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读后感 一

书名:《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者: 默娜·R.舒尔

作为樊登读书会的入门领读人,我选择了这本书作为我的处女作。说实话,选这本书的时候我完全是冲着书名选的。感觉有点颜控的意思。之前也听过樊登老师讲这本书,当时并没有太深的印象。作为一名家庭教育工作者,我个人认为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要比学习成绩来的更重要些。再者,我记得书里有不少方法,对于一个初学领读的人来说,这样的书应该好讲吧!

但是,当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后悔了。

书里的内容和我以为的不是一回事啊!第一遍草草看完,完全找不到要怎么讲的感觉。我心里琢磨着要和宗少(我的指导老师)沟通一下,我想换书,我不想讲这本书。踌躇了两天,我的内心世界一直在抗争,换书还是硬着头皮把书搞明白。脑海里突然冒出一句话:你越抗拒的,也是你越需要的。

于是逼着自己接着琢磨这本书,这次我依然选择先听书再看书,不同的是这次听书,带着怎么讲好这本书的思维去听。开始梳理樊登老师讲这本书的框架。然后,边听边做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听完后,又拿起书本看目录,看章节,根据书本再做一个思维导图。

书中有一些细节上语句对我有不少触动。但是,作为本书的第一篇读后感,我想写一下整体的感觉。

首先,启动思考。在第一章就提出了”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由于工作的原因,生活中会接触比较多的孩子,有些孩子当我问他们一些看法,一些对未来的憧憬时,回答一律是:不知道。这些孩子并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他们并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当你在意自己的孩子在思考什么的时候,是否注意过孩子根本就没有启动思考。因些,引导孩子去思考,学会思考,让大脑先动起来,这是一个基础条件。

其次,不评判。在孩子开始启动思考时,他的回答应该是五花八门,天马行空的。这时候的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评判。这一点一定要切记。不要用我们心中所谓的标准答案对孩子珍贵的相像力妄加评论。在这方面,我是一个标准的反面教材,我太喜欢直接给孩子答案和方法了。想当然的把自己总结出来的理论,条条是道的说给孩子听。殊不知,这样硬生生的阻断了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路。现在的我,依然在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给答案,不要给答案,不要给答案 。

最后,是陪伴,这个书里给了很多的方法来教父母们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而这些所有的方法都需要父母愿意花时间陪着他们。当然,我说的陪伴不是父母拿着手机躺在沙发上,孩子在旁边自己玩积木。我们要真正的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进行有质量的陪伴。这本书里提供的方法已经很具体了,字词游戏,玩偶游戏等等。如果我们愿意,我想不需要把里面的都学会,用一部分在孩子的生活中,孩子都会给你一份惊喜的答案。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孩子社会能力的底层逻辑。同时,也能拿到很多切实好用的方式方法。当然,最终最需要我们父母愿意学习,愿意陪伴。孩子的社会能力终究是在父母的言行教导中塑造出来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读后感 一)