渐明白,自己对父母没有真正的理解接纳和臣服,之前对父母那些爱都都只是表象的假善意,深藏的条件都是,与父母和解对自己有好处,根本没有真正无条件的去做到臣服。没有真正用心的去了解父母,理解父母,真心陪祂们聊天,再意祂们的喜怒哀乐…

对于孩子呢,很多温柔的、买玩具的、陪玩游戏、给惊喜等诸多善意背后的条件都是,要听话、要懂事,要乖…这些都在不经意的话语间,有明显的体现。比如说,自己去接孩子,给她带了一颗棒棒糖当惊喜,当孩子拿到棒棒糖时又问我,妈妈还有惊喜吗?忽然我就会有情绪的说,怎么能这么贪心,要懂得知足常乐阿!之后自己会很快觉察到自己的情绪。首先,给孩子棒棒糖惊喜想让孩子开心,是对孩子有爱的善意,但因孩子的一句话,就让自己投射出贪心和担心的焦虑来,完全抹煞了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这个善意居然经不起一句`还有惊喜吗’,的考验。不难看出自己这个善意的条件是,用惊喜来让孩子受控于自己的要求,活脱脱的小我技俩。

反省了种种,让自己警醒了小我言行背后的动机。附予条件的善意是小我模式里的善意,无论是在有形或无形中,都是一种要求和控制。

真正的善意是有边界无条件的,要时时觉察自己对衪人的善意是否附有条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54/365】对祂人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